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     
3月底,商务部主办的“2004企业融资与海外上市高峰会”刚刚结束,紧接着5月中旬的北京科博会又有“企业融资并购和海内外上市”专场活动。同样是来自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的证券交易所正向中国企业伸出橄榄枝。  相似文献   

2.
胡志斌  何铭宇 《新财富》2004,(11):13-13
中国企业在选择海外上市地时,美国和香港总是首选,新加坡、加拿大等也是广受关注的目标,但许多企业惟独忽视了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申奥”、“申博”成功的中国目前已成为日本投资者瞩目的目标,东京证券交易所专门修改了上市审查基准,降低入市门槛,吸引中国企业。更低廉的上市成本、更短的上市审查时间,令日本证券市场将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海外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3.
IPO对流     
Q21CBR:现在A股IPO形成了“堰塞湖”,上市融资难度不小,许多企业把目光放在了海外。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07,(5):144-148
2006年,明金星的大众食品控股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此前,大众食品虽明为香港、新加坡两地上市,但香港市场的成交量极度萎缩,融资功能无法发挥。明金星早期是医生,在1993年通过医疗设备贸易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5.
辛建军 《创业家》2011,(10):104-107
一家创业19年、两次融资的动漫公司,至今仍未上市,但创始人团队也未流失。他们在坚持什么?未来要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6.
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寻求在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香港、新加坡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已成为雄心勃勃开拓国际融资领域的中国公司所青睐的地方。而最近的IPO活  相似文献   

7.
顶着万千光环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却在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后不久公开对外声称,准备“过冬”了。现在看起来,巨额融资是他的一件厚“棉被”。  相似文献   

8.
支健 《商业科技》2007,(3S):298-298
我国中小企业板将主要在两方面增强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使风险投资更容易退出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的风险投资融资;降低上市标准使得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上市融资。同时,民营企业的壮大会增强商业银行贷款和留存收益的融资能力。所有这些都会缓解我国民营企业普遍的融资困难。  相似文献   

9.
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发展所碰到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本专栏将通过一系列的文章从不同的范畴去探讨民营企业应如何优化企业境外上市的意识形态和实践方针。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新加坡作为企业国际化的贸易、融资、投资等多种平台,利用新加坡的地域、资金、物流、外汇、品牌、信誉、人才网络等优势向东盟以及欧美市场拓展,实现企业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要想打破制约小企业成为伟大公司梦想的瓶颈,就赶紧去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吧!  相似文献   

12.
孙立坚 《国际市场》2011,(11):16-19
最近,常常去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调研和讲演,发现当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都在反映融资困难。在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和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推动下,这个结果似乎显得无可厚非。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加速,欧美市场萎缩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商》2005,(2):62-69
“如果三国诸将下岗了,他们会做什么?“刈备会去当演员,他擅长感情戏,眼泪不用酝酿,招之既来。诸葛亮会去办网站,以他隆中对的策划,一不小心就能把它包装上市。关羽会去当网管,不管谁的帖子都敢砍。赵云会去当邮递员,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能安全把东西送到。孟获可去中国足球队当教练,屡战屡败,还死不改悔……”这自然是网络闲文。类似刘关赵之流董事长或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自然不会沦落到下岗的地步。更何况现在都不提下岗了,跳槽转会才是人们,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六国不同程度地向中国开放电信市场,这为中国信息通讯企业在东盟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区域性市场。现阶段,金融危机对欧美的电信企业有一定冲击,他们在融资方面面临困难,中国电信企业可以抓住机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低成本优势,扩大在信息通讯领域对东盟的投资与合作。本文通过对新加坡等六国信息通信市场的分析,总结我国在上述市场中的所处地位和面临的问题,得出适合重点开拓的市场及非重点市场,并根据相应市场特点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东东 《商业会计》2006,(11):43-44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的过程。近一年来,多项新的法律法规颁布施行,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多项新的方式及新的规范。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资产支持证券的有关事项通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等。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民营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各种融资方式的条件、成本核算和风险防范,都是企业在融资之前就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活力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困难一直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融资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融资决策因素的特点,为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科学融资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量企业选择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融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融资能力较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较为完善,治理标准较为严格,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面临的是比国内更强的治理约束环境,这将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海外上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对企业海外上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壁垒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硕 《中国物价》2004,(2):22-23
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一个中国特有的问题,也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早在1931年,英国以麦克米伦爵士为首的“金融产业委员会”在调查英国金融业和工商业后所提交的《麦克米伦报告》中就指出:在英国金融制度中,中小企业在筹措必需的长期资金时,尽管有担保,但仍存在融资困难。延续到现在,金融制度中依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海外上市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寻找最佳上市地点不同的证券市场,其监管程度、上市条件、上市费用、活跃程度及投资者偏好均存在较大差别,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股票在一级市场的发行和在二级市场的交易状况。企业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各大交易所的特点,考虑市场的综合条件、国际化程度、政府及交易所对外国企业或地区到本国上市融资的态度、隹入条件、融资额度和上市成本,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地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英国和新加坡,下面分别对这几个证券市场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周莹 《新财富》2011,(10):22-25
继攻占香港地区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后,国际大牌又把“到香港上市去”当作新的时髦选择,以期用高估值、高融资和高回报实现在大中华地区的名利双收,尽早锁定品牌未来成长的最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