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庚 《中国外汇》2015,(16):40-41
银行应在有效识别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和科学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健地开展外保内贷业务。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境内融资成本高于境外,所以中国企业通过跨境融资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银行推出的"内保外贷"、"内保外债"等产品在市场上受到热捧。然而近期市场风向出现了变化,向商业银行咨询外保内贷业务的境内企业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贸易融资业务飞速发展,创新更是层出不穷,其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内保外贷业务更是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青睐,在我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今天,内保外贷业务无疑是银行和企业的首选,内保外贷业务在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拟对业务的机遇与风险进行分析,为商业银行发展内保外贷业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保外贷业务对于企业可以解决境外分支机构的融资难问题,其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而对于境内银行,反担保企业缴付全额保证金等抵押物,履约无风险又可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内保外贷业务受到银行和企业的推崇.而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内保外贷呈现集中履约现象.内保外贷履约使或有负债即时转为外债偿付,所产生的大额资金流出等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2014年的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改革,内保外贷作为"走出去"企业获得境外融资的增信手段,经过快速增长后,近年出现部分业务的集中履约。由于内保外贷履约将引起国际偿付,给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稳定带来影响,因此内保外贷的集中履约一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天津市内保外贷业务存在潜在风险,应从多方面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5.
融资性对外担保业务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核心特征是“内保外贷”,通常由四方参与:境内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境内银行与其境外分支机构或其他国际性商业银行。境内银行在接受境内企业人民币全额质押、存单、债券、票据等各种形式的反担保后,以信用证、承兑、保函、承诺等保证方式从海外分行、境外银行、本行离岸部获取贴现、代付、授信等各种外汇融资便利,为境外子公司或关联企业延迟进口付汇、提前出口收汇等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晓冬 《新理财》2013,(1):38-39
内保外贷是一种通过跨境贸易融资不断滚动套利的低成本融资运作手段,但受中国外汇管制束缚,其规模与形式始终得不到突破,且无法普遍适用于所有银行和企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内保外贷模式的创新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成为银企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格局正在向纵深发展,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自2014年以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的地位。作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部门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同时,先后出台了境外放款和内保外贷等多项部门规章,支持境外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融资渠道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也需要看到,现行境外投资业务跨部门、跨业务以及条线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业务发展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对外投资业务秩序,也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亟须对管理模式予以完善。在全面分析境外投资、境外放款和内保外贷三项业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提出了统筹安排、协同监管的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伟 《中国外汇》2013,(23):74-75
“内保外贷”与“外保内贷”是外汇管理政策中,用以支持境内、外企业进行境内、外融资的方式,是人民币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下产生的特定政策,对支持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季伟 《中国外汇》2014,(9):71-72
内保外贷是指由境内企业向境内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由该商业银行向境外金融机构开立融资洼保函,用于担保境外企业的授信。各方当事人如下:担保人指商业银行境内分行,被担保人是境外企业,受益人是指提供授信的境外金融机构,被担保人是担保申请企业。此模式一般适用于在境外设有窗口平台公司(“走出去”企业),且有正常对外支付需求或与境内有贸易收支往来的进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0.
方斐 《中国外汇》2020,(2):46-48
随着更多支持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政策的出台,跨境融资灌溉实体经济的渠道变得更加顺畅。银行应抓住市场发展的契机,不断丰富跨境融资模式,实现银企双臝。降低融资成本由于境外外币融资利率长期低于境内,银行多采用由境内银行担保,通过境外银行或境内银行离岸部向境内企业发放外债,即内保直贷模式(银行担保+借入外债+结汇使用+汇率锁定),以此替代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7月外汇局调整了对外担保外汇管理办法,在诸多方面放宽了对银行办理对外担保业务的限制之后,内保外贷业务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对支持境内机构“走出去”提供了便利。但在日常监管中,外汇局新疆分局发现,在内保外贷业务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朱玉庚 《中国外汇》2022,(16):40-41
<正>商业银行应遵守我国现行的内保外贷法规和监管细则,并参透客户真实合理的交易背景,为其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走出去”。作为一项联通境内外市场主体、发挥境内外银行协同、运用表内外授信组合的外汇产品,近年来内保外贷在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开展跨境商品贸易、境外承包工程等经常项目领域,以及跨境并购、海外退市等资本运作领域,发挥了为海外公司流动性资金周转、项目类融资等增信和融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保外贷业务是为促进境内火型中资机构“走出去”、解决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由银行办理的境内担保、境外直接贷款的境内外业务组合,以实现银行对跨国经营企业集团的境外授信。近几年在金行的共同努力下,缝行内保外贷业务总体发展平稳,资产质量较高,综合成效提升,在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支持服务“走出去”优质客户,强化风险统一管控,统筹运用好境内外资源,提升整体回报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面对优势资源的转化,现有跨境业务可从融资与外汇产品向表外业务延伸,从提供交易性服务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转变。跨境业务是指银行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型企业及境内外贸型企业为服务对象,以跨境人民币与境内外联动业务为支撑,在境内外市场上为其配置的一系列融资与资金产品的总和。当前,中国银行业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不断创新设计出内保外贷、海外代付、风险参与、跨境结售汇等产品。  相似文献   

15.
王大贤 《新理财》2013,(1):34-37
“内保外贷”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受规模小、信用级别低等制约而存在的境外融资难和担保难的问题,成为了企业“走出去”的助力“拐杖”。  相似文献   

16.
宝龙模式     
冯一凡 《新理财》2013,(1):40-41
在人民币升值与加息趋势双重催化下,内保外贷逐年升温,一方面企业“逐利”通过利差和汇率升值套利,另一方面亦可解决受信用度及行业因素所限的融资困难。事实上,内保外贷并非单纯现金套利,从操作模式上看,仍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为此,《新理财》记者采访了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CFO廖明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江苏省"走出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11年下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放宽了企业对外担保的政策限制,企业的"内保外贷"业务在江苏快速发展,缓解了这一难题并产生了很多积极效应。但该项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及风险隐患。本文结合江苏实际,在分析企业"内保外贷"政策效用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融资形势的趋紧,成本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并实践境外融资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本文通过对境外融资手段的简单介绍,对比分析我国境内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融资程序等与境外发达国家的差异,从而为国内企业境外融资提供动力和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具有时间短、成功率高、上市后再融资比较灵活的优势,因此,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积极争取到境外上市来完成企业发展的融资计划。为详细了解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的后续情况,加强外汇管理,我们对吉林省境外上市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绿城集团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在香港成功发行10亿美元高级票据,用于投资境外项目,首享跨境担保新政红利。自6月1日开始实施的《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以及《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操作指引》,增强了跨境担保的灵活性、确定性、便利性,有利于打通中国企业境内外融资的渠道,推动跨境融资和境外投资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企业,可以直接采用跨境担保的方式获得成本较低的境外融资,通过有效利用融资资源,降低融资成本。新规下的跨境担保业务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跨境担保法律实务操作也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