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老话说,熟知非真知,以为自己很清楚的事情,其实未必就一定是那么回事。我们每天都习惯性地看新闻,但是否认真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我们能那么肯定地说在新闻媒体上天天播放的就是新闻么?如果不全是,那么那些我们认为不叫新闻的东西又该叫什么呢? 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起码应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新”,一是“事实”。如果只“新”,而没有成形儿的“事实”,那么不能称其为“新闻”。与之紧密相关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说话”、“开会”能不能算构成新…  相似文献   

2.
苦难的概念     
傅翔 《开放潮》2005,(2):72-72
那个年头,闹蛔虫是极普遍的事。我曾见过老太太从口中吐出小蛔虫的恶心场面。小孩子更遭殃,每每肚子疼得哇哇直叫。那时,一年里有两次毒蛔虫,“蛔虫药”做得像宝塔一样,是免费发放的。由于药很甜,我们就叫它“宝塔糖”。吃了它,便两三天不能吃油,我们就得吃上几天没有半点油星的咸菜。  相似文献   

3.
黄晨 《特区展望》2001,(2):40-40
于文华说:“海南太美了,我都不想离开,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我会定居在海南的。”于文华给记者说,她来过5次海南,但前4次都来去匆匆,啥也没顾得上看,只有这次才清清静静地呆了5天,好好地享受一番海南的热带风情。 春节晚会过后,于文华便生病了,气管发炎,一直服药,后来朋友推荐说上海南住几天,保管什么毛病都好了。于文化说“还真奇怪,在北京上飞机前我还吃了药,但在海口下飞机后就再也没吃过药了,病全好了。海南还真是修生养性的好地方。” 猴岛给于文华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她说,那天上猴岛时,买了一串香蕉,她边吃还边…  相似文献   

4.
杨一一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8,(11):135-135
今年国庆节,灵子过40岁生日,约了我们几个小学同学聚会。下午,几个女人先去太平洋百货挑选了才上市的秋装,然后去“外婆桥”吃晚饭。饭后灵子提议:“就在大都会环艺看电影——不用搬板凳”,后面这句话大家听了都乐了起来,同呼“同意”。  相似文献   

5.
某西方哲学家阴阳怪气地说过:世界上有那么多证据,以至于你想证明什么,就一定能证明什么。该哲学家对当时报纸上的很多说法不满意,觉得有义务提醒世人警惕那些花言巧语的骗子。咱中国人不像老外那样一根筋,从孔老夫子那时候起就善于春秋笔法,所以发明了另外一个词“理由”,一套说辞,老实人说出来是“证据”,骗子说出来就只叫“理由”。但世人的难处在于,他们不知道那个说得头头是道的家伙到底是老实人还是骗子。  相似文献   

6.
在经过各种教育手段的尝试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几被塑造成“完人”的大学毕业生却丧失了“爱和感动”的能力,而这正是他们的致命缺陷。对这一群不会“爱和感动”的“技术英雄”们,我们有理由对他们人生的幸福期望大打折扣,有理由对将由他们主宰的世界持悲观态度。因为,最薄弱的环节决定了链条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直主张的“市场换技术”近来频频受阻。我们喊了多年技术创新,为什么不见成效?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吃“嗟来之食”。事实证明,技术是换不来的。拿市场这种“稀缺资源”换技术,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8.
二月二那天晚上,我在阿元造型请阿亮师傅“剪龙头”——烫电棒,忽然接到大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晓单的电话,告诉我说她生了。前年她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杨子围”,我当时说怎么不叫杨子荣啊?呵呵今年怎么又生啊?呵呵。她说不是啊,是升了,升了一个小官——做交通广播的副总监了!  相似文献   

9.
她曾经举过八磅锤,摆小摊卖过凉粉和米豆腐: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就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儿子手把手教她写的。她充满艰辛,却乐善好施,时常接济附近一所学校的一名贫困生,感激之下,学生叫她“干妈”。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们也都亲切地叫她“老干妈”。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老干妈麻辣酱”。  相似文献   

10.
《民营视界》2004,(5):1-1
自古“民以食为天”,可是,面对着食品行业接连出现的食品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换句话说,还有什么东西是让我们吃起来是放心的!  相似文献   

11.
放猪记     
我开始读小学,是在七十年代,每天上学,只要带一本语文,一本数学就行了,放学回家,也没有家庭作业,那时不存在现在报纸经常提到给小学生减负之事,放学回家,就可尽情地玩。不过我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因为,我有位特“厉害”的奶奶,她每天吩咐我们去提水洗菜、捡猪粪,打猪草,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周围十里八里的人没有干过的事,那就是放猪。我奶奶是那种特勤劳的人,尽管她的脚是封建时代给她造成的小脚,但她还是上山砍柴烧饭,下湖捞草给猪吃,不分酷暑,还是严冬。因此,我们碰到这样的奶奶,也没办法,只有羡慕的小朋友有玩的福份…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14,(8):58-59
在济南,有一种拖延症叫“郁磨”,有一种不着调叫“瞎包”,有一种别扭叫“蜿蜒”,有一种霸气叫“尔利”,有一种苦恼叫“木乱”,有一种抚摸叫“扑拉”,有一种堕落叫“论堆”,有一种欺骗叫“点划”,有一种闲聊叫“拉呱”,有一种称呼叫“老师儿”,有一种寒暄叫“干么气啊”,有一种凳子叫“悟扎子”……  相似文献   

13.
曹康林 《开放潮》2005,(7):38-39
他首先是著名作家。正是因为“著名”,尽管亦文亦商已非新闻,但他的“下海”还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直到今天,当年热捧他的作品的人还在眼巴巴地等待着他由于“呛水”归来。  相似文献   

14.
我的民富观     
小时候,我是个农民。虽然生在新社会,但什么苦头都吃过,吃过野菜,吃过糠粑.甚至吃过树皮。只是命大,总算没饿死。后来慢慢长大了,尽管长期营养不良,但终究也长成了大人。小时候只知道饿,长大了,除了饿以外,更知道想。脑子里整天想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似乎没有停过。比如,我们这里为什么这么穷,怎样才能让村里那些辛辛苦苦、老老实实的农民吃上一顿饱饭。以前不知道什么叫经济学,也没想过要学什么经济学。但命运偏偏让我干上了这个我原本一无所知的东西。从1979年我发表第一篇经济学论文算起,至今已经20年。在这20年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2014,(3):36-36
中国男人帮女人拎包,听起来理所当然,这叫呵护女人。而女人撒娇就意味着柔弱、女性化。这是中国女人多年来研究如何博得男人喜爱、处理相互关系的硕果。中国男人比起德国男人来,很吃撒娇这一套。可德国男人“不解风情”地问:“为什么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呢?”而男人拎包更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她要不想拎可以搁在家里啊?”  相似文献   

16.
唐晔  方芳 《沪港经济》2012,(1):19-20,18
周雅芳的牙又开始隐隐作痛。 “累,并快乐着。”她一手捧着一杯西洋参茶,一手把那台iPhone4关上了,“西洋参对阴虚上火型的牙疼很管用,”她很愿意享受这样的谈话时间,“关了电话,我们就进入了禅意的对话。”事实上,这次谈话被她因故延迟了一个小时,之前,她在与一位美国籍的台湾女士会面,谈的是关于“全科医学诊疗整合”引人上海一事,本来一个小时的会面,双方欲罢不能。而在我们对话之前,她连一口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相似文献   

17.
吴启梅──一位商界女杰,她1986年到深圳,8年之内,曾创建和领导过8家大中型企业,家家都赢利;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年近花甲的民营企业家,竟是一位曾从事美术创作30年的画家。趁她回湘探亲之际,我们赶着去采访她。吴女士坐在我们面前,一头青丝,双目奕奕,在她身上,画家的艺术气质与企业家的精明强干非常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显示出她独特的风韵。下海经商,往往是“落魄文人”的“背水一仗”,吴女士的情形却不是这样。粉碎“四人帮”后短短的几年里,她几乎是一口气创作了300多幅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都发表在国内外的刊物上,其中10多…  相似文献   

18.
重阳节诗篇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一位叫吴克中的读者多次给本刊打来电话,讲述有位王颂平女士发明笔顺码的有关情节,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于是按照吴克中给的电话号码拨通了王颂平女士所在的公司──必胜电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话,约好了见面采访的时间。乍与王颂平女士相见,虽貌不惊人,却颇有学者风度。王颂平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先后执教几所高等学府,教的却都是逻辑学,而教得最多的是符号(也就是数码)逻辑,这无疑和她的笔顺码的发明有着直接的关系。她首先阐释了“数码逻辑”,她说:“数码逻辑对人的思维影响很大,而我们的汉字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可…  相似文献   

20.
朱德庸靠“四格”漫画起家。他最新出版的《什么事情都在发生》虽然也是漫画书,但它已经由“四格”变为“多格”。这对于一个已出版多部畅销漫画书的画家而言似乎无足轻重,也并非意味着改变,因为第一感觉往往很靠不住。正如我们原本以为2004年之春“SARS”很可能卷土重来,但事实上这次嚣张而来的不是“SARS”,而是“禽流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