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日,因工作需要,我有幸参观考察了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该工业园区选址得天独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生产、生活、生态十分协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创立于1980年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目前下设6个园区,分别是新竹、竹南、铜锣、龙潭、宜兰和新竹生物医药园区,总开发面积约1400公顷.新竹科学园主导产业突出,前后经过3期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产业、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成为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为台湾产业的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会下金蛋的母鸡"、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也被公认为是亚洲三大科学园区(另两个为日本筑波、韩国大德)当中最成功的一个.新竹科学园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网络首届会议在北京举行,作者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管理局的同仁交流,获得不少有关新竹科学工业园的信息,特通过TheInternet网络访问并将访问的部分资料编写出来,供读者参考。为了引进科技工业与人才,进而带动台湾工业技术的研究创新,1980年2月15日,科学工业园区于台湾新竹正式成立,从此新竹科学园区肩负起了高科技工业在台湾生根发展,加速经济建设的使命。16年来,当局共投人155亿元新台币(约折合人民币52亿元)经费用于收购土地及园区软、硬、件建设,目前正积极扩大园区建设用地,并开始建设台…  相似文献   

3.
对于曾经无限风光的新竹科学工业园来说,这是一个很难熬的寒冬,冷风打得每个人都痛彻心扉。由太平洋彼岸掀起的金融海啸,给台湾岛内引以为自豪的高科技产业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台湾IC产业发展与两岸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人才全球化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近年来,台湾在发展经济同时,紧抓高科技产业,先后在台湾新竹和台南建立两大高科技工业园,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创新网络剖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构筑创新网络是当今备受关注的区域发展新思路。基于创新网络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对大陆科学工业园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先对新竹科学园区发展利益攸关的创新网络节点和发育过程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在机理,然后从企业来源、园区管理、大学研究机构与园区关系、中介组织以及产业策略等方面提出大陆科学工业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最近,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目前,新竹的总面积为480公顷,还有进一步开发100公顷的计划,共有高新科技企业272家,80%是台湾企业,产品销售总额达45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园区劳动生产率是整个台湾制造业的2.7倍,人均获利能力是整个制造业的3倍以上,新竹有十几种科技产品销售量居世界第一,电脑硬件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仅次于日美。  相似文献   

7.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一个不同与硅谷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正忠 《发展》2001,(8):58-60
1980年 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 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最近,美国 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产品销售总额达 4550亿元新台币 (约合人民币 1000多亿元 ),电脑硬件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地,仅次于日美。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原因就在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设计者看到了台湾发展科学园区与美国硅谷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在设计新竹的基本框架时,不生…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12月,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最近,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目前,新竹的总面积为480公顷,还有进一步开发100公顷的计划。园区内共有高新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工业园遍地开花新竹科学工业园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重镇,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截至1998年,区内共有272家科技产业公司,园区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通讯产业、光电产业、精密机械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为实现发展制造业,建设"科技岛"的目标,1997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着手在台南地区建设台南科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新竹IC产业集群的成长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自1980年成立后,今年已迈入第25个年头。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与新竹科学园共荣共生,而新竹独具特色的集群(Cluster)效益也将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推向世界舞台,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目前,台湾已经成为全球第4大集成电路生产地区,通讯和光电产业也在快速起飞当中。如果说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温床,那么新竹则是孕育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地,IC产业更是台湾发展高科技产业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园区、综合     
新竹园区又有10at企业进驻今年第一季度,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又相继弓l进10家新兴高科技创业厂商。所涉及的高科技领域主要有半导体、光电、通讯类,其累计投资为新台币6OI乙元。园区该季度引进的10家高科技厂商的特点是,除了大多属于IC光电、通讯三类高科技产业外,电子材料科技厂家数也日益增加。这表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所引进的新厂商的方向正朝着引进上游电子业关键零组件或材料厂商发展。目前仍有约3O多家厂商正排队申请进驻新竹科学园区投资设厂,以期在园区中得到发展。岛内通过首例由民同开发智花园区察台湾宝祥实业去年亏损超…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作为NIRA唯一的中国内地客座研究员,参与NIRA访台团,随团顺访新竹科学工业园,得到了一次就近观察和了解它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新区》2008,(4):9-9
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从生物技术转向Web2.0;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三芯片商投巨资建5个12英寸晶圆厂;新加坡科技园生物医药合作实验室落户;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正 《亚太经济》2002,(4):28-31
本文从教育、延揽、培育、职业训练4个方面对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与趋向进行探讨。其中,新竹科学工业园提供多种优惠的政策吸引和培养人才的作法,引为瞩目。  相似文献   

15.
中部     
《中国高新区》2008,(11):7-7
2008科交会在长沙高新区举行,两重大项目武汉东湖高新区奠基,合肥高新区牵手台湾新竹工业园。  相似文献   

16.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从新竹科学园区的创立开始的。当年,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新竹科学园区选派当时的精英人才,赴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从美国硅谷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使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在除了新竹科学园区以外,在台湾岛内还设有台南工业园区、台中工业园区,多个出口加工区,以及民间企业自行筹组成立的类似的经贸园区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经济竞争加剧,台湾的优势正在逐渐地减弱,未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的法律制度(下)宋锡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作为台湾高科技工业的实验区和摇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条例》在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也日益显露出来。为此,台湾当局于1989年5月24日对《条例》作了重新修正和补充。主...  相似文献   

18.
郗舟 《中国高新区》2008,(12):118-120
科学工业园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创意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1951年,斯坦福大学兴建工业园,开始实践“技术专家社区”的构想,将大学的科研力量与高技术公司联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促使最新科技成果商品化。斯坦福大学的成功实践,不仅开启了世界高技术园区的先河,而且为全球最大电子工业基地“硅谷”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建立科学城、科学工业园区,用以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相似文献   

19.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从新竹科学园区的创立开始的。当年,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新竹科学园区选派当时的精英人才,赴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从美国硅谷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使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在除了新竹科学园区以外,在台湾岛内还设有台南工业园区,台中工业园区,多个出口加工区,以及民间企业自行筹组成立的类似的经贸园区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经济竞争加剧,台湾的优势正在逐渐地减弱,未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2001年4月,笔者随盐城市招商团赴台湾招商引资,到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进行了考察。期间收获颇多,感触很深。通过对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后,笔者感到新竹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与美国硅谷相比,更值得高新技术产业区去深入学习和认真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