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楹联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在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陕西,弘扬楹联文化,彰显自身文化底蕴,凝练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文化形象,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是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的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城际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每个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努力寻求如何构筑持续竞争优势。在构筑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努力中我们认为最关键是要塑造新型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形成和保持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必将掀起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下面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毛丹  王亚菲 《中国经贸》2013,(14):121-121
存款保险制度是针对金融风险防范而设计的一种制度。2013年3月发生的塞浦路斯事件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本文就塞浦路斯事件举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杨薇  郭蕾  吴晓红 《发展》2008,(11):36-3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身、健美活动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青睐,伴随而来的是体育健身业的巨大市场。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居民在健身娱乐及文化消费上上升了1.3个百分点。面向大众消费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也将促进体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育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聂美 《魅力中国》2014,(22):47-47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今国际社会,各国都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建设,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和社会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让文化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小康社会的落实,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和支持,没有文化的繁荣,国家将失去生机,民族将失去方向。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却显得有些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和社区的发展。本文中,笔者以农村基层文化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希望能促进我国基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领现代文化,强化自身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意识,大力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倡导全民阅读,日益成为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裴理 《魅力中国》2013,(13):305-306
宗教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中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研究的综述。特别是我国宗教文化(以道教为主)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综述,以迭到时我国宗教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全面认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资产与产权》2002,(2):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1月8日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周详 《东北之窗》2012,(9):104-105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已于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发展楹联文化,让楹联文化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当代话题。今年开春以来,《东北之窗》联手大连市楹联学会和主办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楹联征集活动:一次主题是庆祝大连市侨联成立50周年,一次主题是庆祝旅顺经济开发区成立20周年。而在去年初夏,  相似文献   

11.
民企二次创业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璠 《南方经济》2004,(11):30-32
我国的民营企业处在经营上规模、上档次,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变局中,处在“二次创业”的阶段。本文从文化建设在民企二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民企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民企二次创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休闲体育因具有风俗性、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项休闲体育项目都是建立在特定的风俗、社会环境之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古代不同地域民族休闲体育活动的介绍,及其文化特征的阐示,得出我国古代休闲体育的文化特征概貌,旨在能给当代休闲体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浙江工商》2009,(4):29-29
2001年起,全体员工5年以上工龄的每年享受一次国内游,10年以上工龄的每年享受一次香港游,15年以上工龄的每年去一次新马泰,20年以上工龄的刚游了趟澳大利亚。以后还会奖励25年、30年乃至更长工龄的员工,到更远的地方去旅游。  相似文献   

14.
王征国 《黑河学刊》2012,(10):30-33
中共十六大以来的文化建设,是新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文化创作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发展难题、谋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于解决在未来文化建设中坚持什么、沿着什么方向继续前进,特别是对于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产生机会主义的经济根源;传统官僚集权体制是滋生机会主义的政治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催生机会主义的文化温床;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也增大了机会主义的诱惑力和活动空间。在中国,消除机会主义。任务困难而艰巨,既要重构传统,又要整合现实,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江西国际”)子2010年提出7第二次战略转型的目标,即实现由“实体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苏杨 《西部论丛》2005,(3):30-30
四个现代化,一度曾是我国的“国标”。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自此延续20年,这四个现代化一直是国家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以纳税人为主体的税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梅  张福 《山东经济》2005,21(1):43-46
税收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概念,税收文化则是将税收纳入到了一个新的范畴——文化中加以考虑,这有利于其更好地发展。纳税人是税收的主体要素,也是税款的直接来源。本文从税收文化的概念浅析、中西文化不同所导致的税收文化的差异,探讨了我国目前税制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应从纳税人的立场出发,分析税收文化的建设,建立符合纳税人利益的现代税收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如我国由计划到市场的经济体制转型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系统转型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任务,需要全国、各地发挥改革创新的精神,突破传统的束缚、利益的羁绊、文化的障碍,才能走出改革的“深水区”。  相似文献   

20.
以艺术世博理念寻找中国世博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当今人类文明的三大盛会。举办世博会是各国争相获取的机遇,可以迅速提升国际知名度,以此带动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2008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的首次世博会,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争取到的世博主办权。如何办好这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对上海甚至中国一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应以艺术世博理念来谋划上海世博会的战略,寻找中国世博的创新之路。其艺术世博的创新内涵应包括:一是将动态文化展示与社会经济、现代科技展示有机结合,形成展演互动、动静一体、精彩纷呈、多视角的全球聚焦博览会。二是构建艺术世博的载体——世博演艺中心,利用世博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著名文化演艺的娱乐消费中心,成为因举办成功世博而留给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三是世博演艺中心将以独特的功能定位创新自身的盈利模式。四是用演艺串连成一个创新的文化产业链,在世博期间提升品牌效应,在世博之后发挥产业辐射效应,以此提升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