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中国政府正在寻求一种更加环保的可再生绿色燃料来满足国内的运输需求。生物燃料是一种从生长过程中吸收co2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新型燃料,尽管中国国内并没有足够的农用土地来生产满足其未来消费需求的生物燃料,但是选择生物燃料仍然不失为污染问题的部分解决方法。由于巴西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比其他国家从谷物中提取的乙醇便宜且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因此从巴西进口乙醇可以说是中国政府最好的选择。加上巴西不但在乙醇工业部门有着其特殊的技术,而且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丰富的水源和闲置的农业用地,这些条件足以为中国额外生产85亿升的乙醇来满足中国到2020年对乙醇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2.
正因地制宜,巴西的甘蔗开始在绿色包装上大展身手。在巴西,甘蔗是继石油后的第二大能源,对于巴西人民来说,生活中"甘蔗"随处可见——利用甘蔗制成的糖、酒、酒精汽油,甚至是饮料包装。从2012年开始,巴西相继有不少饮料包装开始利用甘蔗提炼的乙醇制成的塑料,这一创新来自包装供应商利乐公司。用这种甘蔗乙醇原料生产出来的包装称为"绿色塑料",即可再生塑料。"这种可再生塑料不仅与用化石资源制成的塑料技术性能相同,而且还拥有低碳、可再生的环保特性",利乐中国企业传播副总裁牟晓燕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据测算,用1磅化  相似文献   

3.
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最常用的可再生燃料是来自于粮食和甘蔗的乙醇,但其原料来源受到限制,广泛存在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便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用生物质生产生物乙醇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周烨彬 《商务周刊》2008,(19):20-22
巴西的1.91亿人口将会成为中国产品全新的消费市场,巴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看作是许多产业的出口平台。外资企业在巴西境内生产的产品,在向第三国出口时,可向巴西政府申请出口信贷和保险。如果产品增值到一定幅度,可获原产地证未来的几年内,巴西将会面对一些挑战,即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运输效率,将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系统转化成一个同样具有竞争力的物流系统。在加速增长计划中,政府和私人资本将会被导向公路、铁路、港口和其他物流终端的投资巴西只是1%的可耕地被用于种植生产乙醇燃料的甘蔗,就替代了国内一半的汽油需求。和美国不同的是,巴西并没有乙醇燃料生产的津贴,而主要依靠飙升的油价支撑  相似文献   

5.
《致富天地》2012,(3):19-20
食糖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目前世界上生产白糖的原料主要有甘蔗和甜菜两种,甘蔗糖与甜菜糖的比例约为7:3。目前,世界上产糖国家和地区有107个(欧盟15国作为一个地区统计),其中产糖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3 1个。食糖产量位居前列的国家(地区)是巴西、印度、中国、澳大利  相似文献   

6.
粮食的能源化,为中国农民敞开了一扇工业之窗。5年前因消化陈化粮而兴起的燃料乙醇推广工程,在能源稀缺的拉动下加速发展,非粮化成了不可不为又不太好为的新方向。当然,困难越大,其中蕴涵的商业机会也越大目前,中国的燃料乙醇年产量为102万吨,这点产量已足以让中国跻身继巴西、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相似文献   

7.
世界甘蔗生产面积大约在3亿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中国位居第三,植蔗面积250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尽管种植面积较多。但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前一个榨季,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0%左右。  相似文献   

8.
叶红 《农机市场》2013,(9):14-16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721.21千公顷,年产量达到11443.46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巴西、澳大利亚等主要甘蔗种植国家基本实现生产机械化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5%,其中机械化耕作83%,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种植和收获率仅为6%和0.05%。如此巨大的差距,导致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世界蔗糖业的竞争力受到巨大冲击,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甘蔗生产主要依赖人畜力作业,甘蔗成本高达110~150元/吨。澳大利亚、巴西等蔗糖生产大国因机械化程度高,甘蔗的生产成本仅为70~80元/吨。与之相比,我国甘蔗生产成本要高近1倍,这使得我国制糖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甘蔗成本的关键是采用机械化生产。甘蔗收获机械化是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全球市场特别是美国对混合燃料的需求增大,2006年4月份,中国乙醇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4月份乙醇的出口量为71 193 t,远远超过了2005年4月份的11 184 t。美国从2006年5月份开始,大规模地以燃料级乙醇作为汽油充氧剂代替甲基叔丁基醚,引发了像中国一样非传统乙醇来源国需求的暴涨,其原因是传统货源如巴西和美国的生产者已不能满足市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