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l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gt;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规定的“信用卡”的含义。其解释如下:《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该解释明确了《刑法》中“信用卡”的含义,统一了司法机关对信用卡类犯罪的认定和惩处标准,加强了对银行卡类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套现是近年来在金融界和法律界均产生广泛争议的一个问题。2009年12月,两高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了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但其中未对“现金退货”型信用卡套现行为进行细分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相似文献   

4.
吴靖宇 《金卡工程》2009,13(12):136-137
《刑法修正案(五)》增设"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完善了打击信用卡犯罪的法网,也为信用卡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新视角。在文理解释不能合理解释刑法中的"信用卡"时,应从更广阔的刑法体系中寻求对其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
骗领信用卡行为的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骗领信用卡,是指利用虚假申请资料骗取发卡银行的信任从而获得信用卡的行为。199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以伪造、冒用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等手段在银行办理信用卡,骗取财物数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自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相似文献   

8.
1.强化宣传教育,从思想上预防 银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力宣传“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教育和引导人们诚实领卡、安全用卡,从思想上预防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一是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解释》内容,以便切实担负起宣传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并于次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16日,两高院联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明确了信用卡犯罪长久以来的诸多模糊点,为信用卡风险管理带来一阵及时雨。作为受益人的发卡行该如何剖析《法释》精髓?继而又该制订哪些相应措施以推助业务运行?在实战中,银行将如何应用《法释》利斧一斩猖獗的信用卡犯罪之棘,又将遇到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为了依法有效惩治虚假申请、诈骗、套现等信用卡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2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信用卡犯罪新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09年12月16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一、信用卡套现的概念及危害1.信用卡套现的概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9年12月15日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所表述,信用卡套现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15日,两高出台《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其中多种针对信用卡的犯罪行为界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近期,一篇关于《信用卡刷卡透支犯罪密集银行滥发卡成主因》的文章(正义网检察日报2010年1月19日)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也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保障客户及银行的合法权益,促进信用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1月13日公布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办法》将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用卡》2011,(10):6-6
《中国信用卡》创刊于1994年,系银行卡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16年的发展使《中国信用卡》巳成长为一个探究银行卡发展策略、交流业务管理经验、推进技术创新应用的学术平台。2011年,《中国信用卡·专业》《中国信用卡·生活》合刊,除保留原专业版的精品栏目,  相似文献   

17.
鲁璐 《中国信用卡》2023,(10):82-84
<正>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合作机构管理责任、提升信用卡服务质效,成为促进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一则司法案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围绕信用卡业务管理中易被忽视的薄弱点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政策     
《云南金融》2010,(1):10-10
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者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009年12月15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行为,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卡》2011,(3):15-17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信用卡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的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我们从中总结了六个关键词来描述这一《办法》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8月11日中国银监会宣布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起,这部专门针对信用卡行业的全面、系统的规章,因其对产业的重要影响而备受业内人士及广大信用卡持卡人的关注。2011年1月27日,银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对1月13日正式颁布施行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办法》针对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全面规范,以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