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英子 《经济师》2010,(3):100-101,103
通过建立一套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区)各地区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了主要结论:切实提高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和素质,才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  相似文献   

2.
物流产业是一种多要素产业,它涉及到诸多要素.对云南经济发展而言,运输是物流产业的核心.运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或地方的市场效率与经济成本.文章从云南现实条件出发,通过分析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和发展的难易程度,确定云南物流系统优化升级方向,并为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优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物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区域物流和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成和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2个城市的区域物流环境条件,并据此提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物流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在界定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动态聚类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划分,构建优势互补的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军  耿建 《经济问题》2012,(1):46-49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及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简要概述及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4~200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却稳步提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物流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承良 《经济地理》2004,24(6):826-829,868
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和方式主要由物流流量大小及其空间结构综合反映。物流经济联系是指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通讯设备等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物质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系。以全国31个省区(不包括港、澳、台)作为地域研究单元,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各省区物流经济联系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等级差异测度,分析物流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省区差异;通过各省区物流经济联系主导类型的定量分析,反映物流经济联系方式的省区差异;通过省区物流中心城市、主要物流联系通道、区际货流联系范围的空间结构特征定量分析,综合反映区域物流经济联系的点、线、面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科学的界定区域物流合作和区域物流增长的内涵出发,从区域物流合作行为和制度两个视角探讨区域物流合作对区域物流增长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我国区域合作进程和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自主创新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在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提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两大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 -经济-社会耦合理论”,构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主城九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主城九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出重庆市2010年各区综合实力排序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主要城市的竞争,另一方面中心城市通过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建模说明了中心城市影响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反应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协同度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实证分析的关键变量.通过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该协同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通过增加控制变量和改变关键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撑性产业,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物流产业运作效率.在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当代中国,如何有效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成为了研究者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为有关地区和部门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邱国锋 《经济地理》2002,22(3):363-367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前提。山区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土地利用条件较差,区域发展受到影响,本文根据粤东北山区梅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并在评价利用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王杨 《时代经贸》2010,(20):59-6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安徽经济增长水平,货物周转量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区域物流是促进安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安徽经济增长对区域物流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区域物流对安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者没有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中心城市物流网络体系初探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岚 《经济师》2009,(2):273-27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构建城市物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是积极应对危机、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物流需求集中的区域中心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特征,探索建设现代、高效、集约的物流网络体系的策略,并结合杭州的物流现状,分析杭州物流网络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安徽经济增长水平,货物周转量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区域物流是促进安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安徽经济增长对区域物流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区域物流对安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者没有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8.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闫秀霞  孙林岩 《经济师》2005,(3):257-257,259
文章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中的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省市为样本 ,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问题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以Liseral为工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主要发现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区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的协同问题 ;区域物流运作能力和关系能力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华 《发展研究》2005,(12):12-14
区域物流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及进、出该区域的货物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信息传递活动。它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在内的复杂网络体系,大体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涉及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软件部分则涉及区域物流运营机制、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物流标准及区域信息通讯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是未来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将浙江省各县市按照本地劳动力在服务业的分配分成几类,然后再分别对这几类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它们在服务业领域的比较优势,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浙江省的各个县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都具有各自的潜力与主要发展方向,未来浙江省的三大产业比重会调整到“三、二、一”的局面,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