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坚持八个"相统一",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二是思政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中应如何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工学结合具有更加鲜明的主体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有必要将立德树人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立德树人存在教学目标弱化、教学内容碎化、教学方法简化和教学评价泛化等问题。因此,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整合立德树人的教学内容、创新立德树人的教学方法、构建立德树人的多元教学评价和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社会实践基本上是校外社会实践,而校外社会实践却面临着经费不足、课时紧张、后勤保障难以到位等诸多主、客观制约因素。构建校内实践模式,是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也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和先导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此,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实践进程中,应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牢固树立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令人堪忧的问题,高校自身、大学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等都存在问题。不分文理和专业的大班教学制度、教学无法吸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外工作人员的不当言论、学生缺乏自制力、考核方法不适应学生的需要、实践环节无法保证等共同造成问题的产生。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从构建"大思政"教育管理体系、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提高教学水平、相近专业合班教学、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加强课堂管理、加强对教育工作者不当言论的管理等方面入手,形成科学和谐的育人体系和环境,力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前已进入新兴媒体的微时代,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新兴媒体和技术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交互性扩宽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但思政课教学在微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虚拟化容易混淆学生视听,影响其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利用微时代的新兴媒体传递正能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积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创建微课堂,以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育人模式,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素养等路径,积极努力探索出适合"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路径,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针对新时代山西高职师范类院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高职师范类院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代对思政教师提出的要求,探索出提升山西高职师范类院校思政教师素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热点,高职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占领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与所有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正确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定位,思考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不断推动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以培养“德技双修”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目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两者之间协同联动、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应把“双主体”育人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多维教学场景、打造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以及突出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出“德技双修”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6个1"模式立足于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帮助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让高校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等问题。而科学发展现的提出。正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改革放在科学发展观下进行审视。以期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作为大学对学生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愈来愈受到各高校的关注。最近几年,高校在政治实践课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思政政治理论的进步,但是在思政实践课程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准确性的认知,总体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应有的保障条件;教学理念陈旧等。因此,对高校而言,高校如何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至关重要。本文从学生思想实际情况和社会实际出发,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课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构建和实施思政实践课程的意义、当前思政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思政实践课程进行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在2005年对"两课"教学的课程教材改革之后,对所有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一直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人才的思想、心理素质也有很重要的要求,因此对于我们"两课"教育教学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目前形势状况的调查研究,作出了对"两课"教育教学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这一模式导致很多问题产生,使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普遍不高。本文在提出高职思政课大班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缺乏主体存在感等诸多问题;将反馈控制理论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依托移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在线反馈手段,辅以"雨课堂"等形式,不断检视、反馈和调整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通过贯彻反馈控制理论,借鉴先进、多样化的反馈形式和手段,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探索和实践中收效良好,师生获得感明显增强,提升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利用反馈控制理论,丰富反馈形式,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小月月事件"到"最美的老师"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件志在必行的事情。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和发挥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作用与教师素质问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造新颖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政治上、思想上都能促进高职学生思想健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提高与教师素质水平都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执行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竞赛无疑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在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综述、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贯穿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并在教材中得到落实。为了不断提高高职财会类教材的思想性、引领性、时代性,针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财会类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教材思政建设:梳理课程思政教育主线,凝练育人目标;绘制教材思政表格,系统挖掘思政元素和思政素材;设计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全面落实教材思政;创新教材呈现形态,彰显“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用的教材与普通高校本科一致,都属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如心理特征、知识结构、能力偏向等)却不同于本科类院校。由此,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高职思政课教师应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学生实际,重新构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其妥善处理,从而提高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