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正如1965年美国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所述:"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当个人或家庭生计断绝急需救助时,乃给予生活上的扶助,是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富有弹性而不受拘束的一种计划"。社会救助制度在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她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先进。她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源于私人和社会的施舍救贫制度,从济贫向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变,始于二战期间,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奠定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基础.认识和了解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救助的立法模式及其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史对正着手制定社会救助法的我国有着莫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助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稳定社会秩序、弥补社会保险制度不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对社会救助进行全面规范,将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托底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兼顾群众困难各个方面,覆盖群众生活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权利依赖救济",这一法律上的至理名言昭示着:任何权利的设定与实现,必须借助于完善的救济制度予以保障.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社会救助对象的各种权益的有效保障,一方面需要国家资金的充分保障,以提供被救助者利益保障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更需要以完备的救济制度体系来保障国家意愿的理性操作.关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考察的视角可以是多方面的.塑造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社会保障行政作为最具典型意义政府服务行政,其法律制度建设同时包含了受益人权利的设定、保护与行政权力的约束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法律救济制度的规则设计,同时体现了对上述两个目标的追求.在实际的制度运作中,更多涉及金钱、实物的发放等既复杂又专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事项,如何实现权利设定,在这些方面,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德国的社会法院制度都因其与本国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而成为人们所认同的成功制度模式.在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有效比较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成功模式,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税作为国家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而征收的一种税,从创立伊始,就以救助救济为己任,它牵扯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如何处理利益间的冲突,成为社会保障税制度构建的基础。本文以公平为标准对利益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构建我国社会保障税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村对特困户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工作已经全面启动,预计到今年九月底前可全部完成。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正按照规范的审核、审批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户纳入救助范围,并以光盘的形式把要领取《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人员逐级汇总上报,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救济资金、通讯地址等详细资料,由省级民政部门分别备案。经排查核实后,农村特困户可以领取《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并按照民政部所制定的救济标准,得到定期定量的救济。我国将实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救助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必须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快完善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以及运行机制,重点实现"他助型"救助向"自立型"救助、"模糊型"救助向"精准型"救助、"多头型"救助向"统一型"救助、"政府型"救助向"社会型"救助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8.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 土地资源法律制度建设情况 国外在开发欠发达地区时,对土地资源的法律制度建设非常重视,有的国家采取对土地资源单独立法的形式,如美国开发西部时在1787年制定了《西北土地法令》,在1877年制定了《沙漠土地法》;有的国家在对整个国土资源进行立法时涉及土地资源,如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法》、法国的《国土整治开发指导法》;有的国家在进行地区性、综合性立法时涉及土地资源,如英国的《特定地区法》、日本的《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和《半岛振兴法》等。 具体以美国为例,美国西部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历史上最悠久的产业是农业,早期流入西部的移民也绝大多数是农民,因而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  相似文献   

9.
王鸣 《理论观察》2005,(3):45-46
社会救助是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物质救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者。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社会弱者阶层或群体。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一个以低收入者和失业者为主的社会弱者群体。脆弱者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而社会弱者与贫困者有相互包容的方面,但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者有联系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代社会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应根据大规模侵权行为的特殊属性,建构多元化侵权损害救济制度的构想。即在不改变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属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侵权损害救济举措,拓展为通过责任保险、风险救济基金、市场份额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国家补偿启动等多项损害填补途径。并从多元化损害救济的基本路径、事前救济和事后救济途径的角度,阐述了大规模侵权多元化损害救济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2,(15):26-27
系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制本来并不是英国的发明,甚至也不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中国汉族盛大王朝和罗马帝国就已经一步步发展起来了相当多的社会福利项目.然而,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发展到"从摇篮到墓地"的无所不包程度,却是英国和某些北欧国家率先所为,其利弊得失相应也在这些国家表现得最为充分. 包罗万象的"福利" "福利国家"思想和实践在英国可以上溯至19世纪的新《济贫法》等法规,但全面铺开则是二战之后的事情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完善,体现了英国国民的普遍意愿,以至于英国主要政党及其领袖人物,不管内心对此真实看法如何,在二战之后都长期以"福利国家"倡导者自居,非如此则无法争取选民支持.也正是这种意愿,使得英国选民在二战刚刚结束之时就抛弃了领导他们赢得战胜的英雄丘吉尔,转而选择了没什么英雄气概和拿得出手业绩、却带领工党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目标的艾德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廉租住房的现状和特点,明确了廉租住房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并且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济的一部分,具有济贫性质.我国应建立廉租住房预算,其特点是实物住房供给与货币补贴相结合,同时拓展廉租住房预算方法,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赵丽 《理论观察》2010,(1):78-79
2010年1月1日起,一部旨在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施行救助的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救助条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施行。这一条例是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省级地方立法。这部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其理论价值更胜于实践意义.它不仅充分地体现了“人权保障”的究法精神,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被害人损害赔偿权利的救济,有力地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判断一部法律先进与否、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关于公布〈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就《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该草案对我国建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是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关于“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这一规定的重大举措。从总体上看,该草案规定立足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15.
环境税:可持续发展的导向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在减少,总体资本就可能是零甚至是负值,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环境税是指为了抑制利用环境物品的负外部性,国家向有关纳税义务人无偿征收的用于筹集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税种,它既具有调节经济行为减少污染的作用,又具有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的功能。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年在《福利经济学》中就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促进生产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与市场经济伴生的一项制度。从早期工业化国家的济贫法开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精神的肇始,促成了国家和政府取代传统宗教济贫的职责转变,从而明确了现代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障发展至今,不但对贫困者、残疾者、老龄者和失业者提供各项保障,成为整个社会制度的重要体系,而且在社会保障制度演变过程中,融入不同社会的…  相似文献   

17.
黄淦 《魅力中国》2010,(29):159-159
在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救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司法实践。刑事被害人通常只是作为一个诉讼法学概念为人所知,随着纠问式诉讼制度取代弹劾式诉讼,国家追诉原则逐渐取代了私人追诉原则,追究犯罪的活动被视为国家专门机构的法定职责和一种国家职能活动,检察机关取代被害人成为行驶控诉职能的当事人。被害人不再担当原告人的角色,不再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然后刑事被害人的救济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这种制度的缺失让我们很难期待作为刑事被害人的社会成员对社会充满信心。我们所主张建立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弥补诉讼救济功能的不足,在诉讼方式之外,以救助,补偿等方式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济,以此完善我国被害人救济制度,让遭受侵害的主体恢复对社会的应有期望。  相似文献   

18.
翁文耀 《中国经贸》2011,(24):91-92
二零零九年,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全面划定了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社会救助基金轨制。福建省于二零壹零年出台《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使用管理规程(试行)》正式文件。从福建省《试行办法》和《管理规程》的制定与基金运行来看,社会各界对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充满了期盼。本文拟围绕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成立的意义和管理机构主体地位提出看法,希望能促进福建省该制度全面实施及完善,实现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低保中的社会排斥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伟 《特区经济》2008,(11):126-127
近年来,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社会排斥问题,把相当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排斥在低保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贫困及致贫原因认识的偏差、社会救济理念认识的滞后、识别低保户的困难、低保资金支出压力大等造成的。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救助工作就成为解决社会排斥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慈善救助:中国社会救助的另一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救助实质上是政府救济.实践证明,单一的政府救助难以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贫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慈善救助方兴未艾,但由于其"官方"色彩浓重,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总结历史的经验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高度重视和发展慈善救助,将慈善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之中,与政府救助形成互动和互补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