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同电信运营商引入的特洛伊木马,对电信运营商基于通信服务和互联网基础网络服务双重角色的传统盈利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细分产品快速蚕食电信运营商的谓音、短信、彩信业务,并压制着运营商阅读、音乐、游戏等增值业务的发展,电信运营商日益“管道化”.逐步沦为“流量供应商”。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信网正朝着高速、宽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互联网日益融合。并呈现出三大特征:技术更新快,行业技术差别逐渐消失;行业结构越来越不稳定;业务主体发生历史性变化,电话主业将成为配角,数据将成为主业务。这三大特征导致了电信传统业务比重的下降,因此,如何适应电信发展的变化,用什么业务来弥补不断下降的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最为紧迫的课题。目前国外电信巨头正投以巨资,开发新业务,尤其在移动、数据领域新业务的推出十分频繁。 一、固定网络的新业务推进 虽说固定网络的新业务开发不如移动和互联网多,但是,固定…  相似文献   

3.
2004中国电信市场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和传统行业的融合 将刺激业务创新 第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以及电信业务相结合成为2002年以来通信市场的主要新兴增长点。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以及电信业务的结合,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渐走向务实与理性。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电信增值服务成为拉动整个互联网行业走向赢利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网关是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又一项数字化创新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光纤到户等IT技术的成熟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融合,家庭网关日益成为一个热门应用,正迎来其产业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基础电信运营商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挑战,它们存给网络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逐步替代了运营商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快速挤压着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面对如此网局,2009年以来,全球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都提出转型、创新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6.
“短信陷阱”、“垃圾短信”已经成为近年来电信业最为人诟病的问题了,虽说这是由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容易存在的市场秩序不健全,经营有一定的赌徒心理,但同时也说明了电信行业监管力度不足或说监管方式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人少事多”是我国电信业监管的现状。随着电信业的转型,特别是与互联网结合的电信增值业务飞速发展,行业管理问题将会日益增多。因此电信监管机构应该研究如何梳理监管思路、明确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和力量,从而提高电信业务监管成效。[编按]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1月我国正式颁发3G牌照以来,我国电信企业全面推进全业务经营和3G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在全业务经营和3G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优势。如今,随着融合步伐的加快,企业边界日益模糊,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信息服务领域,我国电信企业3G发展同时还面临苹果、IBM、诺基亚、微软、谷歌及广电部门等强有力的竞争,我国电信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探索3G差异化发展之道就显得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固定网络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其炯 《当代通信》2003,(23):11-12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日益开放,电信行业拆分重组,目前已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中国铁通等几家大型电信公司,传统的固定网络(简称固网)业务公司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电话突出的飞速发展,其用户数已接近固定网络的用户数。移动业务的话务量大幅增长,其中本地通话的增幅最大。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总时长已达  相似文献   

9.
张强 《当代通信》2003,(14):53-55
电信计费模式变革的趋势 计费系统曾一度被运营商视为是一种配合硬件设备销售的后端附属品。如今,随着无线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步融合以及各种增值业务的推陈出新,许多对传统的语音业务及包月式的计费模式早已习以为常的电信运营商,在新型业务的计费问题上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尤其是在应对移动数据业务的计费方面更是表现的力不从心。运营商由此开始重新审视计费这一关平企业生存和繁荣的重要环节。令人欣慰的是,电信业界对计费系统的重视程度近年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计费模式的创新已成为运  相似文献   

10.
在ICT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信运营商正处于增量不增收的困境,量收剪刀差不断扩大。目前电信运营商不仅面临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跨行业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外部OTT运营商提供的替代性产品对电信运营商现有业务的替代效应开始显现。语音业务日益免费化,百年来赖以生存的话音收入已发生根本。隆动摇;爆炸性的数据增长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收入却无法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严峻挑战,面对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和日益变化的电信市场需求,摆在我国电信企业面前的惟一出路就是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形成以创新实现价值的良好风尚,并最终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化,这样企业才能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ARPU不断下降,业务创新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也是衡量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如果不及时进行业务创新,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企业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出局。如今,推进电信业务的创新已经成为电信企业的广泛共识,但如何进行业务创新?笔者认为企业应在内部机制、把握客户需求、市场营销、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业务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业在市场需求的强力驱动下,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但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电信管制放松引发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增用户多为低端用户的状况使得ARPU值每况愈下,无序的价格战导致电信资费不断下跌,增量不增收已成为各运营商的普遍问题。尤其对于固网运营商,还要面临IP电话分流长途电话和移动电话替代本地固话的严酷现实,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推动电信业发展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电信商业模式。总之电信业的盈利空间已越来越小,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业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以及电信业务的结合,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渐走向务实与理性。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电信增值服务成为拉动整个互联网行业走向赢利的根本动力,同时,也使与之相关的各个行业与主体都得到实际的受益。移动数据业务(SMS、MMS)、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成为目前互联网行业的三大主要盈利点。  相似文献   

15.
贺钟红 《当代通信》2005,(11):48-48
5月26日,由《互联网周刊》主办的2005中国电信业务创新论坛暨2005中国电信供应商百佳颁奖活动在京举行。为期半天的会议包括了业务创新与实践、产业共赢与发展两个分主题,会议同时颁布了“2005中国电信供应商百佳”排名及“创新电信业务品牌推荐”榜单。来自电信行业专家学者、厂商代表、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6.
电信运营商顺应行业大势,纷纷提出了新的战略转型要求。但是,电信运营商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发现,作为组织严密、管理严谨的庞大集团,其原有产品创新体系是基于传统电信业务构建的,具有相对封闭、周期长、反馈速度慢的弊端。而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创新极度活跃,用户需求个性化、多元化,产品创新成为一件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的事情,一个成功产品的背后常常有无数个失败的案例,比如微信之前有talkbox、米聊,之后有飞聊。在注重开放创新、永远B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运营商还能有大象起舞的能力吗?面对这一创新窘境,运营商如果还是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运营商必须通过整合行业乃至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的方式,把外部渠道的创新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内部创新模式同样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开放式创新模式应成为运营商创新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一,现有业务与运营支撑系统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的拆分,多家运营商并存的局面形成,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加入WT0后,电信行业逐步开放,国外运营商正蓄势待发,准备进入中国,中国的电信行业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严峻的市场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一、接入网的引入及其特性与发展前景 1、接入网的由来 随着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电话、有线电视的日益普及,传真业务、电子信箱等日渐进入家庭,而电信部门传统的铜缆网络和CATV  相似文献   

19.
近来,电信增值业务渐渐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鉴于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增值业务顺理成章地成了产业界“热中之热”的课题。笔者根据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行业的从业感受,愿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定位来看,智能管道是电信运营商立身之本,创新业务是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重要方向,是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之源。近几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高度重视创新业务的发展,在创新业务发展上创新推进,动作不断。但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创新业务发展已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电信运营商创新业务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摆在电信运营商眼前的还有四道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