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呼唤儒商。而要造就现代儒商,除了赋予商品经济的时代精神外,还应从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吸取思想营养。“内圣外王之道”,是古代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先秦时期,孔子提出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孟子提出的“君子之宁,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荀子提出的“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荀子·解蔽》);《大学》作者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作者…  相似文献   

2.
儒商是指具有儒家思想并把其运用到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商人,儒商精神即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独特商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这个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理念、目标和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特有的集体精神风貌。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儒商思想的精华可以被吸收为当代企业的文化,使之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根据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在管理手段上,并不反对 “以法治国”,只是在“德”与 “法”之间,主张“德主刑辅”,强调富有人情味的“爱的管理”。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所谓 “道”即“导”,“政”即法制禁令。意思是说,如果以法令引导而民违之,则以刑罚齐之。这种外在控制手段,其社会效果是 “民免而无耻”,即以外在暴力手段,只能使民苟免刑罚,而民心无所羞愧。“礼”即制度礼节,大至国家典章制度,小至社会风俗习惯,既含有道德意义,也含…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是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则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法律的制约,而且也是一种道德经济,需要道德的规范。要医治市场经济的“现代文明病”,使市场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外,从人生价值取向上,继承和弘扬儒家的“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念,也是一剂良药。 儒家提倡的“义以为上’的义利观,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也是现代儒商的管理价值观。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义利之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所谓“…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国当代商坛,官商结合,有福有祸;儒商兼取,有得有失。有人认为:未来中国商人,要关心社会政治,兼修中西文化,才可能有大的跨越和长远的发展。最值得深入思考的是:面对中国入世后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不同地缘优势条件下的中国各地商人,又该如何盘点各自身上的历史遗传基因?又该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来重新审视未来中国商的是非成败?  相似文献   

6.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文化的获取,也需要有学习、效法的对象,即“法义”。古人以父母、师长、君主为“法仪”。古之学者认为,这种学习是不可靠的,因为父母、师长、君主之中,有许多的不仁之辈。所以,道、儒、墨都主张,人应效法自然。自然,是最可靠的“法仪”。 效法自然,最主要的是效法天。“天行广而无私,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天无选择地对万物施恩而无私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以最刚建的性格给人以激励。同时,先哲门还主张效法地。大地“厚德载物”,无论是什么生物都依靠它而生存、繁衍,而且…  相似文献   

7.
诚信,原本是中国古代先哲极为重视和倡导的一种道德品质。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在《管子·枢言》中曾感叹:“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些警世恒言强调诚信就是做人办事的的基本原则。因此,历代儒商多致力于弘扬“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和“童叟无欺”。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关商业道德的精髓。然而,曾几何时,我们这个泱泱文明大国,国人对诚信变得如此的陌生呢?耳闻目睹的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假烟、假酒、假农药;假账、假球、假学历;假票、假唱、假离婚……总之,一切能给人们带来名利的领域,无不游荡着“李鬼”的幽灵。信誉的  相似文献   

8.
重视私德     
重视私德疾风道德一向被中国历代的圣贤和统治者视为立国的基础。《尚书》中即有“德惟治,否则乱”和“德,国家之基也”之说。“德”在“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德有公德和私德之分。人们常把爱国、廉洁奉公、见义勇为等奉为“公德”,也称“大...  相似文献   

9.
基层观点     
《中国石化》2006,(7):84-84
继承儒商精神 建设企业文化,找准发展的支点,善虽小,却必为之,  相似文献   

10.
何谓“诚信”,既诚实,守信用。“‘诚’者从言,‘信’者亦从言。”诚者即诚实、坦诚、诚笃、诚恳也。‘信’者即信用、信任、信誉、信实、信义、信望也。国家拥有了“诚信”,即拥有了民心,拥有了既高尚又平凡的大众文化,拥有了国际地位和经济环境;企业拥有了“诚信”,即拥有了客户,拥有了企业文化形成的基本氛围和条件,拥有了后劲和生命力;一个人拥有了“诚信”,即拥有了正常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水准,拥有了信赖和朋友,拥有了广阔的活动领域。“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都是同等重要的。企业“诚信”的形成是…  相似文献   

11.
治国强邦,以德以法,凡盛世之朝,概莫非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法制,更呼唤美德。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以德治国”,善良正直的中国老百姓极表欢迎。 古人云,“敏德以为行本”,又云“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可见德就是德行。现时,人们常把德称为道德,道德是一种意识状态,属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管是哪个阶级倡导的道德,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重要表现。简而言之,所谓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调整、规范人们相互关系行为的总和。我们所呼唤、倡导、弘扬的是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12.
指引企业前进的路很多,最重要的是走文化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很多,最主要的是全体员工的“三力”,即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力。经营文化就是经营企业之魂,它是存在企业账户上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扬帆破浪的“战舰”,也是企业“常青”的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儒商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要建构中国式管理模式,除了总结与概括中国企业的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外,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中的优秀管理思想,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只有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在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L,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一切有价值的先进管理思想,并赋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重农轻商”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即为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因此,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加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私营经济几乎绝迹,商人也是断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大多数人对“私”字心有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代。公元前16世纪,黄河下游的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在商朝,以上帝为至上神的宗教代替了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公元前11世纪,在渭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周人灭掉殷商,建立了周朝。周人宗教思想有不少创新,例如,上帝和祖先神分离便是西周宗教思想的特色,还有,周人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道德伦理思想,出现了“德”和“孝”的道德范畴。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中心的日本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所强调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人的方面,而不是物的方面。日本的企业文化正是体现了“经营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尤其强调企业精神。也就是各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生产经营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各企业的理想、目标、道德和纪律等。在日本...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关键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党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先进思想道德前进方向的代表。“以德治国”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如果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以德律己”,成为先进道德的楷模,其榜样的力量将是无比巨大的。 作为我们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明确“以德律己”的重要意义。古人云:“身正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懂得,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何以治理好企…  相似文献   

18.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如果我们从管理的角度去诠释它,就会发现“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个人修身立世之道,也是企业管理之道。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还应该从祖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管理经验和智慧,以丰富管理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仁”冶人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仁”,古代儒家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从管理角度看,具有友爱、互助、同情之意。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以经济实力为主要手段的国际竞争形势中,不发展就无立足之地,发展慢了也要被人欺侮,因此,企业家之“仁”应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19.
人文思想是社会或集团思想文化及人格道德的概括,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理解、尊重等内涵,是群体思想文化的集中反映。在企业中,人文环境还体现为“以人为本”、“平等公正”、“合作互助”的实现程度。据此,以思林项目部为例.思考水电工程项目部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革前和文革中极左思潮泛滥的时候,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是不能说的。一说,便是宣扬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好像无产阶级就不需要它们。改革开放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明白过来:以这些为主要内容的人权,也是无产阶级追求的目标,而且无产阶级对人权的理解,比资产阶级更彻底。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既强调了道德的阶级性,又同时指出人权这种道德,可以“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无产阶级应该接过人权的口号,并要求实现它的实质。 首先,道德是有阶级性的。人权,首先要看内容是哪个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