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收支双顺差指的是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收支与金融账户收支同时出现顺差的经济现象。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在1992年后的我国的大多数年份中存在。但有关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学含义及双顺差究竟是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反映还是消极体现,国内经济学者较少探究。本文试图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及国际收支各项目间存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的、显著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顺差并存局面。不少国内学者对这个“双顺差”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首先是一个汇率体制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对各国近年来汇率体制与国际收支平衡格局对应关系的初步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符合本文观点的联系。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差额与金融账户差额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汇率变动的估值效应以及私人部门对外债权净变动与官方部门对外债权净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动趋势,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收支一改过去的“双顺差”局面,进入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状态,其中货物贸易与外商来华投资受到疫情冲击的负面影响较小。未来要确保国际收支总体继续保持平衡,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可再适当增加黄金储备,关注中国过高的外汇储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之“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的、显著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顺差并存局面。不少国内学者对这个"双顺差"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首先是一个汇率体制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对各国近年来汇率体制与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结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步入新世纪后,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借贷双方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并且形成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两大账户的大量盈余.通过观察发现,这种双顺差的局面呈现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并且,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政策烙印,双顺差的形成和发展持续性的趋势明显,推断2013年后短期内经常账户差额有占国际收支差额大头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朱庆 《西安金融》2007,(3):35-36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局面,这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本文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提出当前我们不能陶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美丽光环之中,要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隐忧,并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蒲应 《浙江金融》2007,(3):16-16,15
自1991年以来的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表明,除1992年、1993年、1998年之外,其余各年份的国际收支均处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应该处于“一顺一逆”的状态。本文着重介绍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关于“双顺差”的代表性理论和观点,归纳学术界所提出的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本质和主要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对于双顺差的研究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过去通常认为,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积累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同时出现的显著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顺差,其中经常账户顺差主要由货物贸易顺差所引致。仔细检查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数据,人们可以发现,中国金融账户平衡有着显著的波动性;贸易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度呈现下降趋势;经常账户顺差中来自投资收益的比重在上升。进一步推论,投资收益逐渐成为经常账户顺差的一个重要来源,而经常账户顺差是官方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由于投资收益顺差直接来自于中国国际投资净头寸,其中官方外汇储备是最重要之构成,所以,外汇储备积累所产生的收益也成为自身不断增长的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9.
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对于一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于资本项目"双顺差"现象的原因进行探析,从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国际收支失衡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从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探究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当前"双顺差"的收支失衡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预计下半年中国仍将面临短期资本流出的局面。对此,央行或将频繁使用逆回购工具来满足市场的流动性需求。7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持续了两个季度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再度被打破,2013年第二季度重现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的组合。这表明,短期资本在第二季度再度由流入转变为流出。  相似文献   

11.
刘瑶  张明 《中国金融》2023,(4):54-55
<正>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内需复苏与国际人员往来恢复,中国经常账户盈余规模有望显著下降,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大概率呈现上半年逆差、下半年顺差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继续维持经常账户顺差、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一顺一逆”格局。经常账户盈余较同期显著扩增,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持续较大逆差,储备资产存量小幅下降,净误差与遗漏项季度数据顺逆交替。  相似文献   

12.
张明 《上海金融》2012,(6):3-9,116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双顺差产生的根源、后果及相关福利损失。其次,本文对中国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余额的演进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相对下降、海外投资净收益的可能恶化、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上升,以及资本账户下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规模与波动性的增强,未来几年内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况有望显著缓解。最后,本文讨论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收缩的政策涵义,特别是对美国国债市场、人民币汇率、央行冲销行为以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等问题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双顺差产生的根源、后果及相关福利损失。其次,本文对中国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余额的演进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相对下降、海外投资净收益的可能恶化、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上升,以及资本账户下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规模与波动性的增强,未来几年内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况有望显著缓解。最后,本文讨论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收缩的政策涵义,特别是对美国国债市场、人民币汇率、央行冲销行为以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等问题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彤 《时代金融》2013,(20):14-15,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但不断增长的"双顺差"和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在国际平衡收支表中,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本应该呈现一顺一逆的状态,像中国持续多年来保持较大双顺差现象实属罕见。本文从1997~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入手,分析了近五年来的国际收支主要特征,并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三、“十五”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与政策思考根据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可能变化,“十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调控目标应当是保持贸易收支顺差和经常项目收支的基本平衡,扩大长期资本收支顺差以保证基本差额的长期顺差趋势,实现总差额的持续顺差。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当建立以下一些政策思路。1.对于经常项目收支,在坚持其基本平衡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形势的需要灵活确定其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观察者都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原因归结为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以货物贸易顺差为主导因素的经常账户顺差和由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带来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显然,货物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的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性增加的基础性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已持续多年双顺差,2012年初步呈现国际收支平衡,而2013年再次恢复双顺差。本文探讨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失衡并不一定是坏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顺差国相对逆差国是具有相对优势的。第一期顺差的扩大对应第二期顺差的减少,逆差国相同。本文将用跨时均衡理论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动态均衡的分析,动态均衡即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背景下,甘肃省实现“逆差”规模连续六年以年均116%的速度迅速扩大,对平衡我国国际收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甘肃省跨境收支由“顺差”变为“逆差”,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的历程发现,以下几个因素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不会改变,国际经济中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国际收支形势的复杂性日益显现。而且,“双顺差”格局在中长期内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0.
刘瑶  张明 《中国金融》2022,(3):38-39
<正>展望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大概率将呈现经常账户顺差有所下降、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季度余额变动不居、净误差与遗漏项净流出依然显著的特征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上维持着“一顺一逆”格局,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投资头寸稳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需求错位下贸易盈余扩增,但也表现出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积累动力有所疲软、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波动性上升、储备资产存流量背离缓解、净误差与遗漏项流出规模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