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调动农民积极性,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小平同志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他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历史经验表明:我们什么时候忽视了农业,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发展缓慢,我们什么时候重视农业,保证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什么时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反复证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才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明确指出:“农业和农村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供销合作社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重视和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得到利益,忽视削弱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受到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供销合作社的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应当看到,在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供销社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具有独特  相似文献   

6.
张志暹  李爱萍 《发展》2005,(6):18-19
民为国之本,农为民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都以农业和农民增收为主题下发了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甘肃省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的农业省份,“三农”问题尤为突出,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其关键是防范农业风险,发展农村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了,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甘肃省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9%,…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阶段。但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为适应新形势,巩固和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就应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起搏器 农村经济低水平运行,农民增收动力不足,是目前发展中的两大难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随着我  相似文献   

8.
对农民增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关系当前农村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增收问题。目前增加农民的收入要从两方面着手,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生态化(即农业"四化")是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以农民的知识化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在保证农业生态化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四化"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一、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概念 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既要建设现代农业,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包括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而城乡经济发展是二元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村市场化的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是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的伟大实践,1992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审阅十四大报告时讲“农村现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条件下农村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还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适度,不要勉强。如果条件成熟,不要阻碍……现在还是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切不可一股风,如果农民不提搞集体化的事,也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民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牢基础,就是要抓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农村工作涉及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农村稳定、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是要做好农民工作,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特别是在当前农民法律素质与依法治国和市场  相似文献   

13.
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一直反复强调的思想。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涉及到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但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发展农业这个中心的。当前,农业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下乡"席卷中国农村而遭遇"水土不服",这是由我国农村资源条件和资本本质的背农性共同决定的。当前中国农业发展要坚定不移的走家庭经营的道路,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等途径,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农村培养学习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乡镇经济》2004,(2):46-46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九亿农民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没有九亿农民及生活于其中的农村的全面发展,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应把创建学习型农村,培养学习型农民放在战略位置,给予高度重视。所谓学习型农村就是指通过营造农村社区的学习气氛,培养农民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能动的、结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农民为了实现共同目…  相似文献   

16.
冯道杰 《山东经济》2011,27(3):51-55
农业集体化时代,把农民组织起来,以集体经济取代个体经济,使中国农村步入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工业化以及中国工业化进程,并依靠集体力量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重构了农村社会基础,昭示了农村发展的正确方向。农业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又极其珍贵的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创新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第二次飞跃”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维海 《乡镇经济》2006,(3):5-7,28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从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一个安天下的产业,农村是社会存在的主体,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二分之一,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影响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着力探讨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以及展望我国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陈云同志出色的经济才能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陈云同志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石的经济思想,始终贯穿以人民为本的经济发展策略。明确指导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新中国前后经济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帆 《辽宁经济》2020,(4):24-25
农业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基石。农村经济与农民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关系,农民在农村发生的经济关系的集合构成了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农民办起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处于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几十年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经济在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