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茅山上清派第十代宗师王远知真人,南朝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降生,字德广;他是隋唐著名的高道,在社会上人们尊称为王法主;王远知曾与自己的徒弟神秘地说:我看到自己的“仙格”了,因为我小时候误伤家童的嘴唇,不可能有白日升天的荣耀,神职是“少室伯”,并且我很快就要走了!果然第二天他即仙逝,所以道教的神仙谱系即称他为:  相似文献   

2.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6,58(12):71-71
“三宝”之谓,在道教有两种提法:一是道教徒入道时,要求其皈依道、经、师“三宝”;其二则是要求道教徒遵循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道之“三宝”精神,这也是道教徒学道、修道、行道过程中的为道方式。我们在此讨论的是其二提法的内容。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七章中首先阐述,“道”之大,无所不包,其细而无所不入,是无法用具体的形、名、色、象来比拟的宏观整体。继而人们应坚定持守而不丢失的“三宝”精神,他说:“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3.
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张道陵(34—156年)的影响很大,他是创汉功臣张良(字子房)的九世孙东汉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据说他七岁时通《道德经》,随着年龄渐长,即予天文地理、河洛谶纬、诸子百家、皆极其妙,“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学之堂。临安神山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后自浙逾准,涉河洛,得炼形合气之书,  相似文献   

4.
东晋时江南句容许氏,不仅是官宦名门望族,而且是信奉道教的世家。许家自汉顺帝时代许敬起,延续至东晋南北朝均为官宦家庭。在道教上清派传承到第四代时,继续由其家族中许翔继位。许翊字道翔,晋成帝成康七年(341年)正月生。其父晋护军长史许穆尤其“器异”这个宝贝儿子;许翔确是一表人才,“清秀莹洁”的他娶建康令黄演之女黄敬仪为妻,二十一岁时生子许黄民,字玄文。  相似文献   

5.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7,69(12):68-68
唐道教中有四位著名的神仙,被尊称为“天师”,葛玄就是其中的一位。葛玄是三国时的道教人物,他性格安闲淡泊,“内足无求”,好弹琴、诵老庄,十五六岁即已名振江左(指长江下游地方)。根据其操守品德,当地的贤良想推荐他为“掾”的职位,但葛玄干脆穿起道装,到浙东天台山中精思修道去了。  相似文献   

6.
道教中供奉古代十大名医为神仙药王,孙思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旧唐书·列传·方技》载: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有资料说他自幼体弱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十八岁始自修医道,步入歧黄之门,行医乡里,很快即有成就,因而名闻乡里。他天赋聪慧,博通百家之学,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药,广行仁慈,以医道济世。  相似文献   

7.
著名晚唐道士杜光庭,字圣宾、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即今浙江地方)、也有说是长安(陕西)人;他成就的事业,主要在巴山蜀水的四川。杜光庭生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志趣超迈,工于词章,社会评价他“为人性简而气清,量宽而识远”。他咸通中(860-873年)应九经举不第,故入天台山学道,拜于高道应夷节座下,熟读道经,精研诸教派经籍科仪,收集整理道教科范规戒,认为:道法科教,历代传承,“岁月绵邈,几将废坠。”  相似文献   

8.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7,68(11):68-68
唐朝玄宗时代敕道士蔡伟,编辑《后仙传》一书时,整理好《魏夫人传》。魏夫人是魏晋时期一位著名道教人物,道教上清派的开启者魏华存女真。道教上清派女性成道称“元君”,男性成道称“真人”,故称魏华存(252—334年)祖师为“魏元君”。  相似文献   

9.
“需”是“雨”和“而”两个字组成,“而”为“天”字隶体形变,所以“需”从天从雨,与卦象吻合;“需”上卦为“坎”为云,下卦为“乾”为天;乾遇坎,乾健临之而坎水在前,虽将涉水但待之而不轻进;又上坎下乾,坎为险为水,乾为天;坎上乾下尤如云在天上,云层飘浮在天上,  相似文献   

10.
《三联竞争力》2010,(5):95-95
道教全真派是宋金之际在北方兴起的三大道教派别之一,创始人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入道后名吉(也写作喆、嚞),字知明,号重阳子。据传他48岁时在甘河镇遇到了神仙,神仙认为他可传可教,遂“密付口诀及饮以神水。”王重阳“自是尽断诸缘,同尘万有,佯狂垢污,人益叵测。”假托疯颠,自号“王害风”,出家修行悟道。  相似文献   

11.
广闻博览     
中国的十大名花是:牡丹、梅花、菊花、兰花、月季、荷花、杜鹃、水仙、茶花、桂花。 一幅长达1998个字的世界第一长联,最近在江西龙虎山创作成功。这幅长联是南昌大学副教授华武为祝贺“中国龙虎山第四届道教文化活动周”而创作的。上、下联各有999个字,上联以“龙”字开头“虎”字结尾,全面描述了龙虎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下联以“虎”字开头“龙”字结尾,描绘了龙虎山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 由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委托北京嘉诚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9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举办的媒体开放日上,当记者听到陕西省长赵正永谈到“我们在两个方面要有敬畏之心,一个是对人民要有敬畏之心,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第二个我们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来决策、行事”时,内心为之一震:这才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具有的良心和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3.
蒋肖斌 《华商》2014,(10):77-78
谈恋爱,女主角一定漂亮且穷,男主角一定又高又帅又有钱,还有个强势的妈;发生误会时,一个说:“你听我解释!”另一个说:“我不要听!”被冤枉时,主角决定以死证明清白,一定要说:“我死给你看!”不过,往往最后都死不了。说遗言,要不就是太长,滔滔不绝如做报告;要不就是太短,只来得及说凶手名字的第一个字。小姐和丫鬟没事就喜欢去后花同,一定会遇到个落难公子。刑场上,一定有人在关键时刻喊:“刀下留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社会经历宋金战乱磨难之际,北方中原地域的卫州(今河南汲县)地方,出现了一个号称“太一教”的道教形式。《元史、释老》载:“太一教者,始金天眷中(1138-1140)道士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绦之术,因名其教日太一。”关于萧抱珍史书没有太多的背景资料,只知道他是汲郡(河南境内,又有称卫州)人,生当金人南下之时,中原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人们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冥冥在天神灵。  相似文献   

15.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8,79(10):72-72
唐中宗神龙初(705年)广陵江都人李含光23岁“以清行度为道士”。他辞家奉道,居住到龙兴观中。世人对他的“清行”称颂说:“端视清受,慈向蠢类;暗室之中,如对君亲;时人见之,性情皆敛。”李含光原姓弘,出生于唐高宗永淳初年(682年);父亲弘孝威,州里号贞隐先生;因避武则天之讳,易姓为李。开元十七年(729年)他师从司马承祯,师父一见之下,情不自禁地赞叹:“真玉清之容也!”不仅“云篆宝书,倾囊相付”,  相似文献   

16.
采访的前一天,记者发短信给王建伟确认采访事宜。片刻,王建伟短信回复道:“欢迎!”第二天见到记者时,王建伟说:“我发短信,一般连标点符号也不会错!”事情虽小,却折射出他对待工作那种一丝不苟。“华辰发展到现在,最宝贵的就是我们的精神。”王建伟外表儒雅,说话却掷地有声。而从他的身上,记者看到的是他对企业家精神的全新演绎。  相似文献   

17.
《华商》2013,(1):78-79
中国人自古秉持着“物以稀为贵”的观念,对于热爱腕表的人士来说“限量”可谓价值不菲。不少人是限量版腕表的“骨灰级”粉丝,说到底,“限量”这两个金边大字代表的不仅是工艺的精湛、品牌的价值,更是一种至上的尊荣。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物以稀为贵”。因为稀有,所以珍贵;因为个性,所以与众不同。对于喜欢收藏的专业人士,稀有意味着价值;对于时尚达人,稀有意味着经典。即使我们无法拥有这份稀有,但至少我们拥有品鉴的愉悦。  相似文献   

18.
傅明和 《市场周刊》2010,(7):114-115
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代写论文方面入手: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势是否自然: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学术)》2010,(7):19-19
德州因处于德水(古黄河别名)之畔而得名,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是一座河流文明造就的古城,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我国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13,(11):51-53
开篇卷首语 自古江南多才子。金陵美善之地,生养了无数文人骚客,也让荔枝电视人与生俱来自成一派:对纯娱乐节目不屑,因为“太轻”;对跟风不屑,因为“没劲”;对雷人不屑,因为“太糙”……自然而然地,做有意思、有意义的节目——有品位、有趣味、有滋味,成了荔枝人的标签和终点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