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财会》1992,(10):46-47
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促使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彻底扭转粮食企业超亏挂帐的局面,乌海市从今年七月一日开始率先在我区全面放开粮油价格,其主要内容和作法是:  相似文献   

2.
粮油购销价格放开后,粮食企业为什么仍然发生巨额亏损呢?通过对哲里木盟粮食企业亏损的剖析,不难看出,粮食销售价格相对低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更主要的是粮食企业费用开支过大。这里既有历史上形成和经营条件限制等客观因素,也有企业管理不善等主观因素。因此,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粮食企业要想扭亏增盈,必须合理摆布网点布局,分流富余人员,开展多种经营,加强经营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减少损失浪费,盘活资金,加速周转,从而达到压缩和节约费用支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据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粮食5836亿斤,有效地维持了粮食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中外物流》2007,(9):23-24
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粮食生产价格1.4元/公斤,同比上涨7.4%。近日,粮食产品包括小麦和玉米价格,受国际粮价上涨拉动国内粮价出现异常上涨,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趋紧。据了解,在小麦的产业链上,目前一吨小麦价格在1600元以上,加上物流等费用,实际成本更高,而普通的标准粉市场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较好的厂子利润率也就在3%-5%,业内称为“刀片利润”,极言利润之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我国对粮食企业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坚决贯彻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企业实现顺价销售以及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三项政策。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流通体制已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转变。粮食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粮食财政补贴逐年减少,粮食企业包袱比较沉重。同时,我国加入WTO给粮食企业经营带来了新情况、  相似文献   

6.
《陕西审计》1998,(C00):37-37
美国粮食生产和经营的突出特点是其高度的商品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其粮食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粮食生产过剩,市场价格过低,政策库存庞大及沉重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7.
(一)我市的粮改工作,由于价格理顺了,流通机制基本符合了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企业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使我市粮食企业流通经营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目前,新机制已平稳运行一年多,显示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1992年我市对粮食企业总承包亏损指标1800万元,企业实现亏损1799万元,比上年亏损2899万元减亏1100万元,减幅为38%。特别是下半年粮改出台后,粮食亏损512万元,占全年亏损的28%,月平均亏损水平较改革前月均亏损水平降低了7个百分点,较去年下半年亏  相似文献   

8.
卓资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随着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于1988年初对粮食购销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放开粮食销售价格,改暗补为明补。除了军供和外旗县跨界在该县供应的粮油外,其余用粮一律改为议价供应,价格随行就市,并允许多渠道经营,同时对城镇吃商品粮人口给予差价补贴,补贴资金来源是国家下达的平价粮油补贴款和粮食销售的平议差价等。  相似文献   

9.
肖彤 《陕西审计》1998,(C00):38-38
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当时的流通体制主要根据粮食不足而设置.粮食企业实际上是在一个大锅中同时做两家饭。一方面,要作自家的饭,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商业性经营;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我省粮食企业的经济形势同全国的粮食形势一样,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萧条”波动时期.体制不理顺、经营不畅通,亏损额大幅度上升,整个粮食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且亏损势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究其原因,造成粮食企业亏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为:一是粮油工业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严重,销售难实现。粉、米、油三大粮办工业支柱企业的产品.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严重,产品无市场,销售无法实现,企业大量的流动资全被库存占压,使企业正常的商品流转难以进行,企…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统计》2007,(9):38-38
我国粮食生产在连续三年获得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夏粮丰收又成定局。然而去年10月以来,国际粮食价格高位上涨,并引发食品价格整体上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根测算,2005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为9954亿斤,2006年粮食消费量在10160亿斤左右。按当年产量计算,产需缺口由上年275亿斤减少到211亿斤。为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的“坚冰”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暖春时代过渡.特别是去年浙江等沿海省区普遍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加上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的市场化运作使粮食与其他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因此,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现代粮食流(相对于其他一般物流而言)已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蔡斌 《现代审计》2005,(5):47-47
一、粮食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县属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营逐渐困难,几次改革后仍然不能摆脱困境.最近我们从审计粮食企业的情况看,这个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营企业,拥有上亿元的资产,然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却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浅谈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王长俊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购销价格都由国家确定,统购包销,价格倒挂,生产越多,亏损越大,财政与企业包袱沉重,农民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根治粮食...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由于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粮食等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进而出现了粮食产品价格上涨,并带动了畜产品、水产品及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本拟通过对辽宁省近两年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和农产品价格变化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对农民增收中如何发挥好价格的调节机制与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价格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建立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价格双轨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机制对国民经济健康、正常发展的制约性越来越突出。当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改革原有的价格体制。在价格改革方面,四川省先行一步,自去年以来,该省大力推行“三为主”价格改革,即“以企业定价为主、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以间接管价为主”,初步建立起了“三为主”价格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财会》1994,(12):31-32
包头市粮食系统目前拥有职工1.26万人,固定资产10300万元,流动资产11150万元。粮食加工能力20万吨.油脂加工1万吨.粮食仓容1.85亿公斤.粮食零售网点203个,负担着全市108万人口的粮油供应工作。1993年2月1日.该市全面放开粮油购销价格和经营,粮食企业从此结束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来看,经济和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加快等因素将影响价格总体水平的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人口和粮食大国,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事。由于市场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博弈行为,收购价格由农户与粮食收购企业共同决定。采用纳什议价模型表示议价过程,运用2006年至2014年的小麦价格数据,研究农户和企业在粮食收购过程中的议价问题,从而判断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政策确实能改变农民的议价能力,保护农民利益,但政策实施存在时滞;更重要的是,政策会导致农户议价能力从绝对劣势到绝对优势的突变,造成农户凭借最低收购价获得主导价格的能力,即政策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最后,给出模型结果、实证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10月中旬,从北京、南京、郑州等城市开始,全国粮油价格普遍上涨。此次“带头”涨价的主要是粮食、食用油等,一些超市5升桶装大豆色拉油均价从10月14日的36元,涨到了10月21日的41.5元,每桶上涨5.5元;随后肉、蛋、豆腐等副食品价格也有所上升,鸡蛋由每斤2.6元涨至2.8元左右,猪肉由每斤5.5元至6元涨至7元左右,散装米的价格每斤上涨0.3元左右,豆腐每斤上涨0.2元左右。粮价走高推动副食品价格上涨粮油及副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肉类等制成品价格的上涨,是由粮食的涨价直接带动的。据了解,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