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主要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为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略谈一点对《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的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要不断寻求、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去合理地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通过专题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运用实践,探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专题教学模式授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本文就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区的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可谓丰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利用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了爱国情感。教师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是解决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也符合认知心理学和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就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做了探讨,以求增强《纲要》课教学效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东北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东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课程,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纲要》课程教材的生动补充;也是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举措,不仅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将这些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将之作为一种载体,顺利展开教学活动。本文将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阐释本土红色资源在《纲要》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特别强调在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要把握好与历史学教学的差异性,进而体现思政课的教学特点。本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可以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三个模块,即"还原历史模块""剖析历史模块""提高升华模块",三个教学模块层层递进,在讲清楚"是什么"的基础之上,重点讲解"为什么"和"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问题设计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问题设计能较好地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较好地解决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问题设计涉及问题逻辑、问题内容和问题话语三方面,即问题逻辑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统一;问题内容的知识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统一;问题话语的理论性与通俗性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为提升其育人功效,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主导性因素,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教师应全面把握和理解教材;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学习成绩网状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论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如板书的设计、语速的把握、词语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取舍等,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要遵循适度、典型和多样性原则,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导人、讲授和小结等环节的吸纳,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基地、观看影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开展社会历史调查,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该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提升教学内容的课度和广度;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且大学生中学时对基本历史线索比较了解,学习时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要使教学内容有新意,采用互动式讨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要明确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基于历史教学,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于课堂教学,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于改革考试模式,融入探索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教授群体的不同情况,教学方法一定要多样化。本文试从文科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的工科生这一特殊的教学群体出发,探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他们有意识地融入系统的课堂教学中,感同身受地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深刻体会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从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来,完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物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发挥其知识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引导学生学习国史、了解国情,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历史人物评价的作用,充分探讨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增强历史人物评价的政治认同、确立正确的政治和目标导向、不唯阶级评价历史人物等重要原则,以提高其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2):115-118
该文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政治导向性和培养能力并存,课堂教学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研究性课题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信仰引领功能。近年来,史料在《纲要》课堂的上应用日益普遍,但也存在着为史料而史料的现象,难以发挥该课程的信仰教育功能。拟以如何运用史料才能发挥信仰教育功能为切入点,探讨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意义原则和策略建议,以期为更多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中与中学历史、近现代史历史专业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讲好《纲要滁作用重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十个方面对处理这些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