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民营经济支持的主力,民间金融有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变迁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中间作用不容忽视。这其中折射出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并最终表现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推动民间金融通过法治化进程向民主化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金融的发展对我国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金融资源支持.在分析我国既有的金融体制变迁的基础上,民间金融的发展是内生于民营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一个制度的变迁方式,主要看这个社会的权力机构之间的博弈和协商,而我国金融制度变化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核心重要表现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变迁让位于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本文主要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阐述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及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苑改霞 《经济师》2002,(3):81-82
金融制度影响一国经济及金融的发展和金融绩效。而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是随市场环境、金融竞争、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变化而变迁。但制度变迁过程中又体现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 ,制度变迁也显示出其趋向。  相似文献   

6.
一个制度的变迁方式,主要看这个社会的权力机构之间的博弈和协商,而我国金融制度变化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核心重要表现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变迁让位于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本文主要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阐述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及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由来已久,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是其根本原因.制度供需抑制、民间金融的夹缝生存迫切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制度再设计.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浅析了金融抑制问题及其成因,并从金融深化的角度探讨制度设计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拓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渐进改革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从金融制度结构变迁的角度看,内生于非国有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才是最有意义的,民间金融机构比国有金融制度更适合于非国有产出增长的金融需要.本文还提出了从政府、资本市场、海外上市、银行贷款等方面积极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佘晓玉 《时代经贸》2013,(24):91-91,93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温州I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技术等问题。通过对温州经济的发展、繁荣及衰落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民间金融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不足,需要政府推动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政府gI导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可参考苏州市吴中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这一案例,政府可以提供免费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温州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对中国金融制度提出了创新思路,以期推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12.
苑改霞 《经济师》2002,(10):95-95,97
金融制度与经济运行高度相关。文章从金融制度与金融秩序之间的关系入手 ,探求工业化各国在金融制度变迁中 ,如何通过多方面的金融协调 ,来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 ,并以此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60年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转制成本,保证了整个工业发展的大局,但却带来农用资金外溢、金融机构缺失、金融环境抑制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制度转化问题,建议通过强制性变迁与诱导性变迁相结合的转制方式,实现政府主导向金融功能主导的转化,探索建立新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这对于深化金融制度的协调性、金融组织的创新性、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改革中的创新:特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创新活动更多的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制度的创新,而不是微观经济主体推动的市场创新活动.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压力加大,而且与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接轨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按照我国金融改革的既有逻辑推动金融制度创新活动和金融制度的变迁,在利用市场型的创新活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分权一直被学者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原因,但政府却在银行部门一直暂缓分权进程,这也成为持市场化观点学者批评的地方.本文试图从权力视角出发,首先对我国银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金融分权与集权反复过程进行回顾,并对其动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1993 ~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分权背景下银行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分权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银行制度绩效的提高并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金融分权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政府应在进一步提高金融分权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市场化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由来已久,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是其根本原因。制度供需抑制、民间金融的夹缝生存迫切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制度再设计。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浅析了金融抑制问题及其成因,并从金融深化的角度探讨制度设计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部金融组织成长及金融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金融制度变迁和组织成长的关系出发,通过理论范式进行推演,并利用实证分析比较东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及其绩效,深入剖析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特征,揭示影响西部金融市场组织成长的因素,从而找到加快发展西部金融市场的有效途径,并试图找出转轨时期金融制度变迁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制度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磊 《当代财经》2001,(6):36-39
金融制度创新作为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之一,具有移植性制度变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大致分为金融交易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制度创新和金融保险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就其动机或目的论,可以概括为金融供求均衡化、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金融交易公正化、金融运行安全化等几个方面,金融制度创新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其中,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模式及其变迁态势、既有金融制度创新成本的高低与新金融制度迅速有效的投入运行的能力、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金融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开放倾向以及技术进步态势等的制约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綦彦臣 《经济师》1994,(10):29-30
产权理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深层次问题綦彦臣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初期结果,必然会出现以商业银行为主的新局面。这样,商业银行作为生产金融品的厂商,也就不得不被纳入产权形象思考的行列。不过要想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产权制度提供实质的要义是件不易的事情。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