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产业政策“五年规划”的变更构建双重差分与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了政策扶持对企业“主观投资意愿”和“客观投资机会”的双重影响,以及在两种影响的共振作用下,如何进一步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微观逻辑。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扶持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一方面,产业政策扶持不仅会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提升企业投资意愿,还会通过庇护效应提高企业风险容忍度、强化风险承担,从而进一步提升“主观投资意愿”。另一方面,政策扶持引发投资潮涌会恶化市场竞争、政策前瞻性及其社会价值性,又对企业短期经济价值产生抑制,从而导致企业“客观投资机会”下滑。最终,企业在客观投资不确定性加剧而主观投资意愿上升的共振作用下选择转向具有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投资。异质性方面,主业投资机会、主业经营收益率和主业经营风险越高的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的意愿更弱,说明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更像是锦上添花,而非根本上的“脱实向虚”。  相似文献   

2.
供应商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供应商创新能力是否差异化影响了企业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能力呢?并且上述影响是否随着双方技术距离变化而发生改变呢?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章研究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技术距离对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创新能力强的供应商合作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但抑制了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企业供应商间技术距离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技术距离负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随着技术距离的增加,技术距离将逐渐消弱并最终逆转供应商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的正面影响;技术距离正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距离较大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技术距离较小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负相关。文章深化了现有理论对供应商知识整合的认识,为企业通过供应商选择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基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背景下,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母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及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采用了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积极影响,其中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作用最为显著,以资源寻求的对外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引入Hansen门限模型考察了腐败行为与企业家“双创”精神之间的金融发展门限效应。结果表明:腐败行为发生对企业家“双创”精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效应存在金融发展的门限特征。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腐败行为对企业家“双创”精神的负效应将不断衰减。从企业家“双创”精神的不同视角来看,创新精神比创业精神需要更高的金融发展门限值才能弱化腐败对其的负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创业精神的金融发展门限值较东部地区更高,而创新精神的金融发展门限值则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即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研究成果在充实企业家“双创”精神研究文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与提高金融水平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浙江52县1996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本土企业集聚及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相比于资本来说两者作用效果并不强;外资企业在浙江县域的区位分布并不注重本土企业空间集聚状况,而是更加注重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度;本土企业空间集聚是本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外资企业集聚对本土企业投资反而呈现较小的"挤出效应"。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县域内生经济增长,应加强浙江县域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融合,从而提高区域持续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6.
制造企业把生产性服务外包给专业化的服务提供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能否实行外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信任度。影响组织间信任的因素是多元和多层次的。通过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相关企业的调查,收集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大部分支持了Caldwell(2003)的组织间信任决定因素模型。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互动的管理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正在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相应地,对于引进外资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对于本土民族企业创新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学术界相关研究颇多但尚未得出定论.本文立足区域异质性视角,基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引入区域人力资本与...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例,本文考察了GVC治理模式、升级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检验了现有的理论与案例研究所蕴涵的4种对接模式。问卷调查与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俘获型与层级型治理模式有助于企业较快地实现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进一步升级的空间较小,因而不利于绩效提高;均衡网络型治理模式下企业升级速度稍慢,但功能升级和链升级的空间较大,有利于绩效提高;NVC中均衡网络型治理对企业升级和绩效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而俘获型和层级型治理更有利于企业的升级和绩效提高。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强调单纯地基于GVC代工体系或NVC企业集群的工业化道路都不是中西部地区的最优选择,两者的结合可能更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资源基础观和企业能力理论,以复杂企业联盟管理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异质性资源投入对竞合成功关系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管理能力在异质性资源投入和竞合成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联盟管理能力的3个子维度中协调能力和凝聚能力在异质性资源投入和竞合成功的正向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联盟管理能力的中介效应还存在于异质性资源投入与竞合成功的3个维度(满意度、目标达成和适应性)之间,即联盟管理能力对异质性资源投入与合作满意度、合作绩效的正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异质性资源投入与适应性的正影响则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债权治理处于公司治理体系的内核,债权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系列评价的重要受体。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债权治理视角构建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债权治理评价指数,并籍此从偿债能力、债务融资、资产期限、债务期限四个基本纬度以及不同企业特征因素等视角对205家中小上市公司样本进行治理状况实证研究。同时,结合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对两种评价指数进行综合相关性和回归研究。结果显示债权治理状况总体偏低,不同所有制下有较大差异,债权治理水平与公司成长性呈现倒U型关系。高偿债、低债务融资不利于公司成长,债务期限和资产期限结构的不平衡使其对成长性影响不显著。公司规模、质量和实际所得税率是影响债权治理水平和企业成长性的重要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姚舜欣 《商场现代化》2023,(21):134-136
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下,低效投资使企业投资效率大幅降低,也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手段,收集了2000—2021年我国重要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法建立了固定效应回归模型(FEM),对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口发达国家的中间品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不同类型的企业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具有差异性;分不同所有制来看,自我选择效应仅在外资企业中存在,内资企业中并不存在;分不同贸易类型来看,加工贸易企业中不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非加工贸易企业中自我选择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浙江省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行为存在正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越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越高。基于我国处于跨国外包生产体系之中,本文还研究了跨国外包、技术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出口扩张,而且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地激励企业出口。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本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出口持续扩张的态势,摆脱对跨国公司及其外包订单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区域企业自生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代理变量,基于我国2006-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解释了“中国之谜”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治理和社会资本是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发展的两大核心决定因素,其中,前者的作用是倒U型的,而后者的作用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通过调节社会资本作用而发挥的间接效应.另外,在作用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和政府治理体现出非对称的互动关系,如政府治理对政治关联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企业间社会资本、商业中介网络对政府治理有中等强度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机制。随后,为了反映时间趋势和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建立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并采用跨年度的工业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国有企业存在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通过竞争与示范效应,以及产业联系效应产生的。并且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资与国有企业的联系越加紧密,这种外溢效应也在不断加强。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何获取更大技术外溢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服务性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战略必须与其外部产业环境条件和内部资源基础条件相匹配才能获得成功.本研究在承袭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及调研,开发出服务企业全球营销战略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测度量表,并通过所获取的220家服务性跨国公司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股票流动性的两大效应,即"退出威胁"与"锁定效应".研究表明,当股票流动性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的退出策略不可行,被迫参与上市公司的监督行为,即表现为"锁定效应",且股票流动性越低,这一效应越明显.然而,随着股票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强,机构投资者的退出策略开始变得可信,从而可以通过一定的触发策略迫使管理者选择尽职,因而表现为"退出威胁",且股票流动性越高,这一效应越明显.因此,总的说来,股票流动性与经营绩效之间会呈现一个先减后增的U型关系.文章采用高频交易数据构造相对有效价差与相对报价价差衡量股票流动性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其实证结论支持了文中的假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5家企业案例的分析,从驱动因素、交互能力、交互策略和交互双方获得的利益等方面探讨网络交互技术的采用及其对企业与顾客交互的影响。研究表明:管理者支持是企业成功采用网络交互技术的关键因素;网络交互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企业的交互能力,使企业与顾客的交互策略更加灵活,由此为交互双方都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19.
杨善奇  季明敏 《中国市场》2013,(24):29-30,33
本文对江苏省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对GDP增长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技术溢出效应却为负。我们进一步对影响江苏省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因子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无论是跨国公司(溢出源)、技术溢出途径(渠道)还是内资企业(吸收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阻碍技术溢出效应传播的现象,并共同导致了江苏省FDI技术溢出效应为负。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江苏省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优势和总体效益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1-2012年全球33个国家的数据,构建GVAR模型研究中国碳排放的国内国际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并通过分析其他经济体贸易水平变化对中国碳排放的联动影响,深入研究国际碳转移。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碳减排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具有促增作用,特别地,由于当前国内碳减排技术水平的制约,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未能有效呈现;国际碳排放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的技术进步对中国碳减排有正向效应,而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贸易水平均对中国碳排放具有促增效应,进一步表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