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现象较为明显。地区人均GDP增长不仅持续上升,而且水平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存在条件收敛现象,并且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显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收敛趋势愈发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未影响增长收敛的发展态势。未来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补上各地制度和要素的短板,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地区人均GDP增长收敛现象产生的一系列基础性因素,以实现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收敛性理论为基础,运用Sala-I-Martin的经典计量模型分析了1990-2005平湖北省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变化及其与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部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B收敛现象,并且这种收敛趋势与对外开放程度、地方财政支持、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使用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本文对1995~2008年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城市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与人均GDP差异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我国省区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增长趋同模式相似,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城市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但收敛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部分内陆城市在人均GDP增长同时,能源消费强度仍处于上升态势,这些地区应该成为我国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新古典研究收敛的框架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结论主要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存在非常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而市场化程度或改革强度是各俱乐部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引入MRW模型中并对其进行拓展,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及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机理,同时运用2000—2012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健康人力资本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显著。因此,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根据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完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5-2008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人均GDP、能源消费强度资料,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各城市人均GDP和能源消费强度存在收敛趋势,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人均GDP差异的函数,即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趋于收敛,但能源消费强度收敛的速度要慢一些。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检验经济增长收敛的众多研究成果尚缺乏系统的总结梳理。透过空间计量理论模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空间效应识别检验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的两大代际划分——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方法。按国家、省区、市县三个地理层级对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分析了空间截面数据模型的局限性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相对优势,并针对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在实证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即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通过两步回归法,建立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制造业区际关联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可通过区际前向关联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且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具有赶超优势。该结论表明,增强区际前向关联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区际前向关联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发展,文章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引入MRW模型中并对其进行拓展,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及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机理,同时运用2000-2012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健康人力资本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显著.因此,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根据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完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运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及我国197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收入趋同和价格趋同。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不存在收入趋同和价格趋同,但存在4个收入趋同俱乐部,3个价格趋同俱乐部。此外,本文利用递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样本结束期对收入、价格趋同方式变化的影响,发现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化经历了由扩大到缩小再到扩大的趋势,而地区间价格趋同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区市场开放:测度、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开放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市场化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从国际开放和区际开放两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省区市场开放进行测度,可以此为基础分析省区市场开放的分布和类型特征及其对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当前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因此,继续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在反思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试图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然而区域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内容庞杂且可操作性较差,经济效应模糊且作用机制隐蔽,很难对其进行深入具体分析。文章认为优性的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资源优化整合效应表现出其对区域企业成长的作用力。特别提及的是,细分区域经济文化的目的就是欲使区域经济文化更为具体清晰化。  相似文献   

15.
地区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的省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标准、基础设施水平标准、技术能力标准进行了分类,然后应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对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FDI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2)在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地区,FDI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市场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3)在科技能力较高的地区,FDI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在科技能力较低的地区,FDI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俱乐部收敛”理论为基础,先对各省市人均教育投资的离散情况做σ-收敛,结果表明在各省市之间的离散程度逐渐上升,不具有σ收敛趋势。再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中国各省市划为4个区域,分别拟合模型对其教育投资的内部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不管就全国而言,还是就各个区域而言,各省市教育投资差异均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地区经济发展受对外开放程度、企业结构、投资力度、发展战略等因素影响。要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对外经济工作的水平,加大投资及其管理的力度。加快国有企 业调整与改组的步伐,切实改变中西部地区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