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环宇 《商业时代》2012,(25):23-24
流通业作为国民消费终端,对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流通业全面开放以后,外资流通企业加快了在我国的扩张,其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势力日益增强,不仅影响我国本土流通企业的发展,而且滥用市场势力使我国制造业边缘化,对市场有序发展构成了障碍。为此,本文概括了外商流通企业在华投资的现状、市场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规避强势外资流通企业扩张风险的措施,从而提升我国本土流通企业竞争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5年起,外资登陆我国流通业的步伐加快。外资的超速扩张给我国零售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但目前负面效应日益凸现,积极效应主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外资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冲击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外资商业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人关注,亟需高度重视并予以适当规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零售商业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通业反外资垄断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先放开搞活的就是流通领域,从1992年起,外资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四十多家成功“抢滩登陆”,而且发展极为迅速。正视和重视外资的快速扩张以及与内资企业相比拥有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营造和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重申中国流通业反垄断的迫切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流通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在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这有助于优化国内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推进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政府要完善流通产业开放政策,对外资进入流通领域进行规制,为本土流通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重视保护民族品牌,大力推动我国流通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1-2018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回答了扩大开放背景下流通外资进入对流通业创新是否存在非线性效应问题.本文的实证结果肯定了非线性效应的客观存在性,总体上流通外资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程度是随着外资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态势.这一非线性效应具体可划分为三个门槛值,若外资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商业企业在华快速扩张的原因以及我国相关部门及商业企业面对新形势应当采取的主要对策,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交流,推动我国商业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零售商加快了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步伐,本土零售商在与外资零售商争夺中国零售市场份额时分别运用了“阵地战”与“堡垒战”两种不同的扩张模式。“阵地战”具有区域集中,业态多样,低辐射性;而“堡垒战”具有布局广泛,业态单一,高辐射性。对于外资零售商采用的“堡垒战”只适用于城市,便利性较弱,两种扩张模式对比,从中得出本土零售商要大力开拓和稳固县镇及农村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大区域物流能力以及注重人才储备,培养竞争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吴琼 《江苏商论》2010,(2):8-10
外资零售商在我国市场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有的采取单一业态战略,有的采取多业态战略。尽管目前多数只选择了单一业态,但已逐步转向多业态发展,并通过业态的细分化和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对我国本土零售商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本土零售商应当在业态上与外资零售商实行错位经营,并通过业态创新、发展多种业态及合作联盟的方式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1.
吉缅周 《商业研究》2005,(6):128-130
改革开放 2 0年来我国吸引的外资数量逐年增加 ,但从行业角度来看 ,各地区吸收外资的行业分布存在差异 ,而生产的区位化是决定各地区吸收外资行业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且各地区经济的行业结构与其吸收外资的行业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家在争夺外资的过程中,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的做法愈演愈烈,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自身利益。对超国民待遇的原因和影响分析表明,超国民待遇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但恶性竞争的超国民待遇也造成对东道国的利益损害,应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在引资过程中规范并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3.
广州服务业利用FDI的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随着广州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文章对1980年至2005年广州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存在由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和物质资本积累效应是广州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逐步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和全球化深入影响,服务贸易领域成为FDI的新增长点,服务贸易发展获得快速发展,两者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文章运用协整和面板数据分析服务贸易领域实际利用FDI对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和主要行业增长效应,根据FDI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配置效率差异,提出了调整服务贸易利用外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杜晓燕  毛筠  陆妙燕 《商业研究》2004,(24):136-138
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明显表现出集中的优势 ,以产业集群为存在形式的集聚性优势在吸引FDI中起着主要作用。国家层面的基础性优势是东道国吸引FDI的前提 ,次国家层面的集聚性优势是东道国吸引FDI的一种竞争优势。我国应完善市场体系 ,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及管理服务体系 ,以提升我国吸引FDI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我国20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潜力呈正向关系,但细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会促进其FDI的流入。(2)整体和细分生产性服务业FDI均明显具有追逐制造业FDI的倾向,并且与前期生产性服务业FDI具有正向关系。(3)劳动力工资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FDI流入呈正相关,这与绝大多数现有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制造业或服务业FDI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不同。(4)熟练工人、基础设施系统、政府干预和对外开放程度均与生产性服务业FDI有显著关系,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龙斌 《商业研究》2007,(9):126-129
当前由于我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变化,使得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凸显,主要表现为冲击了民族工业发展、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隐藏国际收支风险、降低了我国工业结构整体效益以及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加剧。因此,必须调整引资优惠政策,健全与实施跨国并购的法律保障,发展和完善外商引资产业政策,提高反避税能力和资本管制的效率,以消除这些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服务业吸引FDI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以来,中国服务业加快对外开放,服务业吸引FDI急速增加,并对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即溢出效应.为具体检验该溢出效应,文章在对服务业FDI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97~2005 年中国服务业总体及分行业吸引FDI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调整FDI产业流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97~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04~2008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得出,中国服务业FDI总体上具有资本挤入效应,但存在行业开放度和开放时段差异,即外资进入壁垒对中国服务业FDI资本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进入壁垒越低,FDI挤入效应越显著;进入壁垒越高,FDI挤入效应越弱,甚至具有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FDI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占大多数,内陆地区占很少部分。本文利用1992-2005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沿海FDI跨区域的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继续深化和加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促进内陆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