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来自群众,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技能、才智和经验才能够把企业办好。质量管理小组就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组织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淘通造成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淘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惠普公司公司认为:与员工进行直接交流就要向员工敞开总裁办公室的大门,鼓励越级报告。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企业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问都能做到互相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证。摩托罗拉的每一个高级管理人员都被要求与普通操作工在人格上千方百计地保持平等。所有的员工——甚至包括总裁、副总裁都在同一座餐厅排队,等候同样的烧茄子和狮子头。更能表现摩托罗拉。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个性的是它的“opendoor”。所有管理办公室的门都是绝对敞开的,任何职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推门进来,与任何级别的上司平等交流。通用的韦尔奇向员工发表演说时指出:“我们已经通过学习明白了“淘通,的本质。它不像这场演讲,也不是一种报纸。真正的淘通是一种态度,一种环境。它是所有流程的相互作用。它需要无数的直接淘通。它是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目的在于创造共识。”  相似文献   

3.
上榜公司     
《北京房地产》2005,(3):91-91
管理老板的理念精髓就是对企业领导者的有力辅佐以,一个员工的身份来管理老板,似乎不符合职场伦理。然而,在现实的企业中,每一个员工都知道领导者做出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却往往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事情搞砸却无可奈何.因为.指出领导者的错误意味着冒很大的风险,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质量管理举世闻名,可以说这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华所在,也是日本科技立国、商贸立国的重要保证。然而,国内大多数人对日本质量管理的了解,只是知道日本企业员工有强烈的质量竞争意识、有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其实,对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高效性、持久性,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管理中 ,通常是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然而 ,中美合作的奥克斯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 ,创造出了“100人管理一个人”的新模式。奥克斯公司有1000多名员工 ,是一家专业生产空调的企业 ,工艺精细、质量要求高。企业要生产出100 %的优质产品 ,必须要求所有员工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于是 ,这家公司摒弃了那种主要依靠质量管理员管质量的老一套做法 ,让全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参与质量管理 ,不仅个人收入与质量挂钩 ,而且个人质量指标与本部门收入挂钩、与质量监督部门收入挂钩 ,形成环环讲质量、环环讲效益的态势。这样做 ,使每个员工…  相似文献   

6.
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体,组织的活动是靠人来进行的,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的管理.每一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组织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这是所有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有些激励措施往往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压力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杠杆,而管理(包括考核、监督、惩罚、竞争机制)必然对员工造成心理压力.另外,日趋激烈的竞争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压力,每一个人都感到压力无处不在,危机是十面埋伏.面对压力引发的种种问题,压力管理浮出水面.在管理领域,许多专家学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之一就是"压力管理".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它涉及到每个制度,每道环节,每道工序,每个表单,以及每个指令等,而这些又都要由员工去实施。企业管理系统或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不到位,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管理质量。因此必须实施规范化的管理,那么,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巧借治理化工生产流程中的“跑冒滴漏”的思想,来治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跑冒滴漏”问题,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尊重人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美国,成功的企业几乎都十分注重建立“尊重每一个人”的形象,他们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形式,甚至连语汇上也有所体现。达纳公司则在一切报告和讲演中都使用“大家”的字眼,不用“工人们”的称呼。在麦当劳公司,所有雇员称为“伙伴”,而不称员工。这些做法确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尊重人不仅需要形式,更应该注重内容。尊重人应该体现在对员工利益的真正关心上。有许多公司往往在企业不景气的时候仍然雇用全部员工,坚持充分就业。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员工感受到“公司需要你”,因为再无任何事能…  相似文献   

10.
“囚徒困境”下的员工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蓉 《企业文化》2008,(7):80-82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作为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企业利润。据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料统计,工人技术每提高一个等级,企业生产率可提高10%~20%:日本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不同素质的个人,对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大不相同。如果一般工人的作用是5%,那么经过培训的工人则为10%~15%,  相似文献   

11.
任何企业的经营发展都离不了人才的支撑,在企业人资管理过程,绩效考核是非常关键的管理措施。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企业与部门、员工之间就如何实现绩效目标达成共识,并帮助和激励员工取得优异绩效,进而不断提升员工业绩,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协同发展。文章简单分析了企业绩效考核的意义,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0,(A12):57-57
企业生活文化企业(工厂或公司)是工作的场所,然而对于员工们来说,还是一个生活的空间。在企业中,每一个员工既是一个工作人、组织人,又是一个生活人。在这里,员工们互相接触、交谈,并非完全与工作有关,如子弟教育、幼儿入托、家庭生计、朋友聚会等等,均属员工们所关心的生活问题。企业生活文化,就是企业员工们对待生活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戴明在管理大师的行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是一个教会日本人关于质量控制并创造日本经济奇迹的美国人,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称他“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4.
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很大也很复杂.但对作为管理工作一部分,一个分支的基层管理来说就远没有那么复杂,并且基层管理的主要部分是对人的管理,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对管理者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就事论事,这是基层对人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基层对人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1990年前后在我国考察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时,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的企业不重视标准化工作,中国企业只是在孤立地导人国际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中国的质量管理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日本企业有完善的标准化基础并导入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这段话对我们广大标准化工作者是一种警示,更是说明了企业令面实施标准战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一代“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办的。创办之初,公司只有三名员工,那就是松下本人。松下的太太和内弟。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松下电器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电器王国。拥有员工达15万,年产值近200  相似文献   

17.
特殊员工的特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企业中总有一些特殊员工,有被称为“三朝元老”的创业员工,有被称为“鸟人”的麻烦员工,有恃才傲物的知识员工。这些员工,通常是严重偏离大众行为标准的人,是与自己行为标准偏差较大的人。人们对此类人的态度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排斥。导致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面子与事业的交汇,都统统摆在了面前。而且.面对这些特殊员工的特殊管理,都是一种救火式的管理,处理不好会给管理工作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降低效率,影响士气,甚至会让一些人因此而拂袖而去。因此,把握对特殊员工管理的尺度和火候,是管理人员一道难解的偏题。答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微软有3万多名正式员工,超过一半的员工是做软件开发的,有1万余人是做营销的,其他几千人分布在各管理职能部门和法律部门。作为一家知识型企业,微软最大的特点是用知识为客户创造价值。与一般制造业不同的是,微软的生产线不是建在厂房里,而是员工的头脑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员工管理,让每一个员工开动脑筋充满激情地工作?微软的秘密武器是:  相似文献   

19.
松下电器公司是全世界有名的电器公司,松下幸之助作为该公司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帕斯卡尔和哈佛商学院教授阿索斯在他们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中,赞誉松下幸之助是世界级的企业管理天才。尤其是在员工管理艺术上,松下幸之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人一筹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成本管理与人本管理,虽一字之差,却不可等量齐观。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人本管理是做人的工作。西方管理大师说:“企业即人”。东方企业家异口同声:“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个企业是否重视人才开发、人才培养,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要使成本管理卓有成效,必须先行打好人本管理的基础。人本管理抓好了,员工就会把成本管理当成自己的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完善。1.体内有魄。就是要使每一个员工的体内都要有企业精神。这一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经提炼和概括,被职工群众所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