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瑾 《企业经济》2012,(7):105-111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是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活动的一种崭新重要理论。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大多从集群生命周期、全球价值链和区域创新网络视角进行阐释。近些年国内学者也开始对产业集群升级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但就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基于经济增长常态的确定环境下所作的探讨,而运用企业生态学研究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的文献极少。所以,本文在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重点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作进一步的理论深化和拓展:基于金融危机影响效应的判断,通过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实形态和结构困境的分析,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分层梯度式模式构想和对策建议,进而为我国形成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遭受重创,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随着生产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重构,各地的产业集群或被动或主动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我国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所面临的困境,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但集群背景下的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实践中的集群供应链融资模式,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结合中小企业集群的自身组织演化为中小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并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近年来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活动的一种新兴理论,基于该理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福建产业集群的类型、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沿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路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这对我国相关产业集群升级战略及相关政策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亚林 《企业导报》2012,(18):153-155
针对目前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现状,文章选择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作为研究视角,并重点分析了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下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它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升级。该研究结论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制定产业集群升级政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张立帅  李锋 《价值工程》2008,27(3):44-47
目前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概念、类型、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等方面。而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之下发展中国家升级产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对研究我国产业提升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是一个持续创新、不断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它形成于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的地区,一经形成便在因果循环累积效应的作用下,自发演进不断升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过程,据此模型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集群发展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但当前我国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阻碍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而要强化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关键的一步是指导其寻找到一条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较之离散分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因为集聚效应在技术创新的途径上具有更多的选择,通过对集群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五种可能途径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以期对集群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毕雯雯  高媛 《价值工程》2012,31(14):158-159
本文首先对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现有模式及其影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集群作为陕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并对陕北区域采用产业集群模式的现实可行性和现实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从特色产业集群、以价值链展开的产业集群、区域制度资源环境三个层面对如何在陕北区域实施产业集群模式作出了基于自己学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加兰 《价值工程》2012,31(1):145-146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产业集群不仅能够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效应入手,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融资所具备的优势,并提出适合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引擎。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成为区域经济的推动力,本身具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比如产业集群区域和行业交叉的特征明显,大量的关联业务降低了企业间的创新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及其他交易成本,能够共享基础设施等资源。产业集群的这些特点对信息服务平台提出诸多特殊的服务需求,而本文研究的基于PaaS模式的产业集群IT服务平台将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建立和深化PaaS模式的服务平台提供帮助,对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及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平台建设和运营服务模式的探索,也将促进软件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2.
沈阳经济区申请国家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功,将充分发挥集聚效应,迫使各产业进行升级.文章以沈阳经济区为基础,分析其对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并阐明物流产业集群提升条件,从价值链角度提出了三种可选择的升级模式,分别为本地升级模式、区域升级模式与全球升级模式;针对沈阳经济区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升级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优化了地方经济结构,增强了区域竞争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业环境建设有待完善、产业园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模式过于单一、研发能力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把产业集群理论和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是"十二五"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湖北省孝感市的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分析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并结合当地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统筹规划、配套政策,完善地方产业集群服务支持平台,延伸现有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水平高度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浙江传统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全省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义乌小商品城、永康五金市场等集群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亮点。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构成浙江产业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面临众多问题,其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另外,我们注意到浙江中小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易复制的特点在浙江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入手,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以实现产业升级,信贷方式升级,信用升级,产品价值升级四方面的升级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流模式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至关重要,产业集群的发展为集群内中小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和整合提供了更大余地.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的简要分析和对比研究,为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提出了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集群发展的中小企业,其融资优势十分明显,但现实中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文章从集群的视角探讨了集群环境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浙江金融社会环境和产业集群发展特点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是融资困难。在产业集群化环境下,运用供应链融资对解决这一问题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阐述了在产业集群化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了在此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优势以及影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开展的几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中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特定范围内如一个县域内的中小企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可行性.迈克尔.波特、韦伯以及我国学者王缉慈、仇保兴等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集群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本文谨在这些理论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产业集群所显示出的效应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文章从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入手,通过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解释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天津区域品牌建设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洋  章建新 《企业经济》2007,(11):108-1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品牌通过整合品牌资源,发挥凝聚效应来提升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同时,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天津区域品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树立品牌意识、发挥政府优势、以发展滨海新区为契机、依托产业集群等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