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都离不开国家力量的推进和组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加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经济作用之间的关系,赋予了国家或政府更大的历史重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深入认识仍十分必要。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除了采取适当的手段外,政府的经济行为只在有效范围内才有意义,范围约束及选择是政府经济作用得以发挥必须考虑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段浩广 《走向世界》2010,(24):42-4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会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商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把握宏观调控,企业作为主体进行自主经营.商会则是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市场经济越发展,商会的作用和地位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政府和市场功能以及"决定性作用"的目的等维度方面加以认识。多维分析表明,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让资源配置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本真状态,由市场主体自由自主地配置经济资源;就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与边界,协调好彼此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和市场围绕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协同发挥作用,形成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创新驱动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在建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已经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首要主体。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创新驱动型企业必然要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相适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必须依靠作为区域性主体的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建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改革和创新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循着破解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行的.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现状是党和政府主导改革进程、国有经济占据关键领域、国家宏观调控发挥强力导向作用.从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多元主体的差异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社会法制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服务型政府方面探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改革》1997,(7):46-4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行到今天,如何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和发挥政府的作用.转换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以及中央与地方等诸多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并有效地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民主政治和廉正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加入WTO、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信息的公开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海琳 《改革与战略》2014,(5):21-23,6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深化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谈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认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原因;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注意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影 《特区经济》2011,(9):138-139
本文从对收入分配原则、政府干预作用、公有制地位等三个方面,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对我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尚明 《中国经贸》2013,(4):24-26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改革目标,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反垄断法是规制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举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以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是处理该关系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的核心在于建设法治政府.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在更高层次即政治层次的表现.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从而推动和引领法治政府建设,进而推动和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本质关系和一般特征是同一的,但具体模式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充分吸收借鉴世界上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经验,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 目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有两大类型:欧美型市场经济和东亚型市场经济。这两种市场经济模式最大区别在于:政府强调市场的作用有所侧重,从而政府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危机,本质上是市场经济道德缺位和公共道德与市场经济道德错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施道德重建,即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重建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实行宏观经济管理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共同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行为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更为广泛的积极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重大举措,本质上都是对政府经济行为的调整。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寻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政府经济行为模式,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基础和前提。世界各国的政府经济行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发展导向型”,一种是“调节型”。所谓“发展导向型”,指政府把发展经济放在…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不仅确认了国家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而且也明确了国家在优化资源方面的作用。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要不要作为宏观调控一个层次的地方政府参与市场调控了呢?对此学术界及决策部门至今仍未形成共识,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严重地障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与发展,提高地方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吧、须明确地方政府在国家调控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是沿袭原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各级政府机关,完全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地方政府如何适应它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呼唤城市政府尽快转变职能  相似文献   

18.
侯甜 《北方经济》2007,(5):135-136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民主政治和廉正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加入WT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信息的公开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税收相对中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税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减少政府因课税对经济的低效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发挥税制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以保证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税制改革时,应兼顾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以税收相对中性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深化我国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政府应该处于何种地位,发挥多大的作用,以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就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决策者们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