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旭  王春晖 《时代经贸》2013,(24):16-16
对标管理是将先进管理理念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战略管理方式,对标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其持续健康成长。标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标杆管理的重要基础,结合行业和自身特点对关键指标进行分解、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是对标数据库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关于标杆管理及其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标杆管理拥有更广泛的操作空间。本文在介绍标杆管理基本原理及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种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的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我国企业在标杆管理的学习中要注重创新精神,防止企业战略趋同。  相似文献   

3.
陈韶峰 《经济师》2011,(7):268-268,271
对标,就是寻找标杆、学习标杆、完善自我、超越标杆的一种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文章结合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什么要"横向对标"以及如何实现"横向对标",打造行业"标杆",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阐释了煤矿企业推行对标管理的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对标管理活动中现状调查分析、确定对标指标、选择标杆企业、实施对标评价与改进的对标管理基本模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对国有煤矿企业开展对标管理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战略选择是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的必要环节,也是难点之一。这种战略选择既要服从于企业所在行业、所从事业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性质,又取决于跨国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作为跨国投资的后来者,年轻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探索中,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几乎构成了企业在东道国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哈佛大学教授Levitt在198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市场的全球化》(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的文章引起了广泛争论,并且推动西方学术界开始集中研究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其后,Porter、Pra-halad、Doz、Bartlett、Ghoshal等学者分别从价值链、环境压力和组织管理等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某省级电力公司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标杆管理原理”“目标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建立了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即不同班组同业对标指标体系以及评价体系。该理论提出了同业对标开展的具体方法,对于促进班组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标杆管理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性的目标,提高企业缋效,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在实施标杆管理中应注意标杆瞄准过程小组的建立.注重全方位过程管理,选择正确的标杆瞄准对象,注重持续改进及双向沟通,避免形式上的标杆瞄准,树立正确的标杆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企业在国际对标管理中应遵循的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标管理已成为国内企业渡过发展瓶颈期的重要途径,其中以国际先进企业为标杆企业的国际对标管理是一些大型、超大型企业选取的重点方式。在深入分析国内企业实施的国际对标管理实例后,文章总结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对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并以国内管道运营行业的国际对标管理为例,首次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对标管理中应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对标管理工作如今已成为我国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期的关键途径,而利用国际先进企业视为标杆管理的国际对标管理,则是我国众多大型企业所择取的重点。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部分企业实施国际对标现状,归纳了在管理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工作中需要遵循的管理准则,旨在为企业有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裁员实践的关键管理要素——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聚焦于中国企业裁员管理要素的本土化探索,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构建起裁员管理的七要素模型,将企业的裁员过程视为一个权变管理系统,其核心是裁员策略,运行的基础是裁员标准、裁员程序和裁员补偿这三个制度管理要素,其动态适应性则通过裁员方式、裁员沟通和人际对待三个权变管理要素来实现。通过对中国本土的120起"裁员门"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中国企业裁员实践存在两大弊端:一是缺乏法制规范和道德底线的任意裁员和暴力裁员;二是缺乏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无序裁员和低效裁员。其根源在于:法制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裁员成本较低;战略导向缺位,管理基础薄弱,管理者的投机偏好严重;模仿与盲从,忽视本土文化,西方裁员模式水土不服;对裁员管理的系统性认识不足,裁员管理的协同性较低。建议中国企业从裁员动机、裁员成本、实施对象、管理者职责四个途径进行管理要素的选择和匹配,以推动裁员管理规范化和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20多年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然而,至于如何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上并没有取得共识。就像跷跷板一样,要么是注重环境,忽视企业;要么是强调企业,弱化环境。企业与环境之间似乎难以形成“默契”。竞争优势的来源要么是占优的市场地位,要么就是独特资源的组合。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对上述两种战略管理基本视角的整合做出努力。由Teece,PisanoandShuen(1994,1997)所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架构,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必须建立动态能力,才能确保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标杆管理法又称为标杆瞄准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企业“学习日本经验”的运动中,由施乐公司首开标杆管理先河,随后西方企业群起跟风,形成了“标杆管理浪潮”。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应用了标杆管理,它的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并且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标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平 《技术经济》2003,22(7):37-38
<正> 一、标杆管理的特点与类型 1、标杆管理的特点。标杆管理,70年代末由施乐公司首创,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企业标杆管理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标杆管理(也称标杆瞄准,基准管理,最佳实践)是企业或部门将其产品,服务和其他经营活动与同行业最强的对手或其他行业的领先企业进行连续定量化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企业的绩效达到优秀水平的原因,进而找出本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企业绩效的最佳策略,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管理学界普遍承认的处于首要位置的管理工具就是对标管理,对标管理还有一种叫法就是"标杆管理"。对标管理的优越性已经在很多工程实践中都有证明,其不仅能很明显地带动企业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工具,并且可操作性很强。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标管理在提升水电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对标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标杆管理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论述标杆管理在提高企业业绩、构建学习型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分析标杆管理陷阱的误区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打破标杆管理的局限性,实施综合标杆管理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6.
预算管理曾被视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为人们所忽视.现代的公司经营战略理念强调了公司战略的竞争性、应变性和风险性,传统的工业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和方法无法实现新的公司战略理念,这为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公司战略的融合,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尝试以平衡计分卡工具,搭建工业企业基于战略视角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根据企业所处的包括“绿色浪潮”在内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为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对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远性总体谋划。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传统企业战略的反思和否定,是着眼于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兼顾的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决策者,在战略环境分析中,在企业优劣势对比中,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渐成社会经济主流时,对谋求企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理性抉择的必然结果。本文阐述了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含义,说明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我国企业实施IS014000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泽宇 《时代经贸》2014,(4):270-270
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其实,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明确的战略是衡量一个优秀企业的标志之一 当前企业战略管理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战略的制定费时费力,企业领导不愿将功夫花存这一方面;战略管理有着明确的日标要求,增强了企业内部约束力,包括对领导者自身的约束;战略实施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战略管理实施前后,都需要有人力、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改革开放前与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末与转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以及21世纪初与国际趋同和本土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通过文献整理,我们归纳出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其主要特色是:(1) 研究重点由国外引进介绍转向本土化应用;(2) 研究视角由单一视角转向多视角;(3) 研究方法由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未来走向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1) 推进广义研究;(2) 突出整合研究;(3)注重实证研究;(4) 加强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