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的关键之年。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政支出。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上更加注重预调和适时微调,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投放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总量平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配合产业政策推…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中央在土地、信贷等方面采取了进一步的调控措施,5月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一定抑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刻。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发展水平预计较2005年有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好。同时,国际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性、国际局部冲突以及恐怖主义活动、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也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从国内条件看,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通过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也相应增强。特别要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积极的动向。从三大需求方面分析,仍可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1.消费增长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经过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运行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关口,价格继续上升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和可能性同时存在,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姿态和操作具有复杂的结构性要求。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应该是:稳定预期、保持景气、防控通胀。考虑到资金供给已经比较紧张而价格回落有一定的滞后期,不宜出台新的总量性紧缩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经济运行态势与走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呈“稳中趋缓”的态势,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景气周期的过渡阶段,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胀与通缩的风险并存。2006年江苏经济将小幅回落,但增长不会乏力,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拉动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2006年江苏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快中求好”。建议改善宏观调控,防止投资过度回落;改变低价竞争策略,大力推动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公平分配与再分配,大力扩大消费需求;实施节约与适度重型的工业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1993年江苏经济继续呈现出全面增长态势,国民经济运行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明显,二是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作用日益增强,三是外向开拓拉动经济增长,四是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资金和市场问题严重,提高经济效益难度大,产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1994年江苏经济面临着继续加快发展的有利形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推进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将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在1993年回落的基础上将有较小幅度的回落,但仍可保持较高水平上的平稳增长。建议适应宏观调控,努力稳定我省的经济运行,为今年改革措施的顺利出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使江苏国民经济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发展;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改革攻坚;努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使江苏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适度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改善,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 ●进入4月份以来,部分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增幅减缓,根本原因在于:由于投资、消费、出口增长速度放慢,需求拉力减弱。 ●针对经济运行增幅减缓的新动向,宏观调控要在着力改善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投资和启动消费方面,实行“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与明年走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002~2004年的加速增长之后,2005年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就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物价水平稳步回落,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主要是贸易摩擦加剧并呈常态化,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等。  相似文献   

9.
2015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防风险的调控政策,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缓中趋稳、缓中有进的态势,经济增长基本在预期目标范围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结构性问题突出,产能过剩矛盾依然严重、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企业经营困难、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宏观调控政策边际效应下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释放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双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举措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及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我国经济增速将稳中缓降.建议经济工作总基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吉林省经济增速减缓,但仍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通过主要经济指标的省际比较。吉林省经济运行显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5月,西北地区经济呈现以下特点:继续高位运行,增速逐渐趋缓,多项指标和区域分化明显,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内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用电量与工业增速背离明显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从下半年及长期经济运行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为此,要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增强调控政策的区域针对性,将过剩产能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结合起来,将扩大内需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2.
试析“十一五”时期的宏观调控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许多重大变化,“十一五”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现期,”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政府而言,只有充分认识“十一五”时期影响“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国内外环境因素,才能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与政策,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外部冲击”下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下高速增长,是“有惊无险”,2005年看似无险,但“外部冲击”来的比2004年更为猛烈,宏观调控保持高度的紧张,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应对“外部冲击”成为今年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稳定最为关注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针对经济发展中部分地区、部分工业行业出现的过热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地抑制了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经济运行没有出现大起大伏,总体上保持了速度和效益较快增长,质量与结构稳步改善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中国经济受长短期因素叠加影响持续减速,在此背景下福建经济增长较去年有所放缓,其中国际因素影响福建的主要途径是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首先,国内因素影响福建的主要途径是宏观调控和省际贸易。展望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仍在聚集,但部分领域开始出现积极变化,预计弱势复苏将是未来两年全球经济的主旋律,而中国已不可能再回到两位数增长的时代,7%—9%的中速增长将会是常态。在此背景下下,福建出口增速将较今年持平略升,投资增长可能平稳略降,消费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总体上福建经济可望稳中趋升,增长1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获得了奇迹般的增长,并且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健康、高速的增长。但这种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只有在中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下才能变成现实,如果不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增长将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17.
《经济》2014,(4):23
正2014年我国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对的形势异常复杂,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对支持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保障民生至为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左右,体现了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稳定性,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看,也是可以实现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提出了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总体要求,面对复杂形势继续  相似文献   

18.
改善宏观调控需要提高判断力、决策力和执行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运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继续改善宏观调控需要在认识上和实践上进行新的总结、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波动性加大.展望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适度回补库存,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7.6%左右,CPI上涨2.5%左右.应坚持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20.
资讯 人物     
《新经济》2009,(10):74-74
温家宝:不会改变经济政策方向 同时要防范通胀风险 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日至12日在大连举行,本届主题为:“重振增长”,温家宝总理在10日傍晚举行的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温家宝表示,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将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