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杰 《商业科技》2009,(8):122-122
“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制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支柱。本文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起源谈起,分析了其特点及利弊。  相似文献   

2.
一、终身雇佣制的功与过研究日本企业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有功也有过。具体说来,终身雇佣制的功与过分析如下:(一)终身雇佣制的长处是:首先,它有利于员工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逐步打破了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的传统雇佣形态呈多样化发展.本文以日本二战后60年的经济发展为北京,将非正式雇佣划分为受限制期、确立期、扩大期中与速发展期,说细剖析了各个时期中与非正式雇佣演变密切相关的政策导向、经济结构转换、消费扩张、经济全球化等多种要素,从而提示出有益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雇佣对策制定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文化演变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文化演变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朱明伟日本的企业模式是建立在日本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共识。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还是集体决策和企业内工会等,都是与日本文化的和谐观、效忠观和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紧密相联的。因此,日本企业管理模...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有一套独特的用人制度,终身雇佣制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与终身雇佣制相配套的是论资排辈的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也被世人认为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受到了企业管理、研究方面的关注。该文对终身雇佣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终身雇用制度、年功序列型制度和企业工会作为日本经营模式的最大特质,为日本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具有欧美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着劣势.  相似文献   

7.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自二战后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企业雇佣制度,日本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除了美国的扶持之外,终身雇佣制也功不可没。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采用过类似的雇佣制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跳槽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如何稳定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核心员工成为了一大难题,我们在终身雇佣制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员工终身制的猜想,旨在为企业内部的人事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苗苗 《北方经贸》2007,(5):118-120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式经营的“三大神器”之一,是日式企业劳资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终身雇佣制为核心的雇佣制度曾盛行一时。然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日本企业经营环境日趋恶劣,终身雇佣制也如明日黄花,风光不在。文章就终身雇佣制应否存续下去这个问题,从终身雇佣制实行的条件开始分析,在探讨其对经济影响的双重性及动摇原因的基础上,预测了终身雇佣制在日本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11)
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劳动组合制度"三种特征。这三个特征都是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从这三种特征的概念、形成以及传统优势三方面入手,浅议日本企业管理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制及其特点,该制度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制度不再适应其发展,经营模式发生的改变,分别被合同制、能力付报酬制及新的雇佣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11.
日本"自由职业者"一词,即"无组织"的、"不受雇佣"的社会工作者.虽然自由职业者出现较早,但日本长期以来受到终身雇佣制度的思想禁锢,很难实现全社会的自由职业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发达国家的自由职业者数目都在增长,而日本不仅自由职业者数目没有增加,甚至连自营企业和店铺的数目都在减少.为缓解这一问题,日本...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日本企业的许多文献都很关注日本大企业人中存在的终身雇佣制度。这种制度在日本企业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也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随着国际环境的逐渐变化,这种制度的缺陷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本文遵从时间顺序,主要探讨:这种雇佣制度是怎样产生、怎样进化的;面对新的经济局势它做出了怎样主动或被动的反应;将来是否有被替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陶迪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265-266
首先分析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然后将其与日本终身雇佣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此新变化应做出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雇佣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雪莲  崔玲 《商业研究》2003,(15):69-70
新的竞争形势使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发生了改变,从终身雇佣的旧契约到终身就业能力的新契约。新旧两种契约中企业和员工的不同义务与权利的比较,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建立以提高员工可雇性或终身就业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5.
曾翔  金晓扬 《商场现代化》2006,(19):193-194
终身雇佣制是传统日本式经营的核心内容,随着日本企业在中国事业的扩展,日本式经营在中国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摩擦”问题,终身雇佣制也在其中。在对终身雇佣制在中国遭遇“摩擦”进行原因的分析中,文化环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后,随看日本经济同友会和经团连等经营团体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显著转换,日本企业开始通过利用派遣、雇佣合同社员等方式使人力资源外部化,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以终身雇佣为主要特征的企业雇佣体制.本文着重阐明经营者团体雇佣政策的转换是日本雇佣体制发生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以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工资制、按年资加薪等为特色的企业传统人力资源政策应让位于以业绩和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和晋升体制。传统的等级与门第观念必须淡化,企业应鼓励冒险、敢于创新。在新的时期,公司要转变以国家利益为“灵魂”的观念,兼顾公司利润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何琳  李敏 《江苏商论》2005,(10):121-123
弹性雇佣是指企业雇佣临时工或短期员工的雇佣制度。由于弹性雇佣具有人工成本较低、并且用工灵活等特点,许多中小型企业会首先考虑采用这种用工形式,特别是在创业阶段。本文阐述了中小型企业弹性雇佣的现状,并以企业的四个生命周期为基础,分析弹性雇佣给中小型企业带来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土壤的质变,日本企业正在放弃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2年杭州市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企业雇佣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该制度对扩大企业雇佣规模整体上有显著且稳健的正效应,且内生性检验表明企业实施该制度与否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自选择。进一步分类别估计显示,这种正效应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低经营收入企业,在其他类别企业则未发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