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也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03年提出了“诚信等级管理”这一工作模式,把“将户籍化管理提升为诚信等级管理”作为专卖管理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随着诚信等级管理工作的推进,烟草经营需要诚信这一观点已被行业内零售业户、各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认可,但具体等级管理措施或诚信等级提法却受到行业内外质疑.  相似文献   

2.
诚信,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思想极为丰富:孔子训导:民无信不立;孟子教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商鞅变法,以身作则,徙木为信……到  相似文献   

3.
王翎 《上海商业》2012,(4):76-78
孟子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也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03年提出了"诚信等级管理"这一工作模式,把"将户籍化管理提升为诚信等级管理"作为专卖管理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随着诚信等级管理工作的推进,烟草经营需要诚信这一观点已被行业内零售业户、各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认可,但具体等级管理措施或诚信等级提法却受到行业内外质疑。在深入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颖 《商业时代》2003,(18):52-53
信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企业信用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的信用形象。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必须求“真” 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就是在企业内进行诚信教育。 “诚”的基本含义是真实无妄,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诚者也,实也,实有也。”诚肯定世界万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确确实实的实有。 “信”是诚实不欺、讲信用。可见,诚信与“真”是相互贯通的,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企业诚信教育的本质是关  相似文献   

5.
张进 《价格月刊》2003,(4):41-41
诚者诚实、诚心、诚恳、诚挚……;信者信用、信誉、信义、信心、信守…….简言之,诚信就是要真心诚意,信守承诺.有些承诺是有文字依据的,但有更多的承诺是约定俗成,如"货真价实",就是社会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人所共知的一种经商这道.物价局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开展物价领域的诚信活动,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上海商业》2005,(1):81-82
“诚”为诚实,是语言和内心的一致,诚者,指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信”为信用,为语言和行为的一致。信者,指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信于人。“诚信”,是诚实与信用的一致,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社会提倡诚信,可以让人际关系融洽,更好地沟通,减少纠纷,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的稳定;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与企业的品牌与客户商誉价值紧密相关,失去客户的信任,企业的经营将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7.
何谓"诚信"?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那么"信"呢?"信"由"人"与"言"合成,《说文解字》释"人言为信"。古人以"会意"造字,是想表示,一个人说话要讲信用。不讲信用,何以为人?有一幅漫画令人瞠目:一个顾客在买东西,营业员反复检查顾客所付钞票  相似文献   

8.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开放 ,越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承认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原动力的同时 ,必须注重对社会信用的重塑和整合 ,否则社会将陷于混乱。一、信用是市场经济和商事行为的灵魂“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这是农业社会对信用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身的地域限制被打破了 ,“不知其可”的约束性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 ,投机钻营者被视为能人 ,守信践约者被嘲讽为“傻帽”。看一看当前企业无可奈何的新机构———“清欠办” ,听…  相似文献   

9.
信用是个人和企业的立身之本,兴业之道.本文在论述信用缺失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的基础上,提出要从信用体系的组织机构及内容两个方面建立个人和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并指出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模式及内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有效整合现有信用资源,使之承担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建议者、解释者,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倡导者、规划者、启动者,社会信用管理行业规范制定者,社会信用管理行业监督者,社会信用教育指导者等职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构建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优胜劣汰,促进创新.  相似文献   

11.
马林 《广告导报》2007,(2):58-58
道者,宇宙,社会,人生之真谛也;老子之道,道路,道理,首先也;广告之道,广告之道路,道理,首先也。天不行天道而风雨不时,地不行地道而山崩地裂,人不行人道而覆灭更替,广告不行广告之道而自生自灭,万事万物自有自己的存亡之道。  相似文献   

12.
<正>崇尚数据,因为数据每每都被赋予历史使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世上本没有数,一切数据都是人为过程的产物。第一个"诚",是诚信的诚。作为共享经济的践行者,ofo与蚂蚁金服合作,通过芝麻信用免押金,以信用而不是金钱作为约束条件。ofo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智能化采集共享者的行为,反  相似文献   

13.
所谓信用,是指履行承诺而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信用很早是作为道德范畴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的,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后来逐渐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现代社会更是信用社会,信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然而,信用危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快速蔓延。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经济交往中,高达50%的合同带有欺诈性;199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债权债务民事纠纷案件为289万件,约占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另据中消协的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全国有68.4%的消费受到商业欺诈行为的侵害,至于其它诸如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工程质量优劣、偷税骗税、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已成为经济生活的常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我国,信用危机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我国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信用的三大组成: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都存有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来讲,诚信的份量重如泰山,是我们的做人之道、立企之本。多年以来,新百公司始终如一地坚持“诚信立企”,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灵魂,以诚经商,以诚待客,以诚纳税,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制假售假泛滥与重构市场诚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思维 《消费经济》2004,20(2):10-12
国务院2001年发布的《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和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面对我国市场造假售假一再泛滥,欺诈经营普遍,信用严重缺失的困境,加强市场信用建设,治理市场信用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经济浪潮的冲击:一方面,信用危机和基础管理落后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信用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已使各国企业获得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重塑企业基础管理,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的“信用经济“专题,供有关人士参考。──编 者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经济浪潮的冲击:一方面,信用危机和基础管理落后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信用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已使各国企业获得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重塑企业基础管理,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的“信用经济“专题,供有关人士参考。──编 者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23,(1):18-21
<正>不断夯实支撑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信用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明确提出要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推进信用理念、制度、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经济浪潮的冲击:一方面,信用危机和基础管理落后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信用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已使各国企业获得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重塑企业基础管理,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的“信用经济“专题,供有关人士参考。──编 者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经济浪潮的冲击:一方面,信用危机和基础管理落后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信用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已使各国企业获得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重塑企业基础管理,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的“信用经济“专题,供有关人士参考。──编 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