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姿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进口的80%都是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分析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存在的可能风险,指出中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基因大豆进口及研发,妥善解决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进口的80%都是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分析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存在的可能风险,指出中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基因大豆进口及研发,妥善解决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豆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油原料,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而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蛋白质资源。目前大豆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四大支柱作物之一,发展大豆产业对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光热资源充足,具有生产优质大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既是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也是高油大豆产区。河北省大豆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是全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保持在600-700万亩,最高年份曾达到1200多万亩,是河北省农业生产中必不可…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宝贵的植物蛋白质资源,营养价值很高,是目前人们生活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就进一步开发我省大豆蛋白质资源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略述己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大豆进口与我国粮食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介绍了新世纪来临之前我国大豆作为蛋白和油料资源面临的危机,简单回顾了起源于我国的大豆发展和兴衰历史,论述了世界大豆产业的崛起,特别是美洲大豆的异军突起。分析了中国大豆依赖进口的后果,提出了大豆是中华民族之命脉的论断,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剖析了究竟玉米和大豆两个主要农作物对于中华民族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主要是蛋白质不足,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缺乏。因此,开发豆类,重点是大豆蛋白质资源,对于提高膳食质量,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大豆蛋白质资源的开发 大豆原产于中国,已有四五千年的栽培历史,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在美洲只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是一种新兴的作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遗传工程提高油料作物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料作物生产的种子油,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能源原料.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油菜、大豆等植物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主要集中在脂肪酸合成途经和三酰甘油合成途经,以及利用转录因子进行调控.采用遗传工程产生营养脂肪酸植物资源,能够实现人群健康愉快.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大豆生产和消费现状怎样充分利用我国大豆现有的种植基础,调整大豆产业结构,恢复大豆生产强国地位,已势在必行。(一)我国大豆生产优势1.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之乡,据文字记载,种植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大豆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海外,各省市区均有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2.有广阔的生产地域我国适合大豆生长的区域很广,只要引导得当,种植面积还可扩大。东北、内蒙古和黄淮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是有名的大豆主产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此外,其它大豆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欧洲市场有关可持续大豆的需求,证明美国大豆生产的可持续性,2013年美国大豆出口商协会制定了《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协议》,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对大豆可持续生产的重视,为我国制定可持续大豆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同时,该协议的出台也从侧面说明了大豆进口国制定大豆可持续采购标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大豆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以来,中国进口的大豆、豆油和豆粕数量急剧增加,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一情况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随之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国大豆产业进行扶持.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定量评价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大豆进口价格、贸易伙伴国的产业政策、中国大豆市场开放程度对中国的大豆贸易格局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性问题涉及到整个食品生产与供应链,从食品生产和加工到包装、流通和最终消费,其中每个步骤都涉及资源投入和废物与排放物的产生。笔者分析了我国大豆资源应该如何利用,并对实现大豆的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提高大豆资源利用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豆市场     
受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的影响,2008年我国大豆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进口量也大幅增加,且连续四年创下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2008年我国大豆供应呈现先紧后松的局面,大豆价格大幅波动,国家首次启动临时存储大豆收购计划.  相似文献   

13.
畜禽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对蛋白质的摄入,而目前为我国蛋白质饲料的资源还比较有限,有限的资源促使相关蛋白质饲料的价格相对走高.这些因素致使人们越发重视对蛋白质饲料新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豌豆,作为我国种植资源相对广阔的豆类,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能量,具有同大豆相似的消化率.并且豌豆中富含赖氨酸,几乎能够满足所有单胃动物对营养的需求.同时豌豆的价格也相对较低,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饲料的成本.本文将就豌豆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10,(12):23-23
据《光明日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的“大豆回家”项目,在大豆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首次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为全球大豆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带来新的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盖钧镒,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育种专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专长大豆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以大豆遗传资源为重点研究方向,揭示了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势,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领域;提出我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分类标准与方法和全国大豆品种生态区划方案;发现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的遗传学论据;提出数量性状泛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理论,建立了数量性状遗传体系分离分析方法;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育成和参与育成20多个大豆新品种。创建了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致力于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出大批博士、硕士等优秀科技人才;对我国大豆科学、大豆生产发展以及农业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世界上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它还可以加工成大豆粉、豆粕等。在降水量大的年份,大豆水分含量高,容易因霉菌侵蚀、自身发热而引起霉败和变质。因此,做好大豆的贮藏工作,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控制好贮藏温度.温度是影响大豆贮藏的重要因素.温度低于 16% ,不易生虫,因此,大豆贮藏温度应控制在 16% 以下。2.降低大豆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大豆贮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对农产而言,降低大豆含水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风垛通风法:即在大豆垛与跺之间留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使水分易于散失.大豆垛堆放一定的时间应该及时进行倒…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过程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家琼 《南方农村》2009,25(3):49-52,64
受转基因大豆的冲击,1996年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大豆净出口国的地位,成为净进口国。这一事实与跨国公司操纵转基因大豆有着直接关系。本文从跨国公司在转基因大豆技术研发资源获取、转基因大豆种植、转基因大豆销售及其在中国投资加工转基因大豆和加工产品就地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展示了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的详细过程,提出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6个单位历时25年进行的国外大豆种质的引进、研究与利用研究圆满完成。研究人员根据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需求.共引进了国内缺少的种质资源2300份.约占我国栽培大豆现有资源的10%。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主要依靠进口。以中美贸易战为背景,对进口大豆的虚拟耕地、虚拟水及潜在出口国出口潜力进行测算,并提出依靠国内外"两种资源"来弥补中国大豆供给缺口的方案,以期为保障大豆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豆用途广泛。种植大豆既是粮食作物,也是经济作物;成品大豆,既是食品,也是工业原料。大豆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历史上,特别是在东北粮食主产区生产历史上,曾经是主要种植品种。但是,时过境迁,现在的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国家为了解决民众食用油和养殖业所需的饲料蛋白,逐年加大进口力度,以弥补供需缺口。对此,有人说,中国的大豆"全军覆没",国人毫无办法地让出了大豆市场,十分可惜。也有人说,在WTO原则约束下,从事社会化大生产,就是应该有进有出,利用国际市场调节余缺,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