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也都受之影响,不断进行着深入研究,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呈现着逐渐积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这一政策是从源头和制度上对资金使用实现了全面监督,使整个支付过程更透明、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更加规范.在这种大环境下,怎样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优势及有利条件和如何减少其弊端及不利影响已经成为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临的严峻考验.通过分析该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任务可以在我国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中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比如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遏制腐败现象发生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概念,从实施集中支付以来积极作用意义谈起,分析在事业单位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宁 《当代经济》2014,(20):70-71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经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陆续推开,在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安全与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具体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对这项改革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在市场经济国家实施了多年的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本文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到今天,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在全国全面实施推行,其改变单位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的形式,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但在实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性,然后就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结合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完善要点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在市场经济国家实施了多年的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本文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苗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2,(32):123-12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拨付和使用方式也随之发了深刻变化,并使其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我们必须学习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以应对国库集中支付下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成晓燕 《经济师》2013,(11):293-29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各项业务更加科学合理、运行流畅,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讨论,对未来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现代国库体制构建的核心要素.自2001年在我国推行试点以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目前已经得到了全面性的推广和应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单位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具体来看,行政单位为何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行政单位原有会计处理工作形成了哪些影响?而其又应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落实呢?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行政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加强了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与监督,规范了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和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亟待改进,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财政制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使预算更加规范和合理。但在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所以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控制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文章从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流程入手,对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国库集中支付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刘蓓蓓 《经济师》2011,(12):188-188,191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从国家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的全过程。它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事业单位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对象,文章着重对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以实施,这是将财政资金集中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支出管理的制度,可以说是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的巨大改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国库支出管理制度,其不仅具有独立性,可以自成体系,而且与其他的相关改革也能够互相配套。文中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具体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倪玲 《经济师》2011,(12):112-113
随着高校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保障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以及预算执行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高校财务管理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文章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影响,并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加强核算等角度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更好实施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所有财政性资金都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拨付、结算的一种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它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它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所有财政收入都通过该账户体系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所有财政支出都在支付行为发生时,通过该账户体系以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加强了对预算资金的控制与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客体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的只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容之一。我们要在不断完善的内控制度中与多项宏观调控政策相适应,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7.
陈伟静 《经济师》2012,(9):148-149,152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施,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正面效应,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文章从对基层事业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情况介绍出发,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实施该制度后对事业单位现有财务管理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从四方面提出建议,以求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政府财政资金收支分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等院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金筹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合理编报用款计划,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做好财政资金支付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财政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锐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104-105
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核心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严格约束了预算资金的使用途径,促进了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彻底改变了事业单位大而全的财务管理体制,结合辽宁省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论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情况,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国库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也面临很大挑战.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为什么国家要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新制度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