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明刚 《银行家》2008,(1):30-31
2007年12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前一交易日大涨219个基点的基础上站稳7.30关口,上涨23个基点,报收于7.3046.至此,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10%,2007年全年累计升值达6.9%.人民币大幅升值原因在于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而2006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为3.3%,市场此前对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预期也普遍在5%左右.  相似文献   

2.
外汇战争     
《新理财》2008,(10)
尽管人民币升值已成定局,然而谁也料想不到这场风暴会来得如此迅速和猛烈。形势逼人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超过6%,高出年初市场预期的5%的升值幅度。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1月初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7.30、7.29、7.28和7.27四个关口。仅仅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就超过4%。4月10日,银  相似文献   

3.
卜强 《甘肃金融》2009,(3):45-47
自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达到21%.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接近2007年全年升值幅度,达到6.1%.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逐步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亦放缓了升值步伐,开始小幅波动,进入12月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暴跌,甚至在12月1日出现跌停,创下汇改以来最大跌幅.在此影响下,涉汇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过6.5%,至此,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已超过10%.据国内外经济金融业内人士预测,在目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因素没有改变的大背景下,2008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可能将不会底于2007年的幅度,甚至有的人认为会接近1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人民币的汇率问题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2012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为1.03%,2013年人民币升值问题仍然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究竟有哪些利弊?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星朗 《国际金融》2011,(1):42-44
一、2010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2010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体现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全年升值的幅度并不是很高。自从2010年6月新一轮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为3%。这和上一轮汇改启动后,人民币快速升值  相似文献   

7.
《南方金融》2008,(4):1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进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一季度升值幅度4.16%,是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建立以来季度最大升幅。4月1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这个关口,步入"6时代"。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变革,人民币升值幅度累计达到了5.9%,通过对2005年——2006年人民币汇率编制时间数列、建立人民币汇率回归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人民币未来两年的走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具有升值趋势。本文从经济和市场两个方面剖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探寻未来两年人民币升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3年第1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升值0.26%。但在2013年4月与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分别升值了0.77%与0.66%,升值幅度显著放大,仅这两个月的升值幅度就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升值幅度。进入2013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呈现出明显的升值态势。2013年1至4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T4.30%与4.63%。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尤其是9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12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27元/美元,比6月初累计升值约3%。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升值预期随之增强,2010年底河北省进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六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0%;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对货币的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在2008年延续甚至加快了升值趋势,截至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兑6.9920元人民币,不仅击穿了7元关口,且在一个季度内升值幅度达到4.4%。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持续升值的趋势,至2008年3月31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已升至7.01元人民币兑换 1 美元,仅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超过4.3%.  相似文献   

13.
丁浩 《新金融》2008,(2):36-38
自从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并且浮动开始,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7.8%,但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升值预期却进一步升级,使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主要针对升值预期产生的原因、升值预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缓解措施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有效汇率微幅升值自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7.07%,但兑一篮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却只累计升值了3.7%,且升幅主要集中在2005年度。在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至年底期间,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3.3%,2006年仅升值了0.1%,2007年以来只微幅升值了0.2%。究其原因,美元疲软下跌迫使非美货币反弹走高,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幅受限(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5.
, 《国际融资》2013,(6):35-36
相较于2012年的疲弱走势(甚至一度出现贬值),近期人民币升值势头尤为明显——什么主导了人民币的升值?这一趋势会持续下去吗?请看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的分析自2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出现明显升值。近期数据显示:4月2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即期价双双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年初至今升值幅度达1%,已接近2012全年升值幅度。同  相似文献   

16.
于玲 《济南金融》2008,(7):72-73
<正>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持续升值的趋势,至2008年3月31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已升至7.0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仅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超过4.3%。导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因素很多,其中,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至2009年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己超过17.43%。本文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以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我国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对外贸易的历史变动情况,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首次“破8”仅仅是一个对实质经济部门影响不大的心理价位。但是与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达3.3%,这样的升值幅度已经足以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简单来说,汇率升值受冲击最大的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惠较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稳步升值.截至2007年3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达到1美元兑人民币7.7342元,意味着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6.55%.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人民币产品兑美元双边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超过6%,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也超过了3%,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国家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的调整,义乌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我对义乌衬衫业、袜业及拉链行业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一、目前行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