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和地方微观经济的指导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从当前地方政府所处的利益格局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到一个理解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揭示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力缺失的原因,认为中央政府的外力干预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关键,并从中央层面进行激励约束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油气资源开采收益分配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采企业和矿区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者,而有效协调地方政府和矿区居民间利益冲突是实现油气可持续开采的关键。本文从地方政府和矿区居民博弈视角,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油气开采收益分配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序贯均衡以及不稳定动态均衡路径;并基于博弈结论,分析了当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动进行奖惩时各博弈均衡结果的变化情况;最后,提出了油气开采收益分配中保护矿区居民利益诉求的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如何使得两方面的利益获得均衡,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均衡模型,对房地产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殷志红 《经济论坛》2006,(19):6-6,48
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以来是中国最为复杂的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而财政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获取与分配,从而影响着各级政府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配。财政分配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利益、矛盾与冲突。财政体制是经济利益转化为政治利益的“转换器”。每一次的财政制度变更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都是一次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特征便是地方政府与以前相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一现象虽然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常出现由于利益不同导致的博弈.在这种经济环境仍旧处于制度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下,企业实施适当的政治策略,能够影响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文章从制度基础观的合法性角度分析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这种不稳定环境中,企业应如何实施政治战略,以建立竞争优势,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转型时期行政性垄断的制度成因及其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生产力研究》2003,(4):145-146
行政性垄断是中国转型时期特有的经济现象 ,也是当前中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作者认为 ,政府与企业间难以分割的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关系、以及具备独立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 ,是行政性垄断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而“诺斯悖论”的存在则加大了政府反垄断的难度。消除行政性垄断 ,必须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 ,坚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明确产权关系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并重新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产业政策失效原因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政策的失效降低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从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多个经济利益主体行为出发,通过分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博弈模型,可知产业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缺乏产业发展中利益协调机制的前提下,地区利益障碍的存在;政府行为有限性的约束;经济改革的不彻底;产业政策的时效差别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财政责任机制由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及其财政活动、财政利益相关者及其财政问责构成,是对地方政府财政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的概括。经济、政治和行政制度决定着财政责任机制及其变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政治弱化+中央政府集权"的制度组合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政治弱化+中央政府放权"的制度组合下,我国的地方政府财政责任机制都不够完善,可行对策是从政治、行政和财政三个层面上推行分权改革并提供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实行分权治理的国家,地方政府除了承担中央政府授予的计划生育、教育文化和社会稳定职能外,还被授予极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分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目标的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要设计激励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本文从机制设计的角度,一方面考察了当政绩考核为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时,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激励机制的结果;另一方面,分析了当政绩考核由单一的增长指标变为综合性指标,并且其中一些指标不易准确测量时,政府官员行为的激励扭曲。基于此,得出了地方政府官员激励机制设计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实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四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通过建立纳什均衡模型、贝叶斯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及一般博弈模型,对四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保护环境是中央政府的占优策略;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会造成"囚徒困境";政府与企业之间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企业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农民是否举报企业的污染行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权力存在的必要性在于提供适合地方需求的公共产品,但是地方政府权力存在膨胀而脱离中央政府管制的趋势.这种膨胀属性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客观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地方政府的支出增加而收入减少;其次是内部因素产生的举债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与政府内部的政治利益、官员的经济利益以及行政管理体制自身的问题;客观压力与内部动力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举债需求,这种需求在银行诱使、监督缺乏、规范缺失这些驱动力的支持之下,最终导致巨额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出现.对地方政府举债权的规制应当首先从公法角度入手,研究如何从权力行使的程序、范围、监督等方面保证地方政府举债权的合法行使.研究如何在私法领域内对地方政府举债权进行规制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私法视角所带来的规制手段依然是公法手段.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研究发现,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百分之百查处,加之官员任期存在阶段性,现有的成本收益布局决定了地方政府会在土地调控中采取欺骗行为,造成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梗阻.制度创新、GP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改变成本收益布局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政府管制、法律软约束与农村基层民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章奇  刘明兴  单伟 《经济研究》2004,39(6):59-68
自 1 998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布 ,实现村一级的民主 (自治 )已经成为法律约束。但是 ,对中央政府来说 ,它需要地方基层政府来执行自己所下达的各项管制任务 ,却又不提供资金 ,这样地方基层政府有理由自行收费以弥补成本。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 ,地方基层政府收取的费用 ,可能会大大超过实施中央政府管制政策所要求的水平。如果完全实现村级民主自治 ,地方基层政府搭车收费的行为会导致很高的成本 ,这样 ,地方基层政府很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支持甚至抵制村级民主自治。中央政府为使地方基层政府完成管制任务 ,也可能默许地方基层政府的“反”民主行为 ,从而出现所谓的“法律软约束”问题。我们的假说也得到了实证检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耕地休耕能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从博弈论视角探讨休耕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休耕工程顺利实施。在分析休耕行为主体间博弈焦点的基础上,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农户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均衡解为:(不休耕,不补贴),但只要其中一方采取可置信的威胁策略,博弈会达到理想均衡,即:(休耕,补贴);中央政府及时足额划拨经费,地方政府间相互合作,均有利于促进休耕工程的顺利实施。基于博弈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政策变迁探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自的理性特征及各利益主体对理性的不同理解给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带来的一些影响。在各利益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方利益主体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对退耕还林政策变迁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并且基于此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边界.我们的分析表明,集权会损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究竟是采用集权还是采用分权,除了要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外部性外,还要考虑基准到底是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还是社会总效用函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边界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这个变迁过程是一个效率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当前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动因是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预期、政绩生产预期、地方政府竞争预期、中央政府兜底预期、腐败收入预期等因素,指出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导致地方债务危机、地方政权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宏观政治经济危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增长,提出了治理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改革,改变现有以供给为导向的学校本位教育,解决学生主体意识不强、政府干预过重等问题是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关键所在.文本通过对有关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制约旅游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核心因素是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并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学生家长四个方面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机制,明确各主体的地位和职责,正确发挥其在旅游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着土地流转行为,将农户的经济决策放置在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三重博弈框架中展开论述。我们构建一个包含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重博弈的农户经济决策一般模型;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户的决策行为决定于其家庭自身的经济禀赋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在一定经济禀赋条件下,农户群体面对各种政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认识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当地方政府的政策比中央政府的政策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容易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利益同盟,并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修正政策。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相互配合,而中央政府的政策相对地方政府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则可以利用中央政府政策对地方政府形成压力,迫使地方政府修正政策或者自己提前采取"行动",充分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征地日益频繁,其中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严重。从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博弈视角出发,探究在征地过程中寻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做出的决策与行动偏好。从制度主体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把握征地制度改革方向,为征地制度的改革及创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