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股权激励作为解决大股东与管理层代理问题、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提高公司业绩的重要手段,激励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股票来源是重要的激励契约要素之一,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管理层激励理论,结合健民集团"回购+累进制考核"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分析以回购方式作为激励股票来源的有效性。并从市场效应和财务效应两个角度进行验证,为上市公司制定激励方案,选择合适的股票来源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创业板2009—2012年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从股权激励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两大激励要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行权期前后的绩效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应当加强对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的设计,从而真正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研究了在契约理论视角下公司股权激励治理的作用.契约的不完全性是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股权激励是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形式.本文以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方案为例,对比行权期公司绩效相关指标,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公司业绩.发现2002-2015年的业绩指标数据反映格力电器公司业绩指标在股权激励行权同期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在行权期间及后续年份中,企业业绩明显好于行权前后时期.  相似文献   

4.
公司如何选择有效的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6—2016年中国A股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高管的风险态度差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的风险回避倾向越强,公司越倾向于授予风险较大的股票期权方式激励高管,以激发高管的风险承担意愿;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则越倾向于采用风险较小的限制性股票期权方式进行激励,以削弱高管的过度风险追求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股权激励方式基于风险承担与高管的风险态度相匹配时,公司会有更好的业绩表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 实股期权方案 (1)内容概要: 以合同的形式授予经营者一定数额的股票期权,经营者在一定的行权期内按约定的行权价格自愿购买。经营者享有表决权、分红权、送配股权等一切与其他股东相等的权利,期权授予后经营者不能立即行权,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期(一般为1年)方允许行权,行权期一般为5~10年,行权时每年应按一定的比例执行,比例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加速的,行权后且股票解冻后,经营者也可以将股票抛售或转让以兑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研究的现状出发,基于契约结构视角,以22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出现有股权激励契约要素设计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契约结构提出了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栩 《经济师》2008,(4):80-8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较低。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以股票期权方式为主,用于激励的标的股票来源较广。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以非国有企业为主,行业分布比较分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比例较高。文章同时提出了推进股权激励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指由产权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签署契约,授予其按约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间内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的权利。这个购买过程称为行权,行权以后,持股人可以自行决定何时出售行权所得股票,个人收益为行权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股权激励契约结构内生视角,选择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政府干预股权激励水平进而影响经济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政府干预影响股权激励水平。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水平较低,地区市场化水平与股权激励水平正相关;第二,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股权激励水平越高,公司业绩越好;第三,政府干预股权激励水平进而影响公司业绩的中介传导作用成立。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本质及其制度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金 《当代经济》2003,(4):62-63
所谓股票期权制度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的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的流通股票。激励对象可以在股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通过行权获得行权价与行权时股票市价的差额收益。本文首先阐述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接着以理论基础为支撑说明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本质,最后论述股票期权制度的其他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达标难度为视角,探讨微观激励机制的设计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研究发现,行权业绩条件达标难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呈U形关系,表明管理层在不同业绩难度下会选择适当的风险策略以获取股权激励收益。激励对象影响风险决策的能力越高,或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手段的可实施性越低,该U形关系越明显。本文丰富了风险承担激励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有了一个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便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股票期权与员工持股计划是国外上市公司较为常用的一种激励制度,笔者通过分析现行政策环境,认为较之股票期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权价格是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文章结合上市公司EVA、股市大盘指数、同行业股票指数等变动因素,建立了一个易于操作的行权价格定价模型,并就此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丹 《当代经济》2004,(7):51-52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是一种特别的契约安排,是公司授予经理人员按既定价格在规定期限内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力(除特殊原因如继承外,这种期权本身不可转让)。经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购买股票的行为叫行权(Exercise),约定的股票购买价格称为行权价格(Exercise Price)。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16.
张礼琴  吕康银 《时代经贸》2014,(4):64-64,66
股权激励是近5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制度。管理者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已经部分为理论和实证所证实。本文对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股票期权,并探讨了股票期权的适用性优点,如股票期权不会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在限制性股票计划中激励对象可能享受“免费的午餐”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数量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经营者激励方案中的股票期权授予数量确定的方法,具体研究了股票期权授予总量,当年可授予股票期权数量,当年个人可获得的股票期权数量等经营者激励方案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中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祥功  俞玮 《经济师》2011,(1):112-113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我国股权激励最为主要的两种方式,文章对两种方式能够达到的实施效果、对激励对象的资金需求程度、定价机制、价值评估、个人所得税收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并对证券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股票方式对激励对象相对有利,但证券市场对限制性股票几乎未作出积极反应,相反,股票期权方式下,证券市场反应积极。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员工通过持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 ,解决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问题。商业银行由于其服务的特殊性和竞争的激烈性使其更有必要实施股票期权。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实施股票期权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期权股票的来源 ;权利主体资格的确定 ;期权的有效期和数量 ;行权价格的确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旨在协调统一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长期发展的激励计划,已成为上市公司长期激励工具。我国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定激励方案和界定激励对象及确定行权价格等方面主要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还不够明确,都有待进一步细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会计规范,使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利用股权激励促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价值,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实行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之处,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或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