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距离与城市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268个城市2003-2008年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地理距离因素对城市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溢出效应随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曲线过程,最优的溢出距离出现在50公里左右;城市间的外溢效应在180公里范围内表现得最为显著,200公里以外明显减弱。这一结论为我国当前经济圈域的划分提供了依据。研究还证实了科技投入、公共服务水平、金融条件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主要以Bart·Verspagen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探讨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通过引入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地理距离、空间邻近等因素,探讨区域创新绩效与知识溢出、地理距离间的关系,力图证明知识溢出的局域性地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溢出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地理有界性特征,R&D的有效性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理》2018,(9)
以中国大陆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衡量城市创新产出水平,在分析城市创新产出分布时空演化与差异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与创新网络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经济学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创新产出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创新产出集中在少数沿海发达城市中;(2)中国城市创新产出存在较大差异,区域间的创新差异大于区域内部创新差异,东部沿海城市对整体创新差异的贡献最高;(3)中国城市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地理邻近与创新网络产生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在地理学二、三本性驱动下形成了极化与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创新格局。合理地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效应,有助于加快形成城市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空间蜂巢模型,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从18个主要国家(地区)获得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综合测度,揭示出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受知识源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的投入、地理距离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政策性指导. 相似文献
6.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19年28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省际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空间格局,分析三维距离对省域创新绩效空间溢出影响,探索通过区域创新能力构建促进创新强省创新绩效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省域创新绩效由低向高增长阶段对邻近省域产生回流效应;在高位增长阶段,对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邻近、经济水平差距大的省域具有回流效应;对空间邻接、地理距离邻近和经济距离邻近省域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原始创新力对区域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的促进越明显,且呈倒U型曲线趋势;经济水平差距是技术创新力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差距的关键因素;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邻近是成果转化力空间正向溢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基于文献综述探究高速铁路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利用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研究样本不包括海南省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利面板数据,通过莫兰指数(Moran’s I)对中国知识产出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刻画,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知识溢出的影响效应及溢出距离。研究发现:(1)专利空间布局从2008—2015年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且该集聚性不断增强,2015年后集聚性逐渐趋于平缓;(2)高速铁路对省际知识溢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正在随着铁路网络的完善而不断增强;(3)高速铁路对省际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一定距离限制,具体而言,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限制距离为2096千米,误差范围不超过±29千米;2017年有效限制距离为2188千米,误差范围不超过±63千米,且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预计该限制距离将会逐年增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促进高速铁路和知识溢出协同提升和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石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1-7
文章结合扎根理论,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探究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性,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解析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以2015年为节点,呈现先偏向资本运用后偏向劳动力使用的趋势;分行业来看,研究期内除清洁能源产业长期偏向资本外,节能环保业、清洁生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产业均呈现波动式偏向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绿色生产要素、绿色政策战略和绿色技术知识等要素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最令人瞩目的多学科研究领域之一,创新的空间测度是经济地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文章试图将经济地理学家在进行创新的空间测度研究时采用的数据及指标进行梳理,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以及企业战略联盟的出现对现有数据及指标提出的新挑战,提出在创新的空间测度中,要考虑到创新发生的多维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并结合学习型区域的概念来构建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我国FD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据企业选址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29个省FDI的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进行了经验研究。一方面证明了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劳动成本、市场化水平、累积的FDI和开放程度等区位条件是决定FDI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基础设施和沿海地区哑变量的作用却不显著。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FDI区域分布的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对我国FDI省际区域地理溢出的程度进行了估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关各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吸引更多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藏书家籍贯属地的地理分布和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历代有籍可查的2,651位藏书家籍贯地的统计分析,系统的阐述中国历代藏书家地理分布、藏书中心形成和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特别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动乱、政治中心的形成和转移、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应用、藏书传统继承性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14,自引:10,他引:114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开放条件下,以沿海发达地区为核心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在对外经济联系中,这种格局进一步强化,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以大连、天津、上海和广州、深圳为龙头,由沿海至内地形成多条对外联系轴线.根据各地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向,全国基本形成东北区、黄河流域区、长江流域区和华南区四大对外经济联系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5年中国31个省级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一方面证实了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水平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济空间结构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表现为在一定地域上的极化与扩散,从而引导区域经济从均衡向非均衡再向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中国临海地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经济空间结构表现为自近代工业萌芽时的双港结构演变为现在的多核心多组密集带状结构,经济发展重心经历了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的的转移。而外资流向、增长极、腹地竞争和政府行为是引导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网络的构造与结构测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产业不断涌现新的空间特征,区域间各产业联系逐渐密集形成复杂的网络。对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构造了产业空间网络,将其仿真成有形的拓扑结构图,诊断区域产业联系以及产业价值的空间分布。对产业网络的定义、表达、结构特征等问题提出定量研究方法,并以我国区域间产业为实证进行测度,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揭示产业空间网络的结构。结果显示:我国产业发展具有网络化趋势,同时该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地域集聚性以及核心—边缘的特征,各区域产业网络地位、价值网络地位以及经济地位都具有级差性。对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融空间系统变化包括金融服务地理变化和金融资产地理变化.以省级行政区为地域单元,利用HI、HH指数和区域银行网点、银行资产与经济总量的地理联系率,对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份额显著上升,北京、上海在国有银行地理格局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中部六省明显下降;网点空间分布模式由计划走向市场,越来越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致;但历史形成的空间模式依然存在.银行资产地理变化较大,信用流动性增强,信贷、存款地理越来越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一致;向北京、上海金融中心城市集中趋势显著,金融中心效应突出.银行业空间系统的变化提高了银行业的运营效率,但使不同区域的银行服务接近性和信用获得性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会加大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