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用地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矛盾日益突出起来,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何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增强城市经济的发展后劲,成为当前我国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春市为例,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后,重点提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以期对如何通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来促进我国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第8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新型工业化试验区。在沈阳工业区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不同产业集群,将对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及解决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和机制性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崴 《生产力研究》2011,(10):187-189
文章以吉林省为例,研究东北老工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结论是做强四个产业板块、开发两大技术领域,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综合技术应用。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建构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低碳产业发展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宋飞  于赫 《当代经济》2023,(5):39-47
通过采用2007—2020年我国264个医药上市企业财务和专利数据,应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和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细分行业的异质性和一定的时滞性。异质性表现为中药行业创新投入过低、化学制药行业投入较高以及生物医药行业投入规模偏低。时滞性的表现受到行业政策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专利转化率较低,专利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由此,提出进一步增加创新投入、提高专利转化率和加大政策财税支持力度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八五时期前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奠定了我国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技术革新的快速推进,日益落后的传统产业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取得成效和经验后,全国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振兴被提上日程。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中的成德绵老工业基地为例,在探讨其传统产业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成德绵经济带振兴传统产业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以期对我国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是传统工业的聚集地,存在规模大、效率低、转型升级负担重等特征,现阶段,遭遇经济持续下行,近来,在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与新的经营模式有机结合将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突破口.下文将以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沈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业态现状和发展对策,力求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全面振兴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辽宁省作为沿海工业大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一定机遇与挑战,应通过积极申请自贸区建设,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振兴。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用市场营销学中的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区域的生命周期特征,指出评价区域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指标,给出了四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后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与制度创新相比,制度创新的扩散对制度变迁来说更具意义,但对于制度创新扩散的研究还不多,文中,我们借鉴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扩散的分析模型,应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数据,对制度创新扩散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制度创新扩散与产品和技术创新扩散具有某些共同点,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在制度创新扩散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产业群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产业群战略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用产业群战略整合地区经济政策,对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介产业群的组织实施途径;然后论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走以产业集群战略为核心的经济振兴之路的原因,最后论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定实施产业群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晨  于兵 《江南论坛》2015,(1):29-30
一、发展现状无锡市的园区从大类来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经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各类开发区,目前全市共有1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含7个国家级开发区)。二是由国家及省市各部门批准的各类专业产业园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专业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产业园区)200个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伊建春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105-106,131
产业聚集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态,其发展战略对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山区县产业聚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产业聚集战略对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意义,并对实施产业聚集战略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经济视角》2005,(9):8-9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宋立同志在《关于“中部崛起”战略模式的思考》文章中提出,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需要有效地选择发展模式,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有效组合已有区域发展模式特点,并与国家的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相结合,选择复合型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家战略,不仅将对沿线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以伊金霍洛镇为例阐述了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讨论是近年来的重要现象之一,本文初步评述了太原高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特点,研究认为区内创新体系的主要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一般,投入不高,产出偏低,资金资源与人才资源均有待提高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10年来,学术界掀起了对创新活动研究的高潮,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创新的形成动机、过程、模式及演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一方面,创新是集体行动的结果,企业间互动对创新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创新网络要素结构差异对创新功能的实现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将基于集体学习机制,从网络个体与整体结构差异出发,分析和总结结构差异下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特点,并以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作为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首都城市与港口城市空间耦合形成世界城市的国际发展事实,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秦皇岛市承接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的战略契合点,计算秦皇岛市域空间聚集—扩散程度,剖析秦皇岛市空间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城市组团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是秦皇岛以出海通道和滨海客厅为战略契合点,全力延伸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和区域溢出的最佳模式。为此,秦皇岛应以"两轴、两翼、四级"贯穿"人字轴"城市组团总体布局,促进城市空间多中心网络化发展;以国家"第二会客厅"、国际滨海旅游港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打造北京世界城市功能区域溢出的枢纽—网络化承接平台。  相似文献   

19.
适宜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①的经济联动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关系的分析和区域经济政策在西南地区实施效应的研究,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探讨适宜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自20世纪90年代被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以来,广泛用于研究其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文章从地理位置、人力资源、产业基础、交通状况、政府政策五个方面分析盱眙县为小龙虾产业提供的便利,从旅游业的发展、经济效应、衍生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探求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为盱眙县经济发展做的贡献,得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结论,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一个产业集群的深化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