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道”的观念由来久远,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哲人们用以指称宇宙本体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概念.自产生后,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和演变。有三篇《原道》的文章,都是和文学有关的,一篇是齐、粱时代的刘勰所写,一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所写,另一篇是清代的章学诚所写。这三篇《原道》把“道”的观念深深的渗入了传统文化之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一直以来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市场营销学教科书认为,市场营销观念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主权论,但消费者主权论在实践上受到蓬勃发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嘲弄”,在理论上被认为“实际上早已过时”。市场营销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或营销管理哲学,从本质上说其理论基础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商品内在矛盾是市场营销观念的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观念是商品内在矛盾充分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殷耀如  屠彦清 《经济师》2006,(3):140-141
太极拳道由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无论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还是“避实击虚、借力发力”,都是在功力雄厚、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以拳术喻商道,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好比是太极拳的内劲运势,而对外的竞争战略则是招数变化。只有内在“气盛血旺、和谐统一”,才能在外“攻守自如、笑傲群雄”。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关于人的生存及其发展的反思,但旧哲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使哲学走入了寻求终极“本体”并用外在力量说明世界的误区,这给哲学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哲学必须实现向生活世界回归,这种回归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上要关注现实,研究方式上要走出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语言运用上要面向实践、面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5.
现代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及其经济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是新自然法,新自然法是在批判和继承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使倡导“科学主义”的逻辑经验主义方法论能够在现代契约理论中继续成功运用,而新自然法哲学主张的实质正义、限制契约自由和诚信、缔约过失责任原则则给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注入醇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呈现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融合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观     
环境哲学是研究和修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其思想特性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伦理学构建的哲学基础。环境哲学是以人与环境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的世界观,是研究和修养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学问。环境哲学的环境观认为,构成宇宙全体的万事万物均为天人合一体;环境科学的环境观认为,环境是人之外的周围事物,天人是二分的。没有环境哲学的环境观,环境科学是盲目的;没有环境科学的环境观,环境哲学是空洞的。环境哲学使人修养对待环境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的内容就是天人合一。环境的本体是天…  相似文献   

7.
罗蒂以他的“后哲学文化”理论而闻名遐迩。相对而言,“后哲学文化”的设计才是他的新实用主义理论的目的所在。本文从“后哲学文化”的理论前提、特征描述等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他的“后哲学文化”的理论框架,认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的设计既有其时代眼光,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8.
洞天福地是道教的理想修行地,也是人居环境的理 想模型。依据历史影响力及现今建设现状,选取江西6处代表 性洞天福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江西洞天福地在选址、理景两 方面所蕴含的独特景观营建智慧,得出:江西洞天福地一般位 于盆地,并以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为指引;绝大部分洞天福 地借鉴壶天仙境来营造仙界景观,整体空间布局模式为:山 门——“壶口”,道教建筑所在盆地——“壶腔”,沿山势曲 折上升的山道沟通内外,并呈现出“虚(水)实(山)结合”的 特点;植物配置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且以常绿乡土古木为基 调,寓意万物共生;建筑营建深受“仙道意识”影响,仙境信 仰影响了建筑营建思想,仙灵信仰影响了建筑装饰艺术。通过 研究洞天福地所蕴含的道教哲学思想,总结出有益于现代社会 健康发展的积极处世观、生态发展观、养生观及物种保护观。  相似文献   

9.
在南方,讲哲学本就有点让人怪异、惊诧。哲学是高头讲章。讲本体、讲价值、谈理想、谈境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平常的生活中,哲学离人们的生活远远的。要食人间烟火才能活命的人们,不考虑什么本体、价值、理想、境界,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况且是在当今火热的南方。赚钱、发财、享受,人们尚且顾此失彼,那里还来得及去思考玄妙、悠远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哲学的人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研究是实现经济学与哲学互通,深化经济哲学研究的一条必要且可行的途径。经济哲学通过研究“人”弥补了经济学的“人学”之不足;哲学内含丰富的“人学”内容为经济哲学研究“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经济哲学要在把握其交叉的学科特点和联系当前重大经济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和深化对“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的考察,认为其间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肯定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对于客观而科学对待马克思、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紧密联系于哲学层面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和指导云南精神,云南精神立足云南实际,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教学”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专业岗位操作能力、“一体化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控制能力和有效沟通与评价能力等四方面论述了当代职业院校教师应发展具备的新专业能力,以及由此内化形成专业素质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研究企业经济的过程中,我感悟到“玩企业”实际上是“玩哲学”。尽管大哲学家不一定是大企业家,但大企业家一般都是大哲学家。不过,在大企业家的思维里,对传统哲学上若干重大关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突破”。实践是理论的最高评判。过去我们总讲理论指导实践,现在倒过来是理论服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时,首先服从实践,而不是相反。地形变了,地图必须随之改变。这样来应对理论,我们叫做改变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5.
营销理论的演进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栋 《经济论坛》2005,(9):105-107
一、引言市场营销理论是什么?这或许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方面把它作为经营者的哲学,是他们对其所从事的市场经营活动思考与分析的方法。正如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所言,今天的市场翘楚都“把市场营销看成是公司的整体哲学,而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个别职能”。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具有战略营销观念的经营者往往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另一方面,市场营销理论的真正创造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市场营销理论是在总结了大量企业经营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营销学者的贡献只是将这种思想进行了提炼、归纳和整理,使其成为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营销理论。  相似文献   

16.
董国珍 《当代经济》2005,(12):38-39
鹰潭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有“仙都”的美称,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山”的龙虎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既是中国道教正一派发祥地,又是中国崖墓文化发源地;坐落其间的上清嗣汉天师府,是东汉以来历代天师行道居所,其影响有“南张(天师)北孔(孔府)”之称。  相似文献   

17.
林蓉 《时代经贸》2013,(4):170-171
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他把被理性证实的真理称之为“有关观念关系的东西’,休谟只承认感觉经验的存在,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但他的不可知论并没有彻底否定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只是为人类认识划出了界限。“印象”和“观念。是休谟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概念。休谟哲学对后世起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西方哲学中各种非理性主义起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营销新哲学:"三角博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营销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而演进。尽管以消费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企业营销观念最深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日益受到批评,并涌现出许多新的观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竞争中心论”,而“竞争中心论”却又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在对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批评与吸收的基础之上,笔提出了一种新的营销哲学-“三角博弈论”,认为正确的营销哲学应该是“企业-消费”范式与“企业-其他企业”范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Ⅰ·Prigogine)教授于1969年在一次“理论物理与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结构、耗散和生命》的论文中正式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自提出后,在世界科学界和哲学界轰动极大,颇受注目。人们认为,这一理论“协助人类解决了科学上一项最扰人的似是而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其初步理论框架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这一终极目标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