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郜若素(Ross Garnaut),是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澳大利亚人,却起了一个儒雅的中国名字。他于1946年生于西澳的首府佩斯,1972年在澳洲国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看看他的经历,我们便会发现,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澳洲学者圈子里,如果说谁有明确的“澳洲观点”或者“澳洲立场”的话,那么,郜若素绝对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最有耐性的期待经过十年的曲折酝酿,1999年7月,段永基终于公开解冻“寒冰”一“敏感公司(四通)的敏感问题(产权)”。他的办法,洋顾问们称作MBO,他自己称作“增量稀释存量”,总之很复杂,恰如段自己的戏言:“我永远也说不清,你永远也听不懂”。其实,段永基根本用不着担心别人看懂或看不懂,他发出的信号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强烈:一个就是“产权问题永远绕不开”:另一个是:“现在可以动动产权”。  相似文献   

3.
学会思考     
记得几年前张志雄先生在《南方周末》辟专栏撰写“认识PETER DRUCKER”的文章,其连载近乎一年时间。文章的冗长使一些朋友很不耐烦。有一位读者终于忍不住问作者:“德鲁克是不是你爸爸?”张先生在专栏最后一期的结尾写道,德鲁克不是我爸爸,但他启示了我:第一,正确地去思考;第二,独立地去思考。在IBM公司每间办公室的墙壁上,都挂着“THINKING”的字样。可见,养成思考的习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胡可 《经济纵横》2007,(4):40-42
案例故事 “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的价值。”格瑞公司销售经理武华平独自站在自己的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路上熙熙攘攘赶着回家的车流,终于下定了离开格瑞公司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小微企业融资一直是一个“老大难”。即便是现在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在上世纪90年代也遭遇过一段融资血泪史,为了一笔2000多万的贷款,前前后后跑了50多次银行,吃过银行行长的闭门羹,也上演过蹲点行长楼下的苦情戏码。“他明明在办公室,跟我说不在;我到他家,他看我在楼下就不出来了。”至今,在王健林看来,这仍然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他把这归因于国企和民企所面临的截然不同的境遇。而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现象仍然存在。诸多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不见得比当年的王健林好多少。  相似文献   

6.
国人对亚太邻国澳大利亚的印象首先是通过憨厚可爱的袋鼠和80年代末蜂涌的留学潮而建立的,相比于芸荟众生“洋插队”的喧嚣与热闹,中国学界却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淡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半球的邻国自从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及后来工党政府奉行“融入亚太地区”的对外政策以来,对亚太地区和中国的研究便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产生了一批具国际影响的成果,成为当今澳大利亚学术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刊执行主编涂成林先生正在澳洲国立大学访学并主持“澳洲学者看中国”一书的选编工作,访问了一批澳洲中国学专家,写下了一组访谈札记。自本期起,本刊特陆续刊发这一组文章,希望对关注澳洲中国学研究、关注中澳两国学术交流的同仁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王雪 《大陆桥视野》2007,(12):61-65
到达丁小辰先生的办公室时,比约定时间已整整晚了一个小时。内疚的我欲开口解释,谁知他摆摆手笑着说:“没关系。我也做过多年的记者。难免身不由已。”一句善解人意的话语。一个如沐春风的微笑,化解了我内心的不安。从这一细节中,可以看出他握手成功决非偶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的专访用“柳暗花明义一村”来形容也不为过。在多次因“还有事情要处理”而失之交臂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开始前,《经济》记者偶遇匆忙赶求的迟福林。这次他没有“逃跑”,对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独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夷 《经济月刊》2014,(4):42-44
“我前几天在外出差,今天凌晨才到北京,白天还要主持会议。”李佐军见到《经济》记者便道出了他最近异常忙碌的日程。作为著名经济学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只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除了书架、书桌,再放不下别的“大件”。  相似文献   

10.
吴宇 《经济纵横》2006,(1):40-41
从2005年3月1日起,全球最大的高级管理人才顾问公司光辉国际(Korn Ferry International)就将亚太办公室搬到了上海,自此以后,光辉国际亚太地区总裁Charles Tseng也随之从新加坡搬到上海办公。  相似文献   

11.
在八运会行将落幕时,一直神秘兮兮地躲着记者的马俊仁,终于一把批下蒙在自己头上的“面纱”。他广过全国各地记者,在上海华厦宾馆大张旗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侃侃而谈,畅所欲言。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马俊仁终于往出了本来面目,原来,他压根儿就没变,他还是人们所熟悉的那个马俊仁。马教头一出场就向记者们抱拳致意,说:“在座的都是多次见面的老朋友。前段时间一直躲着大家,原因明摆着——马俊仁的队伍发生了‘兵变’,队伍没带好,我没脸见朋友。另外,发生撞车事故以后,我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说话一时有…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国力》2001,(10):92-92
几月前,听别人讲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第三专家门诊部肝病科研课题组潘主任、王教授、武教授治疗肝病有绝活,被称之为“神医”云云。我听之一笑,使我有一种天方夜谭之感觉。因为我家中有位表弟就是乙肝患者,他考入重点大学,但因乙肝大三阳被迫休学。他走遍所有大医院,看了不知多少位名医。历时近一年,花费4万元人民币,还是没治好。所以我就是不相信乙肝大三阳能在28天转阴。前段时间,我赴山西采访,在种子公司招待所住下。  相似文献   

13.
非均衡部门增长的成因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均衡部门增长的成因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田晓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国立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与市场体制全方位“挂钩”的战略转折中,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部门间的非均衡增长也在加剧,而最引人注目的非均衡部...  相似文献   

14.
在纽约古香古色的莱登大厦办公室内,59岁的拉尔夫·劳伦,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时装设计师,P00/RL服饰公司的总裁正躺在办公室里的皮沙发上谈论公司最近的经营情况,1998年他的公司出现亏损,收入剧降,经济界一片哗然,“我白手起家创办了这家在同行中起支配作用的大公司。我曾是同行中的英雄我喜欢当英雄。公司股票下跌了让我花血本收购吧!”“人们要问,Polo/PL何去何从。该公司底气足吗?他的荣耀已成历史了吗。不!我要郑重宣布、Polo/RL公司不仅过去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它现在仍然是,将来也会是的”劳伦是对的。Polo/RL公司在美…  相似文献   

15.
三个月前,一位做国际贸易的朋友把我接到他的办公室,拿出厚厚一本”可行性分析报告”。问我,“现在做网络公司行不行?”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行!我不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更不是哪个网络公司的CEO。甚至连网都没有上过。为什么那个朋友向我征求意见。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以肯定?一句话:盲目!人都有从众的心理r而我们中国人为最。这两年。会说话的都在谈网络,似乎世界以后的发展全着网络业景气不景气了全中国十几亿人恨不得全体改行去搞网络.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和我的朋友怎能“出淤泥而不染”?目前,我国已有90000多个网站,据…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时间沉迷于“圣斗士星矢”,不能自拔到了近科病态的程度:洗脸的时候要故意打出很多水花,因为这样会自以为打出了“天马流星拳”;吃饭的时候基本不吃面条,因为已将所有线条状物品都归类为“星云锁链”;看到有人举起双臂的时候,就要立刻防御。因为他下一招很可能是“庐山升龙霸”。同样,在我开始努力锻炼,踢着正步向“圣斗士”之路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也爱屋及乌地对偶的“爱机”提出了“圣斗士”级别的要求;比如一次要能运行20个左右的Word文档无停顿;打开40个左右的网页无间断;连续安装80个大型程序不重启……终于,“爱机”在几个小时后歇菜了。是放一把火让“爱机”像一辉那样在火中重生,还是从备份中恢复系统,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毕竟备份才是“爱机”的涅磐之道!^_^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李约瑟之谜。通过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本文证明 ,初始人口 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造成中国和西欧在 1 8世纪之后的文明分岔的原因。这一理论和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学说是一致的。本文纠正了伊懋可学说中的逻辑错误 ,并发现了形成高水平陷阱的两个重要前提 ,即工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符合马尔萨斯原理。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04,(12):59-59
在洛克菲勒的轶事中,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暴客恣意谩骂他达几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的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和善地注视着这一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就显得越和善!  相似文献   

19.
樊君 《经贸实践》2007,(12):30-31
“便宜货吃不开喽,现在农民买东西也讲究起品牌了。”桐乡市梧桐街道钱林村农家小店的老板沈建新叹道:“隔壁上幼儿园的小囡囡,买根棒冰都拉着外婆一定要去超市买。”他的农家小店经过改造,如今也挂起了东兴超市连锁店的牌子,开了几十年的杂货铺子终于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20.
一升一贬意若何电视里播,电台里讲,报纸上登,皆言中国进入“百年盛世”,GDP增了,人民币升了,国际购买力强了,“中国人又一次扬眉吐气了”。果真如此吗?听我慢慢道来。女儿留学澳洲五载,学杂费自然花费外币。几年下来,未见澳大利亚物价有何上涨,可需支出的人民币却日渐增加。一直纳闷,不是总在说“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