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隽 《开放时代》2012,(5):151-158
中国现代性的内涵是什么?借助德国文化资源,单世联《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一书提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反西方现代性”,在这一明确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该书梳理了中国现代性与德国文化的思想源流和逻辑关联,探索分析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关怀、意义结构及其方法依据.本文既对该书的上述努力给予肯定和赞赏,亦提醒其不足;同时认为,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本质上仍受制于西方现代性自身的困局,当前中国思想界不仅要积极合理地应对西方现代性的强势逼迫,也要客观面对东、西方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关系,致力于传统主体性的寻回和东方现代性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哲学文化     
万俊人:无论是人们对文化多元化或多元文化主义的强调,还是对某种形式的普通价值或道德共识的吁求,都或多或少地缘于一种“现代性文化”和“现代性道德”的矛盾心态或情结.  相似文献   

3.
汉语现代性伦理学的诞生是一个需要专门考察的学术问题.它据以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但是它直接依赖的理论资源是西方现代启蒙伦理学.后起的美德伦理学为它提供了完型的理论动力.最终,它依据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为自己寻找到了理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作为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新时代,基因技术是引无数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他们不断将手伸向了对基因的改造上,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广泛出现,再到未来某天基因人的诞生,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引发人们的伦理思考.一旦"基因人"的出现,必将面临一系列来自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巨大挑战,目前的普遍看法是,人类在基因技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传统道德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与基因技术本身的演绎.实际上,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伴随着对伦理道德的冲击和影响,这是一个老话题.对于人类的进化或优化过程而言,技术应该只是手段,在没有获得充分的依据表明其从根本上不会对人类的发展构成威胁或伤害的情况下,在没有对该技术的社会伦理后果做出有效的预估的情况下,切忌就加以应用和推行.本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与基因人相关的概念,比如何为基因和基因技术,正是有了基因技术的催化作用才为基因人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部分归纳总结了基因人产生会触及到的伦理学问题,尤其是对生命伦理学和社会伦理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三部分解释了随着"基因人"的产生,基因伦理的社会价值尤其应引人注意.基因人的伦理问题不是只供人泛泛之谈,而是需重视和落实于行动,发挥伦理学对于科技的规范指引作用,客观上也是促进基因伦理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是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实现途径,同时又塑造着现代性。离开了现代性无法理解全球化,反之亦然。二者之间相互形塑的关系告诉我们:中国应重塑自已的现代性,要准备好走输出型或辐射型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绿色设计"在全球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种种危机的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和文化观念。设计所体现的不仅是资本和审美的价值,还应更多地承担改良文化形态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从哲学和社会学层面,这种"理性"与"反思"的认知方式,与现代性观念不谋而合。文章通过阐述"绿色设计"、"现代性"、"现代主义设计"等概念,提出"绿色设计"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一种"现代性"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重构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有感于在韩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位置的宗教(包括宗教学)却对自身丧失了历史反思能力而作。欲通过基督教在韩国发生发展的历史,指出在韩国通常被误解为既普遍又超时代的"宗教"概念,其实不过是现代性知识体系和制度所形成的产物。所以要真正了解近现代韩国宗教的本质,首先需要对"韩国"(国民国家)、"宗教"(现代性知识及现代性社会制度)、"近代"(现代性)这三项概念都作一个历史性评估。而要反思现成宗教的概念和制度性基础,又必须回溯到所谓"开港期"的十九世纪末朝鲜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时下的信用问题研究背景中,经济学一家独语的状况非常明显;即便是在伦理学研究背景下,信用也仅被作为一个关键概念局限于经济伦理领域。但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信用就应该首先被还原出它的作为一个一般伦理学概念的内涵,即它的本质内涵。当代的中国信用建设,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或经济伦理领域来讨论具体的制度建构,无疑要走很多弯路。信用这个概念,正如诚信概念一样,不仅存在于人的经济活动领域,也存在于人的其他重大活动领域。在这些人的种种活动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信用概念是紧密联系和互动的,并且存在一定的同步性需求,这种需求的理论化,就是信用概念在一般伦理学语境下的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9.
龚天平,1968年12月生,湖北省公安县人,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9币,伦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伦理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湖北省伦理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回应高全喜先生关于美国政治的论述,将问题引入到政治哲学层面,指出现代性的几路主流政治哲学路向,都旨在掩盖"the political"的问题:现代性思想尝试用理性、普遍意志、历史传统等来代替自然或上帝,但这些自我立基工程都没有成功.从克尔凯郭尔、尼采到海德格尔、施米特、萨特的"存在主义",便正是这一工程之不成功的思想见证.本文最后部分讨论了施特劳斯的古典路向和奈格里与哈特的后现代路向,以及各自的限制.政治哲学之所以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思想探索,正因为被抛入现代性状况下的我们不得不要面对"the political"的问题、然而关于该问题的讨论却始终还未向我们指出一条稳妥出路.  相似文献   

11.
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生态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类文化创造的目的选择、社会发展方向和命运。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人本身的危机,是人类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指导下造成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摈弃那种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传统做法。反思和批判现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价值观,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功利及功利主义功利(utility)一词是18世纪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派最早在严格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意义上予以系统论证的一个价值范畴,原义为“功效”、“效用”、“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12.
董婧  张瑞兰 《经济论坛》2004,(1):146-147
进入新世纪,现代化作为全球发展的总趋势,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生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所有这些都决定广告文化必然呈现出现代性,并不断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从广告发展和广告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广告文化现代性在总体上表现为开放性、物化性、时代性、装饰性。广告文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的研究者把广告文化中的这种特性称之为广告文化的区域。认为广告的文化区域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自己特殊的规定,就是指有着类似文化特质的广告传播区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古典批评形式"诗话"如何被现代批评话语所取代.二十世纪中国在社会实践中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在思想价值领域对现代性的认同,是西方现代批评话语得以在中国移植的历史背景.传统与现代美学价值的对立正是在这种对现代性的构造过程中产生的.八十年代文艺界关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实际上忽视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这一思想与历史背景.回归传统或重建中国特色批评话语的诉求仍然是现代性思维中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的表现形式,只是将天平倾斜到传统的一端.  相似文献   

14.
发端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随着全球化进程转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展中国家,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已经融化在许多思想和学科以及文化讨论的潜在视域之中。对于日益融入全球化系统的中国文化而言,现代性仍然是“未竞的事业”。在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视域中观照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伦理型文化精神的影响下,美学与伦理学关系密切。但是时下的部分学者无形中却在环境问题上将美学与伦理学相割裂。在他们看来,环境美学关注的是美化问题,而环境伦理学关乎的是功用。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相关吗?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关系密切,不仅环境美的存在离不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支持,而且环境伦理学的拓展也离不开环境审美而来的感性冲动。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必须联手。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建立联系意义重大:有助于克服传统美学中美善相分的形式主义倾向;通过环境审美伦理学的建立,实现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双向拓展。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汇通之处在于敬畏、同情与体验性参予。  相似文献   

16.
周保松不仅阐述了这样的命题: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完全蕴含在自由平等的道德人的理念中,而且还将客观善的目的论契合到康德式的自主伦理学中.这样,周保松一方面通过强调早期罗尔斯自由主义中的康德伦理学路径来维系了"公平式的正义"的道德吸引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契合论路径来抗辩了施特劳斯以及甘阳等对自由主义的虚无主义指控.惟就后一点而言,这一契合论抗辩似乎尚未弥合古典的自然正当或目的论和现代的自主伦理之间的巨大分歧.此外,忽略了契约论工具和理性选择等因素则可能削弱了差异原则在证成上的技术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性视域下的文化研究 一部儿童文学史,不仅要有翔实的史料陈列,而且要有“见”与“识”,要有“一以贯之”的史观。《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中所谓的儿童文学史的“识”与“论”即为作者的儿童文学史观:儿童文学史是什么?儿童文学什么?儿童是什么?这一切在儿童文学现代性发轫之后,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这三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依存关系?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串逻辑严密、互相关联的问题流。  相似文献   

18.
论会计伦理人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伦理人和经济人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会计伦理人假设的伦理基础。会计伦理人是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科学体系的基础。会计的其他假设、原则和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计学就是一部会计伦理学。会计人是伦理人,每个人要成为会计之前必须接受伦理学教育。诚信危机是社会现象,决不是单单会计人员问题。大规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许会有些意义,但这决不是问题所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财富景观:消费经济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近现代资本社会加速发展的重大引擎,"美国式"按揭贷款展现出驱动经济增长、促进财富创造的消费动力,这弥补了现代人物质需求"失同步化"的缺憾,满足了现代性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悖论的是,对于财富的先行透支日益倒置为现代人的财富幻象,当代人的消费情结也被金融炒作"创新"无限放大而酿成社会祸端。囿于生态和环境、资源和能源以及人本身等财富透支的现代性危机,当代人应该学会消费理性的把握,努力健全市场经济的"信用责任锁定"机制,以期保持财富的先行挪用与预期抵押之间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20.
李旭 《大陆桥视野》2014,(2):113-114
现代性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现代性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传播出现以后,人类社会的传播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大众传播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众传播作为现代性的产物,与现代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众传播的发展为现代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现代性的理论成果也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