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建立素质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考试”和“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当前,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主要应把握三个问题:1、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大力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  相似文献   

2.
姚和平 《经济师》2005,(11):100-100,102
加强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明确要求,研究和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艺术教育途径与方法,提高大学生艺术教育活动的质量和品位,关系到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大计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规范与引导相结合、审美与育人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艺术素质教育途径;提出了科学规划、体系,开拓创新、培育特色,提高品位、辐射社会等三种艺术素质教育方法;提出了促进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与学校综合竞争力等四个同步提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多年,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从时代发展总趋势来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根本。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面素质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状况如何呢?我们遇到哪些实际困难?进行了哪些切实可行的、有效地教育改革尝试呢?这里笔者依照我们学校的德育课题研究和学生的现状为例,分析一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这项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无疑是一场挑  相似文献   

5.
年初国家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核心是,教育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面对新要求和宏观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加速推进成人院校的教育改革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高校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这是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亦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新世纪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就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和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内涵以及将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教育和传播贯穿于高校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是在我国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严峻挑战,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兴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实施创新教育,是要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过去注重创新不够的弱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钊在点评2003年大学生"挑战杯"赛时指出:"本科教育应注重创新."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包含传授一般科学创新所需的思维与实践方法、结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等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颁布,并将于1995年9月1起实施。这部法律,是规范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它对涉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的、基本的问题作了具体规...  相似文献   

9.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由若干社会支持要素以一定联接方式构成的具有社会支持功能的有机整体。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以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教育发展为社会支持对象,以社会资源性支持和社会环境性支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支持系统,具有战略时序性、国运关联性和责任全民性。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运行的长效机制,是由教育改革的社会共商机制、教育发展的社会共谋机制、教育质量的社会共保机制和教育发展成就的社会共享机制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完善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必须坚持从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出发、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统一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世纪的教育与现代社会的教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师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事实说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而且配置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师德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教师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教师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只有这样,教育均衡化发展才不会是句空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而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课堂效果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了课堂。作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以自已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为课程改革出一份力。应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孙建军 《江南论坛》2000,(11):39-40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改革应高度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新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建立新时期现代化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如何“做人”这个中心,按照德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为契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筑理想精神支柱。我校以“三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周志群 《江南论坛》2011,(11):52-53
内涵式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树立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数育哪?素质教育,即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我们所说的提高民族素质,不仅提高人民的基本素质,使每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民族涌现出较多的优秀人才,我国教育的弊端,突出的表现为片面性,产生片面性的原因,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由于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书法教学更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地位,忽视了智能和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围绕教育目标,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姚庚新 《新经济》2013,(23):115-119
教育改革,一个广泛而直面国计民生的话题,它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教育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教育改革,就没有教育发展教育进步。本文在梳理总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同时,论述了什么是教育,从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论点出发,简析了我国教育改革众多事例,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看法,并提出了今后教育改革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实践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了解国情民情、把课堂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奉献给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活动形式,它融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为社会服务于一体,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其它教育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磊 《时代经贸》2013,(2):209-209,F0003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从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上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入手,以转变教学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模式、重视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法为切入点,论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