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刘林波 《时代金融》2014,(7Z):59-5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人类日益增加的经济文化需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出现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任务。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并优化投资方向,支持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人类日益增加的经济文化需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出现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任务。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并优化投资方向,支持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金融的核心是以金融手段支持客户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环境改善.本文介绍了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理念和在这一理念引导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并分析了可持续金融对银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而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也必须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摆脱对资源产业的高度依赖,为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同时,努力为金融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戈建国 《新金融》2023,(2):26-30
可持续金融工具有助于引导资金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可持续融资领域存在较大资金缺口。2022年11月中旬,G20印尼峰会发布了由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的《可持续金融报告2022》,本文翻译了其中的第三部分,聚焦可持续金融工具,分析了可持续金融发展面临的障碍,为各国和地区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对于多边开发银行、技术服务供应商和其他国际组织,对各国当局和金融机构提出了11条建议。这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莲花村为个案,考量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即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的主体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各项改革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中国经济平滑增速换挡。在此背景下,为精准统计和分析金融资源流向及价格水平,客观评估各项改革成效,为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必须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对金融统计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8.
自创立以来,政策性金融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且不同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步伐不同,规模各异,效益差别较大,但存在问题都比较突出。目前,应当根据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推行中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江西经济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江西金融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围绕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奋斗目标,加大信贷投入,调整信贷结构,努力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呈现出经济与金融同步发展、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的可喜局面。实践证明,全省金融机构只有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金融的发展才有结实的基础,最终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北美、欧洲和亚洲国家金融业支持节能减排的实践经验,并将其经验归纳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参与作用、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专业金融机构发挥特殊作用,并且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安全的要求,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理,开展国际合作,确保绿色金融由一些金融机构的单独活动成为全球金融界的共同行动。在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时,国内金融业应当学习借鉴国外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农村金融全覆盖,必须树立普惠金融理念、优先拟定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缺乏总体制度设计、金融机构对农村渗透性不足、片面追求覆盖率而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低下、风险防控及成本因素制约了微型金融设立进程,从而使得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为此必须做好农村普惠金融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的层级推进战略、落实多重覆盖,同时注意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2.
字军  ;李体欣 《时代金融》2008,(6):116-118
新型工业化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并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工业。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国民经济实现"又好有快"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这既为全省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金融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对此,我们组成调研组,就金融支持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3.
《青海金融》2006,(9):7-10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滞后的藏区经济作为全国和青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才能实现起飞;金融支持藏区经济发展必须要与财政手段相结合,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并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藏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福建省石狮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本课题以石狮市为例,探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全力支持纺织服装行业在逆境中实现"突围",并提出进一步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尚未专门立法,2013年10月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义务,没有完整规范金融消费者及其享有的权益.因此应制定单独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作为立法理念予以确立,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权益,规定金融机构的义务和责任,构建高效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以实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进入新世纪,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不争事实,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建设银行要致力建成具有国际先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功能银行,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依靠金融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就建设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问题和对策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长有 《西南金融》2004,(12):24-25
国内外金融业的变革、发展实践证明:现代金融管理科学只能从不同侧面揭示金融企业运行的规律,而要全方位窥测、深入阐明并有效策动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金融企业化。当前,搞好开发性金融企业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开发性金融理论为指导,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开发性金融化,推动自身规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摆在国家开发银行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区域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加快自身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城镇化率与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得出金融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敦煌市支行加强"窗口指导",推动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甘肃敦煌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占全市贷款总额近六成,有力支持了"三农"发展;"农户贷款证"一证在手,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手续简便,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结经验,主要是领导必须重视、农民必须得到实惠、金融机构和农民必须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央行党委会也提出要把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抓;银监会党委提出要全力推进现代化农村金融体制建设。一句话,中国最高层都对中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出了响亮号召,并给予了殷切期望。现在的关键是各金融机构如何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