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竞争零售商环境下,以Stackelberg博弈为基本方法,建立及对比了制造商直接回收、零售商回收、第三方回收3种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制造商直接回收模式对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及环保更有利。 相似文献
2.
3.
文章研究政府补贴下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绿色产品供应链,根据制造商统一定价以及两个零售商进行竞争构建了供应链决策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得到均衡解,考察了绿色敏感系数、政府补贴及研发成本对产品定价和绿色度决策的影响,在特定取值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情形下,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整体利润最高,绿色度水平最高,更能促进绿色环保策略的推行;政府补贴系数和顾客对绿色产品的敏感系数的增加对于绿色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均会产生积极作用;绿色产品研发成本增加会对供应链成员利润产生消极作用。处于不同竞争状态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根据政府绿色补贴强度进行产品定价和绿色度的选择,政府可以根据下游市场竞争状态确定绿色补贴强度以达到最优补贴。 相似文献
4.
5.
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研究分析了政府补贴前后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变化,并给出了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补贴大小,得出了政府补贴之后废旧品回收数量G(br)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πM2、πR2较未补贴时提高,并与补贴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研究分析了政府补贴前后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变化,并给出了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补贴大小,得出了政府补贴之后废旧品回收数量G(br)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πM2、πR2较未补贴时提高,并与补贴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Stackelberg博弈,在竞争制造商独有零售商的市场结构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过程。经过分析论证得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是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制造商都选择零售商间接回收废旧产品,只有当竞争程度极高时,制造商才都选择不回收废旧产品。 相似文献
8.
考虑废旧产品的质量水平,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政策和再制造产品接受程度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应用斯塔克伯格竞争博弈构建了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两种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政府补贴系数和再制造接受程度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作用,并比较两种决策下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差异。研究表明: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效率高于分散式决策;再制造补贴将会减少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价格、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利润,增加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再制造产品接受程度将会增加再制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会挤兑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新产品的销售价格始终无变化。最后设计利润协调契约来提高分散决策下供应链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郑明贵;曾健鹏;周佳文 《物流科技》2025,(3):1-7+30
建立由占主导地位且具有公平关切的零售商和绿色制造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模型,考虑制造商的绿色创新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探究政府补贴制造商、补贴零售商和补贴消费者三种补贴策略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三种补贴策略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产品绿色度、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消费者剩余均不利;(2)政府补贴力度的增强均能改善产品绿色度、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消费者剩余;(3)基于相同的政府补贴总额,补贴制造商策略在改善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剩余方面最优;当政府补贴总额较小时,补贴制造商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提升更有利,当政府补贴总额较大时,补贴消费者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提升更有利。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研究了在制造商为绝对的领导者和制造商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政府引导对于制造商延伸责任制下的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引导下的社会福利大于无政府引导下的社会福利,并且制造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大大增加了。在政府引导机制下,由于回收率的增加,使得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大大节约了,从而对零售商的批发价降低,最终影响零售商对产品的零售价格的制定,使得零售价格相较于无政府引导时大大利于消费者。并且还发现当制造商从废旧产品中节约的成本大于一定值时,政府的奖惩力度会随着节约成本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当制造商从废旧产品中节约的成本小于一定值时,政府的奖惩力度会随着节约成本的增大而减小。这对政府实施相关政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使得需要回收处理的废弃电子产品的数量不断激增。因此,文章将研究闭环供应链中以生产商为主体的回收模式。通过生产商制定合适的价格及回收率,使得生产商和经销商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具有公平关切的情形,研究由制造商主导的三级供应链成员及整个系统的差别定价最优决策。分析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回收商公平中性和公平关切两种情形的决策模型。研究发现:零售商以及第三方回收商的公平关切行为最终会造成各自利润的损失,并且对整条供应链利润也是不利的,而这样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来说却是有利的。同时当公平关切程度较弱时,对整条闭环供应链系统是不利的;而当公平关切程度较强时,对整条闭环供应链系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双碳的理念对废旧手机回收进行研究,引入政府补贴、基金和碳税等参数,针对制造商、销售商以及第三方回收处理商各自建立互联网回收平台进行废旧手机回收再制造问题,分别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和碳税对废旧手机回收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由于碳税的引入导致产品定价上升,进而导致制造商、销售商及供应链总利润下降。另一方面,政府给予补贴,使得废旧手机的回收量逐步增加,制造商、销售商及供应链总利润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下闭环供应链逆向物流的研究,提出EPR下生产企业闭环供应链回收运作的三种模式:生产商自营、联营和外包给第三方回收模式;详细地分析了基于EPR下影响企业选择最优回收方案的影响因素,为闭环供应链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政府规制下快递包装回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快递包装的两种回收模式,通过建立快递企业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中心回收两种闭环供应链模型,探讨政府规制措施对各主体回收快递包装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奖惩力度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快递包装的回收率;包装制造商的收益随着奖惩力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随着目标回收率的增加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回收模式对包装制造商收益的影响较小;当政府的奖惩力度较小时,快递企业在两种回收模式下的收益相近,随着奖惩力度的增加,快递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回收快递包装,以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18.
考虑回收产品质量不确定性与回收商努力水平,构建了利他中性的分散决策、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分散决策以及集中决策模型。分别求解了三种决策模型的最优决策,探讨制造商对回收商利他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回收产品的可再制造比例和回收努力效应与废旧产品回收量、产品市场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利润呈正相关;制造商利他偏好能够提高零售商、回收商和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总体利润,但会降低制造商利润;回收商努力水平和回收价格随着制造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制造商利他偏好系数较高时,回收价格高于集中决策下的回收价格,这与传统“集中决策下回收价格最高”的观点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闭环供应链针对不同结构成本的决策模型,并对不同规模经济结构和不确定环境下四种回收渠道方式对成员决策的影响做了定量研究和对比分析,结合具体的实例和采用数值仿真软件得到不同回收渠道下最优决策中各决策变量均衡解,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经济情形零售商式回收渠道效果最佳,利润最大,而对于不经济情形制造商自回收效果最佳,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20.
零售商市场回收价格更高,市场零售价格更低,增加了顾客满意度,扩大了市场销售份额;制造商和零售商系统利润更高,形成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