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来华和来川的游客中境外游客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国际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四川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对扩大四川旅游产业中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及四川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四川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四川山清水秀,地灵人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丰富的四川古镇资源,探讨了四川古镇游客的旅游动机。认为游客的视觉感知、嗅觉感知、味觉感知和体验感知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文章对如何提升古镇价值及降低游客旅游成本,以提高旅游者让渡价值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灾后旅游重建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建议利用开发旅游房地产的模式加强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适当的整合营销策略,重塑四川旅游新形象,使灾后四川旅游目的地更能贴合游客的心理及感知,实现旅游房地产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4.
蜀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独具特色,对四川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有着深远影响。蜀文化为四川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资源,文化的“同”与“异”都可能导致国际游客流动。蜀文化的休闲特征符合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潮流。蜀文化的独创性、务实性促进四川国际旅游市场稳步发展。蜀文化的小农经济特性影响四川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5.
王小兰 《中国市场》2009,(32):86-88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发展的影响巨大,对一些景区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对旅游服务性企业影响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地震的相关报道,使游客对四川的旅游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四川作为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形象严重受损。因此,重塑四川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促进四川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采取多种措施恢复人们对四川旅游目的地安全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很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建设,仅仅考虑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形象设计,却忽略了形象接收者及游客的感知形象建设。TSS(tourist satisfaction system)模式即是以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准则为立足点,进一步研究游客满意度的类型与形象建设的关系,以便旅游目的地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效应。  相似文献   

7.
四川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四川省的优势产业。在2008年,正当四川省政府提出将四川省从旅游大省打造为旅游强省时,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将四川的旅游推向前所未有的低谷。"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发发展的影响巨大,对一些景区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对旅游服务性企业影响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地震的相关报道,使游客对四川的旅游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四川作为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形象严重受损。因此,为恢复四川旅游,促进四川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着手,短期内重再恢复人们对四川旅游的信心;长期应接重新对四川旅游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打造更加安全和有吸引力的四川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8.
《商》2015,(40)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旅游市场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混乱状况。青岛"天价"虾,四川九寨沟景区4000多名游客滞留,厦门鼓浪屿导游甩客打人等。似乎旅游业曝丑闻已成"惯例"。导致游客对心仪的旅游地印象大打折扣,望而却步。因此,旅游目的地信任问题亟需研究。基于此,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对游客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得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信任的构成包括三个维度:能力信任、诚信信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信任。并对如何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机速递     
印度风行“树上旅馆”在非洲,有一些修建在树上的旅馆,可以让人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很受旅游者的欢迎。而现在,印度旅游也做起了树上旅馆的生意,当然,风格也是印度特色。位于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风光秀丽,四季如春,多次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天堂之一。如今,喀拉拉邦又向游客们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树上旅馆”,这些旅馆的房  相似文献   

10.
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早期建设的乡村旅游地已显衰败迹象,而对游客体验的忽视是其衰败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对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作一个初步的探讨,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在借鉴大量国外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对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动机、游客体验类型及游客体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成都是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成都武侯祠作为一个四川知名的旅游景区文化内涵高,同时武侯祠又是一张宣传成都,宣传四川的旅游名片,本研究综合运用营销相关理论对成都武侯祠景区营销环境、营销市场进行分析,基于4PS理论对该景区未来的营销提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旨在将其进一步打造成为四川旅游精品,为到成都旅游的全国各地游客提供内涵深刻的三国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2.
以游客关于四川九寨沟自然风景区的网络点评数据为基础,借助扎根理论,通过多层编码的方式,探讨了自然风景区旅游体验构成。研究构建了以基础服务与设施体验、观光体验和景区管理三个维度为核心,包含19个主要范畴的自然风景区旅游体验模型,揭示了自然风景区旅游体验以观光体验为核心,基础服务与设施体验为基础,景区管理为保障的内在关系。据此,深化了对景区开发和管理的认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冯云艳 《中国市场》2009,(2):154-155
四川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持与协作,数年的交通建设与发展已使四川旅游从中受益颇丰。四川旅游要持续发展下去,交通管理必然也要创新。本文就试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罗雯  唐博 《商展经济》2023,(14):49-52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产业的鼎立支撑。旅游交通作为游客出行的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交通运输的通畅、快捷、安全与方便,是吸引游客、输送游客、创造良好旅游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良好发展的先入条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两者之间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需求愈加迫切,当前张家界市交通运输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整体滞后的现状,已成为阻碍张家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因此需大力推动旅游交通高质量发展,以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四川旅游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发展水平与其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极其不相称,其症结在于入境旅游发展滞后。四川发展入境旅游应把"着力点"放在目标客源市场开发上。如何对四川入境旅游目标客源市场进行定位选择和开发,本文从泛珠合作机制角度和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角度做了相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入境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开发策略。文章在研究角度、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和对入境游客实施再度开发方面都具有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而旅游业的发展与信息系统建设密不可分,为使旅游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因此把游客旅游的需求与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设计了旅游服务信息系统。为了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结合需求合理规划路线、行程,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旅游服务,在系统中的分析功能模块主要运用了TSP、最短路径等算法来合理规划游客路线,以达到最佳的旅游路线,让游客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初次到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探查更广,由到访旅行积累起来的经历,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建设被大力推进的今天,需对海南旅游形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是建立在自然风光、空气质量、气候等先天优势资源项目上,旅游六要素中的交通、饮食、购物等要素游客满意度较差,同时游客对旅游总成本和居民亲切友好度评价也较低,这些问题成为今后努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驱使下,旅游特色小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尤其是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各种类型产业的旅游小镇营运而生。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特色小镇是否正真具有特色仍未可知。以古北水镇为例,以旅游者游记以及官方在市场投射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 Concent Mi ni ng软件,对比分析游客感知到的旅游特色小镇形象与市场投射的传播的旅游形象。研究发现,古北水镇的旅游形象可以分为旅游吸引物、旅游配套设施、环境氛围3大主题;游客感知的旅游特色小镇形象与市场投射的形象存在一定差异。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正视偏差,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方案,使小镇真正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旅游品牌营销新价值时代,基于游客感知角度进行营销策略的研究,古镇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可更好地得以彰显。本文依据调查数据,对沙溪古镇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及游客对古镇文化旅游的文化氛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感知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略:清晰古镇文化旅游品牌定位,明确古镇文化旅游品牌目标市场,加强古镇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加大古镇文化旅游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