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炎 《投资与合作》2014,(6):382-383
作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的《十二表法》与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的《法经》,分别是罗马法系和中华法系的起源和基础.在共性方面,二者都产生在公元前5世纪、拥有相似的历史地位以及均具有古代法律文化诸法合体、原始性和野蛮性的一般特征.在差异方面,二者因不同的背景不同,体现在法律内容、立法途径、立法目的、立法价值取向和法律精神上也有明显分别.通过对《十二表法》与《法经》异同的比较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清晰认识和理解《十二表法》与《法经》,以及他们各自代表的罗马法系与中华法系在第一部成文法制定时代就产生了分野.  相似文献   

2.
李欣 《金卡工程》2009,13(7):56-56
作为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曾在法学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古代的冠礼仪式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古代冠礼仪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冠礼仪式的具体过程,阐述了冠礼仪式的法律内涵,最后提出冠礼仪式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3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历史与当代、过去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连接"。它是新的现代性、全球性的景象;它又是本土的,它的样式中有着我们世代相传的格调、趣味与价值;它还带着社会转型期的粗糙与缺憾。雷蒙·威廉斯说,"文化是对一种特  相似文献   

4.
吴葛 《金卡工程》2010,14(2):311-312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初统治者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为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打下了艮好的体制基础。Ⅸ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立法者及有关学者都给《唐律》以极高的评价,它不仅具有典型的封建立法价值,而且也被后人证明了其是世界封建社会中最辉煌的一部法律。《唐律》在立法原则、篇章体倒、形式及内容上至今仍然有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肯定它的历史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法制建设。本文以唐律及其疏议的立法特点和历史影响为研究对象,结合法学和历史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在对唐律及其疏议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了众多法制史专家的著作和论文,重点探讨了唐律及其疏议的立法特点和法律适用上的特点,以及它对唐朝经济、后世封建朝代和东亚各国法律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海燕 《金卡工程》2009,13(5):117-117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在西方法律强势文化已构成对非西方国家法律文化威胁的情况下,如何立足于本土资源,珍视自己的法律文化传统,保持文化独立而又与西方法律文化各取所长,已成为非西方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变形虫式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孙伟 《金卡工程》2010,14(2):154-154
中西法律在其不同的土壤中所产生的,其差异足以够写本巨著,但是两者所产生的法律文化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契约精神正是连接这两种有着巨大差别的法律文化的桥。通过契约精神我们能更简单明了的理解二者的差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法治国家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转化.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处理"龙"这样带有独特文化意向的词汇,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中国文化元素并将最终促成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研究"龙"的翻译策略和文化意象,对于跨文化翻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亲属相隐是中华法系的传统,是适合中国实际的一种优秀文化传统。文章分析了其所体现的合理价值,列举了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亲属相隐的法律规定,并对其在现在中国的重构进行了设计。文章深入浅出,较好的论证了主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也是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接受美学的出现为诗词翻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对诗词翻译的优劣作定性定量分析是很困难的,不同的译文常常会有不同的解释空间,因而应当接纳不同的译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0.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法家提出过"以法治国"的主张,自汉唐以来,儒学独尊,统治阶级参照儒家的伦理思想对之作了彻底的修改和补充,逐渐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了法律的伦理化,造就了中华法系,产生了别具特色的法律文化现象。体现在"一准乎礼"、"以礼入法"、"春秋决狱"、"引经决狱"、"止争息讼"。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0年7月19日游览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后写下了这样一段留言:“民族之伟大根植于历史,一个如此热爱和珍惜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应当受到尊敬的,这样的民族一定会有伟大的未来”。这既是对中国珍惜历史遗产的高度肯定,也是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殷切期望。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优秀的人文传统。可以说中国是世界各个文明古国中惟一没有中断文明发展历史的国家。中华历史文  相似文献   

12.
韩荷英 《金卡工程》2008,12(10):20-20
首先对礼与法的内涵的简单梳理;然后从秩序建构的功能看中国礼法与西方法之同;继而对中国传统法与西方法律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礼法之优;最后指出法律存在的历史性.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下的以西方法律为标准的中西法律文化优劣的化较,回归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认识中国之法(礼法),从而确立中西法律文化的良性比较.  相似文献   

13.
受各国政治经济制度及法律文化的影响,不同法系国家国有资产的概念、范围、分类以及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各具特色。总体上看,各国都注重立法先行,在法律制度协调性基础上兼顾差异性监管需求,注重多元主体共治并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我国需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实践,着眼国有资产治理格局构建,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国有资产法》立法工作,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思维健全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姚赛 《金卡工程》2009,13(7):22-23
无权处分为民法之精灵,而无权处分合同之效力问题在我国向来有争议。本文力图梳理此一问题产生的源头和原因,进而论述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处理此问题不同模式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文章最后强调法律继受应注意"异质因素",严防继受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名歙州,位于安徽省聂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东南邹鲁" "微商故里" "程朱故里" "礼仪之邦"之美称. 微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集中且典型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和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任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文章通过对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和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研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17.
赵宵宁 《会计师》2008,(4):61-61
<正>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中华五千年.每一个节日都有着深远悠长的历史背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目前,除了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七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我国还有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如公历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公历3月8日的国际妇女节、公历3月12日的中国植树节、公历5月4日的中国青年节等等。这些节日中都蕴含着我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软法"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百年化蝶     
东学日本丰田,西学美国通用.在中国本土企业逐步国际化的进程中.丰田和通用是我们膜拜的榜样. 20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迎来了百年华诞,榜样的荣誉光环照亮着所有中国企业家的百年老店梦想.在我们惯性视角中,榜样的姿态往往表现为一种英雄的强大,这种强大下的投影,笼罩的正是中国本土企业一种难以名状和苦守的百年情结.  相似文献   

20.
3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历史与当代、过去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连接”。它是新的现代性、全球性的景象;它又是本土的,它的样式中有着我们世代相传的格调、趣味与价值:它还带着社会转型期的粗糙与缺憾。雷蒙·威廉斯说.。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从文化角度定义生活方式.赋予了我们理解当代生活的大尺度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