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易杨  吴晶 《投资与合作》2022,(11):205-20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对人才技能和综合素养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我国职业院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改革途径。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评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以此来衡量职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文章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和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黄河文化富有深厚的精神内涵,是课程思政育人的宝贵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为地方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探寻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的实施路径,需要从教师育人能力、课程思政建设格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校园环境等方面进行,破解课程思政育人困境,为地方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工匠精神"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体现。TRIZ理论是把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为主导方向的方法论,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为人们提供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和方式,对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它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因此,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专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进行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则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面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严文肃 《中国外资》2011,(6):288-288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适应市场不断变化需求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高职技能人才,是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心的。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以及地区性差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我国高等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因此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成功典例,结合地方实际,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并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和尝试,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有效地服务社会,使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应当不懈努力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越恒  金雷法 《中国外资》2012,(20):269-270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基于高职教育的理念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质,探索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发展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适应市场不断变化需求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高职技能人才,是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心的.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以及地区性差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我国高等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因此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成功典例,结合地方实际,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并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和尝试,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有效地服务社会,使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应当不懈努力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基于高职教育的理念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质,探索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发展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思维基础。高职院校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现实下,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寻找高职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探索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10.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培养创新人才应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和施展个人才能的校园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并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根据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目前的实践教学现状,结合西部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和国际化竞争的需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创新型企业必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纵观世界,美国创新型教育体系发展较早,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也有着很多成功经验,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和造就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成为财经类院校的新课题。加强实验室建设,则成为培养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引入目前西方的一些研究经验,结合理论经济学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具体对高校开设实验经济学、建立经济学实验室的必要性、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生成模式的探讨有助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与建设。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与规章制度建设,从而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机制,达成实践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许多软件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软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提出了在财经院校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些探索,主要为解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解决就业问题等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显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造就符合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以及专业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内蒙古财经学院市场营销(蒙汉双语)专业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近年来为北方地区培养出大量蒙汉兼通的经济管理人才。为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强化"蒙汉双语"教学,培育专业特色,今后将成为我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现,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扩大。内蒙古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化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主流环境,其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职业素质。本文对内蒙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创业是创业的新模式,是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创业离不开创业人才,研究特定区域产业集群下创新型创业人才保留影响因素和保留机制成为现实课题。本研究首先界定了创新型创业的含义,以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中山市数据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方式在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中创新型创业人才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构建了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保留机制模型,并对集群中创新型创业人才保留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稳疆兴疆的基本方略。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正是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以及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引发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考,并提出了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建议,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