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债务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并日趋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国际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清偿率远远超过警戒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旧秩序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犯了政策上错误。它不仅是债务国的金融和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该国的政治与稳定,甚至还影响世界的经济与稳定。仅采用债务重新安排和减免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有关方通力合作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海燕  张飞 《中国西部》2011,(24):26-35
2011年,世界经济依然处于低速型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快。由于日本地震和中东动荡等因素,国际货币政策和美国债务问题久久处于不确定性状态,  相似文献   

3.
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债务危机最初都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债务人。进入21世纪,国际债务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债务危机从"外围"向"中心"扩散;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朱琳  聂庆贺 《中国经贸》2013,(10):15-15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将继续增加。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稳定扩内需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拉动外需成为关键,特别是在美元进一步贬值,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大环境下,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将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世界经济深受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债务的困扰,复苏脆弱,增长艰难。影响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全球通缩预期加剧、TPP经贸新规则与世界投资贸易新转移、新兴经济体资产负债失衡与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冲突与负面外溢效应、跨国公司诚信危机与微观治理机制缺陷、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与世界经济创新发展、互联网创新与网络安全的抑制作用、国际恐怖主义和世界经济增长新阴影。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24%,中国增速可能降至6.78%;复苏依旧难言乐观,分化加剧成为趋势。世界经济从再平衡走向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中美经济新常态决定世界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重塑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新格局开始浮现,驱动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新动力加快孕育,促进世界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规则正在重构。  相似文献   

6.
环球时讯     
《宁波经济》2009,(8):10-11
全球智库对金融危机租世界经济做出十大预测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上,34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智库、国际组织以及政、商界人士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并就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做出了十大预测:经济危机第二轮影响或在今年显现;世界经济重新恢复增长仍需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国际油价或将进一步下跌;东亚经济可以与美欧“脱钩”:发展中国家将是未来全球总需求的重要增长点等,  相似文献   

7.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3,(19):10-11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要部分,是浙江体制优势的主要载体,也是浙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二次飞跃是浙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是适应新的国际同内环境提高浙江经济同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同时,浙江民营经济自身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诸如:一批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并占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11,(10):71-71
瑞典政府9月20日宣布,受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影响,瑞典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预期。瑞典政府在当天公布的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中说,由于美国和欧元区受到公共债务问题的困扰,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1,(11):8-10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此外,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0.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现状及特点 债务经济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与债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许多国家已演变为名副其实的债务国(这里主要指净债务国),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 国际债务的“重灾区”当首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事实上,早在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时,国际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达1000多亿美元,平均每年有2至3个国家不能按期还债。但八十年代以前,债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冲击下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资金链条断裂、工程项目停工等多重因素是迪拜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此次事件应不会造成主权债务危机,新兴市场资金流向和美元汇率短期将受到影响,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影响有限。迪拜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但其所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虽然美国债务危机还没有爆发,但目前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过大、财政收支结构的刚性特征均阻碍了其财政赤字状况的改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非可以永久持续,这使美国国债的可持续性问题面临挑战。在解决方案上,短期内美国政府可以通过技术性违约或者债务货币化将政府债务延后或者隐性处理,但是其代价是巨大的。因此美国应当从中长期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中期需要建立严格的财政制度;长期上则需要协调好各个产业的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13,(3):62-63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2012年央视财经论坛上表示,2013年中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欧债危机走势的不确定性、美国债务悬崖管控结果的不确定性、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资本向新兴市场流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叶春华 《宁波通讯》2012,(11):21-21
随着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增速下滑。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和绿色新政,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工业强省”、“工业强市”的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宁波工业经济发展该如何脱离困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经济来说,最近一段时间震撼性的事件非美国信用降级莫属。8月5日晚,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至AA+,并将其评级前景定为“负面”。这是美国在历史上首度丧失其拥有近—个世纪之久的最高信用评级,引起全球关注。标普指出,调降评级主要由于美国政府与国会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缺少标普所预期的举措以维持中期债务稳定。此前的8月3日,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从A+降至A,展望为负面。大公国际认为,提高债务上限不会改变美国债务增长水平快于其整体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研究》2007,(12):F0002-F0002
本书以“和谐世界”为主题,从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十五个专题分析了2006年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新的事实。作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中国的国际责任不断提升,经济开放战略的推进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更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研究》2007,(11):F0002-F0002
本书以“和谐世界”为主题,从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十五个专题分析了2006年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新的事实。作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中国的国际责任不断提升,经济开放战略的推进将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更和谐地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徐斌 《西部论丛》2010,(6):84-84
如果说近期国际市场的跌宕起伏,根源在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一说,恐怕没有人对此有意见。但如果有人将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风险,也归结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肯定反对者无数。但不管怎么说,近期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争论,主要是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应该没有异议。市场现在关心的问题是,这场危机如何收场?  相似文献   

19.
文曦 《中国报道》2010,(6):65-69
随着日本国家债务的逐渐失控,日元会走上恶性通货膨胀的道路,最终引起经济全面崩溃,使日本变成一个“在国际经济版图上无足轻重的国家”。而这将成为当代对世界经济冲击最大的事件,很有可能令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0年的希腊债务危机都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回归实体”、实现“再工业化”都成为一种大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欲借“再工业化”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主导权,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