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六大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是我国现实的要求,因为我们还未完成工业化而世界却已迈上了知识经济的快车道,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然而,新技术革命下成长起来的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也为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提供了机遇,因为知识产业的“费用递减原则”将使我们的后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一过程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是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就是在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而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知识产业“费用递减原则”经典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成…  相似文献   

2.
彭致圭 《新经济》2014,(4):95-98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优强工业企业,可以说是举世瞩目,成绩斐然.但由于我们原来的工业基础薄弱,没有什么原始积累,经济实力不强,人才不济,经验缺乏等,我们基本上走了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一条分散、粗放发展的路子,这条路子再也走不下去了,现在到了必须全面转轨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创新环境,提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与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区别的角度 ,论述了新型工业化的内容以及特性 ,强调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走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 ,要依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思维 ,这是中国目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两化融合共进不仅可以提升工业化水平,更是新型化工业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以城市重工业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战略,主要是利用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强制积累形式推进的,由于始终把80%以上农村人口排斥于工业化进程之外,工业发展的实际成效很低,无法发挥对广大农村的经济启动作用,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结构的不断强化,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的深层原因。改革以后我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标志着在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浪潮的有力冲击和推动下,我国传统工业化战略已经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中国的工业化历史地走上了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双轨并进的成功道路。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日益加深的一体化发展过程。将贯穿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当前 ,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虽然已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优强工业企业 ,但由于原来的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实力不强 ,人才不济 ,经验缺乏等 ,我们基本上走了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所谓A模式 ) ,一条分散、粗放发展的路子 ,这条路再也走不下去了 ,现在到了全面转轨的时候了。一、分散、粗放、发展的清算与盘点分散粗放发展对我国工业经济造成四方面的影响 :(1)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 (2 )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2010年末,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尤为关键。去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文章从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两个层面对中国的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再分类,探析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背后的机理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核心内容的新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国要抓住信息化这一机遇,不再走国外污染大、耗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8)
当前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各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工业的必然趋势。我国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就确立了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强调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四化"的前提和保障。其中,信息化作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助推器,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各地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并呈现出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和相互渗透的紧密关系。文章以信息化的视角探讨地方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并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审视信息化对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德庆 《生产力研究》2005,(7):33-34,6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别愈来愈大,这已成为目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工业化程度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充分彰显出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突出矛盾。拓宽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城乡二元工业化结构体系,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村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者相互联结,相互协调发展,“三化联动”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子君 《时代经贸》2011,(16):41-42
土地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土地改革已变成刻不容缓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从社会现状出发,通过界定土地征用范围、规范政府征地行为,试图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保证城市化、土地利用、农民利益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改革开放50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加速驶入了快车道。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已从1978年的I.72亿人增加到20I1年的6.91亿人;城镇化率也已达到5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这一水平,英国用了200年、美国也用了1OO年。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跃上3000美元的台阶,从国际发展实践来看,我国人均GDP将快速向5000美元进发。本文收集韩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有关经济数据,分析总结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5000美元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及其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人均GDP5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两个关系的新型工业化是指准确定位福建与两个三角洲和台湾关系的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其内容是新型工业化,即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我国之所以选择这一内容,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首先,现有工业化存在发展瓶颈。其次,必须加快完成工业化。最后,只有实施新的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将不断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业比重和人均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任一阶段部呈现高度正相关。本文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比重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199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以及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相对偏低是我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它并不能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建国四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工业化问题上寻求着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并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们探索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极为深刻的启示:即通过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来实现农村工业化,进而达到实现城乡一体化、国家工业化和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体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本质,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融合,从而制约着工业化推进的进程。为此,我们应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相关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促进我国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的方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企业转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继续推动资本品工业的高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工业化道路是我国本世纪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人力资源的考量是这一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才可能迎来下一阶段新工业化进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