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定位的变化,不断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整个过程也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到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产业支撑体系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资源要素禀赋约束的日益加剧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一阶段,上海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从而促进上海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于上海的发展是一个千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给上海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详实的资料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上海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并运用市场营销新理论,提出构建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自贸区初建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泡沫,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香港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离不开当前的经济,同时现阶段出现的产能过剩,地价飙升,经济泡沫若不及时的解决,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税收,给银行带来了新业务,在物流仓储方面,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使得区域物流仓储行业呈现金融化、高端化与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近几届世博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能展示中国在科技、文化、产业方面的重大成果,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还能促进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过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次契机。世博会毫无疑问会给上海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具体分析,得出结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会成为上海经济的助推器,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拉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联动发展,还能带来上海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素质提高、生活环境更佳等无形效应。  相似文献   

5.
田丰 《中国海关》2013,(10):78-78
上海自贸区建设已经超越了区域性经济改革的范畴,可能为全国性的改革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为了率先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破解新形势下制约上海外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上海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联合举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建设国际贸易中,主题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达10年的商讨,中美双方借奥巴马访华之际终于签署了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的协议,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消费的今天,上海迪斯尼作为一个244.6亿的庞大的投资计划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地产业、交通业、建筑业、旅游业多方面阐述迪斯尼落户上海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力 《上海商业》2007,(10):58-60
综观上海的商业地产现状,尽管离香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好,世博会召开所带来的利好,都预示着上海商业地产未来前景看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需要商业地产开发商的理智判断与成熟经营,更多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才能得到商业地产所带来的持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谭小兵 《大经贸》2004,(11):22-24
F1上海站的处女赛表演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它引起的口水战刚刚开始。支持者认为 F1会给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反对者指出 F1对于上海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0.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长三角区域在体制、机制上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政府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会对长三角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制度改革示范效应;从行业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会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带来产业联动效应;从企业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会给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经营带来辐射外溢效应。本文在分析上海自贸区带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制度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产生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将推动中国、长江流域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江苏毗邻上海,同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积极完善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企业对接上海世博会既实现了对世博会的大力支持,又有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世博会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构建政策评估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搭建信息平台、发展特色产业成为江苏对接上海世博会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四项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遏制的趋势,而且其带来的好处为大家所共知,所以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力争此次机遇。中国也不例外,力争不错过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同时批准了一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上海市已经列入第一批示范基地了,这一决定肯定会使上海的方方面面受到影响,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它对上海的经济是不是有直接的正面刺激作用,对上海具体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考虑的。  相似文献   

13.
序作为国际性的重大节事,上海世博会不仅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会给上海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上海世博会究竟将对都市化的上海,带来何种程度的增值?它是唤起人们对上海城市的旧有记忆,还是重塑一个全新的上海;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永久绽放;它能否成为中国的骄傲?  相似文献   

14.
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遏制的趋势,而且其带来的好处为大家所共知,所以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力争此次机遇。中国也不例外,力争不错过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同时批准了一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上海市已经列入第一批示范基地了,这一决定肯定会使上海的方方面面受到影响,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它对上海的经济是不是有直接的正面刺激作用,对上海具体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考虑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变化让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也给中国带来了调整经济结构和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两大机遇.在此背景下,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计划于2009年6月12日在中国上海举办"安泰金融论坛".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问题,对促进上海金融创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给上海外贸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 上海曾是远东的重要国际贸易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日渐丧失了。如今,改革开放和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上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重建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亦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分析香港回归后与上海的经济关系时,必须把视角扩大到两地的经济地位比较。本文先分析回归对香港经济地位的影响,再分析上海未来的经济地位和贸易地位变化,最后分析香港回归后与上海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隋洪 《浙商》2006,(1):116-116
不久前,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郭森若专门来到浙江,介绍将于2006年2月份启动的中澳自由贸易谈判。即将开展的自由贸易谈判,将给浙商带来什么商机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经济面临艰难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是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为全国的改革破局带来显著的示范效应。浙江在地理位置上紧邻上海,且经济上往来频繁,故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主要体现在自贸区的集聚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上。浙江省必须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克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