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内涵及其发展(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内涵。抵押贷款,就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要求贷款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以作为还款保证而向借款人按一定利率发放的贷款。若借款人到期未清偿债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有权对抵押财产进行折价或变卖,并从折价收入或变卖收入中扣除贷款本息。  相似文献   

2.
抵押贷款是银行当今普遍采用的一种贷款方式。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种担保方式中,保证和抵押是适合于贷款的担保,而又以抵押因为可靠易行得到广泛的运用。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还款保证。它对加强银行资产风险管理,保障银行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在实践中,也有相当多的抵押贷款由于种种原因归于无效,最后没有实现担保贷款的目的。从法律理论的角度讲,抵押贷款是抵押权与债权结合的一种方式,是抵押权在借贷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因此,了解抵押权的法律属性对办好抵押贷款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抵押权是一种他物权  相似文献   

3.
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的财产所有权作为抵押而发放的贷款。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且是所有权无争议、易于变卖和保管的金融资产或实物财产。银行要对抵押物全面估价后确定抵押折扣率。银行要同借款人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银行有权处理抵押物用以归还贷款本息。目前,由于市场经济尚处初级阶段,专业银行商业化机制亦未健全,在实际操作中,主观上、客观上都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分析,包括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分析,第一还款来源是借款人的主营业务或主要业务的经营收入,第二还款来源是借款人提供的除第一还款来源之外的还款保证,如财产抵押、第三方担保或质押等。担保是防范贷款风险的措施,是额外的还款来源。担保能分散、转移贷款风险、分析贷款担保才能准确地把握贷款的风险程度。一、贷款担保概述贷款担保又叫信用支持,是指银行为降  相似文献   

5.
抵押贷款亦称抵押放款,系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还款的物质保证而发放的贷款。如果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就有权变卖抵押财产,并从所得的价款中扣除贷款的本息和其他费用。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法律要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抵押人提供抵押物作为向银行贷款的还款担保,贷款期限届满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抵押权人(银行)依法处置抵押物优先受偿的融资行为。以房地产作抵押,是目前借款人向贷款银行提供的主要担保方式之一,因此相关法律对其规定格外严格、具体。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贷款理性违约的概念违约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抵押贷款业务时面临的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主动或被迫停止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的信贷风险。按借款人违约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可分为理性违约和被迫违约。所谓理性违约,即借款人觉得放弃继续还款可带来更大的利益时的违约行为。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房价出现下跌,特别是当跌幅超过借款人购房所支付全部费用时,借款人就容易选择停止继续支付贷款;另一种理性违约表现为提前还款,即当贷款利率下降时,借款人基于费用考虑选择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的情形,提前还款会增加银行成本,减少收益,但不会产生大的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8.
按<担保法>的规定,借款人以财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当贷款不能偿还时,贷款行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处理抵押物,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由于抵押贷款有相对完备的贷款手续和保全责任,使得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抵押方式.但据对某市金融机构和有关收费部门调查显示:基层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过程中,借款人向有关部门交纳中间费用过高,加剧了办贷繁杂程度和借款人的经济负担,特别是评估时效过短,评估设计偏离贷款管理要求,参照性不强,进一步加剧了基层银行"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提前偿付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款人提前还款不仅会给银行带来预测收益减少的风险,还会打乱银行原来的资金安排计划。为了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征收贷款手续费和提前还款罚款、实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来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一项重要业务和资产.随着利率的波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借款人有可能提前还款从而影响银行的收益.准确地度量提前还款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这类经营风险.在具有均值回复特性的随机市场利率和服从纯跳跃过程的浮动住房贷款利率条件下,以最常见的每月等本金还款方式为基础,根据对利率的预测,使用求期望的办法估算出银行房贷总收益的预期值,然后将该预期值折现到提前还款发生时刻,从而构造出借款人在合同期间提前偿还房贷给银行造成的利息损失度量模型.  相似文献   

11.
谈抵押贷款     
<正>在我国银行改革单一的信用放款方式后,抵押贷款作为专业银行一种新的贷款方式逐步推广.本文就抵押贷款的一些通常做法作些介绍.一、抵押品的选择抵押贷款是一种以对实际财产的留置权作担保的贷款.它要求借款人在借款时,必须向银行提供一定数量的抵押品,贷款到期,如借款人不能归还贷款,则银行可以处理抵押品,以补偿贷款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大量的贷款检查与审计中发现,某些商业银行所办抵押贷款,抵押物的实际抵债能力与抵押预期有相当大的落差。事实表明,一旦失去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原来预期的抵押物变现的第二还款来源大多是靠不住的,贷款风险未因抵押的设定而有效控制。本文对抵押贷款管理中几个突出的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期能引起银行内部对控制抵押贷款风险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担保作为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主要手段,其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物、权和人.即通常所说的抵押、质押和保证。这三种担保方式的贷款依次被称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其中.保证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担保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商业银行与保证人约定,当第一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的选择是商业银行保证贷款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保证贷款的实际情况,从银行内部控制角度提出保证贷款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主要采取房地产抵押形式,银行一律要求借款人在贷款时必须办理“房贷险”(即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个人抵押贷款房屋保险或个人抵押商品住房综合保险),其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借款人需在合同签订前办理房屋保险或委托贷款人代办有关保险手续。”  相似文献   

15.
陈爽  唐卫 《新金融》1995,(5):13-14
所谓保证贷款是指由借款人以外的第三人保证借款人履行债务的前提下由银行发放的贷款。与抵押贷款这种“物的担保”相比,保证贷款是一种“人的担保”。由于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担保法》,有关保证的法律规定零散且较原则,缺乏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在保证贷款中容易发生种种纠纷,本文撷取若干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抵押贷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时所选择的一种信用方式.由于该方式是以借款人或担保人的有价证券或房屋、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等作质押物向银行申请借贷,因而从理论上说,它的开办,对减少银行信贷风险、确保贷款安全、提高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意义重大.但从目前执行情况看,除有价证券抵押外,其它形式的抵押贷款其潜在风险正日益暴露出来,以至于银行部门对抵押贷款的安全性引起极大的怀疑,有的基层行甚至明令停止办理抵押贷款,特别是房产、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造成抵押贷款陷入这一尴尬境地的原因,笔者以为外部环境的制约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信贷的蓬勃兴起,其风险已开始暴露,需要我们引起警惕和重视,笔了解到,当前消费信贷主要出现了以下三种实验风险,一是借款人的信用和支付风险,由于借款人缺信用观念而发生贷款逾期,尤其在雠房贷款中因某些期房质量等问题导致借款人不愿如期还款的情况比较突出,另在众多消费信贷的借款人中存在着一定的收入变数,有的因单位效益差收入减少,有的发生致残,死亡等因素失去了支付能力,造成银行本息无归,一些离婚下岗贷款到期不还的现象也较出,二是欺诈和公证不实风险,目前,有的银行已发现一些人因债务缠身而申请银行“按揭”贷款,然后用银行代款去偿债,这部分的银行“按揭”贷款到期往往无力归还,还有一些企业法人因不够次格借款无法取得银行正常贷款,这部分的“按揭”贷款一旦遇上企业经营亏损或职工跳槽,风险也难以避免,另外,在一些“按揭”贷款中,出现了一些公证不帝等假按揭贷款现象,一旦发生诉讼,银行可能败诉,即使胜诉也不一定能追回贷款,三是抵押和法律风险,目前有关住房贷款的抵押登记制度不宵够规范,多头抵押,假证抵押现象时有发生,即使是真帝抵押也由于我国的拍卖市场还不发达,一些抵押物很难变现,另外,由于现阶段我国的拍卖市场还不发展,一些抵押物很难变现,另外,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无消费贷专项法律,法规,现有《担法法》,《票据法》等金融法规主要是针对生产性贷款制定的,对消费信贷并不适用,因此,也已显露出不少风险。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是指借款人以自己或第三人所有的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作为借款的担保,向银行借款,以解决自身资金临时的不足而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这种抵押借款合同由于以资产作抵押,保险系数较大,所以银行普遍采用这种形式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之间确立抵押借贷关系,以期确保贷款能按时收回。不少贷款银行在与借款人签订抵押贷款合同的同时,向公证机关申请办理抵押贷款合同公证,其目的是让公证机关帮助审查抵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为抵押贷款合同的履行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合同与其他类型的抵押合同、借款合同相比有其共性,而更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谭曙光 《新金融》1994,(5):33-35
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以一定财产作为抵押物,借款人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有权处分其抵押物,并从所得款项中优先受偿的一种借贷方式。运用抵押贷款是银行抗衡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西方商业银行抵押贷款是很普遍的,其抵押物也多种多样。而我国银行业由于过去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多采取信用放款。近几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贷款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质抵押贷款业务是一项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质抵押贷款业务是指银行以借款企业的产品,原材料,厂房等财产作为银行贷款的还款保证,当企业不能还债时,银行以该质抵押财产的折价和拍卖,变卖的价值 款实现自己的债权,质抵押贷款业务具有内在的风险控制法律机制,即以物权的确定性,低风险笥弥补债权不确定性,高风险性,故与信用贷款相比,质抵押款业务能较为有效的保障银行贷款债权的安全实现,从而控制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