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契约本是社会心理学提出的概念,被组织行为学者借用和移植过来,研究组织中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一术语在60年代初由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首先引入到管理领域,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正式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谢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中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心理契约的意思是说,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每一位成员与该组织的各种管理者之间及其他人之间,总是有一套非成文的期望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责任。与经济契约相比,心理契约的内容虽大多以模糊性和隐蔽性为特点,但它同样是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它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变革是新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系列的改变使员工心态、期望都发生了变化,雇佣双方的心理契约也随之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研究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对于改善组织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度和积极性,参与组织变革,并推动变革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组织通过控制员工的心理契约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已经成为现代组织行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也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激励的新视野.心理契约作为组织和员工之间内隐的相互期望,已经成为组织行为过程中员工和组织关系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由员工个体对于自己与组织之间相互责任和义务的不成文的期望和信念构成,它是雇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ousseau,1989).Morrison和Robinson进一步指出,心理契约所涉及的责任与义务是基于可以预料和可见的承诺,组织对员工的承诺是构成心理契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康小青 《会计之友》2007,(29):73-74
心理契约作为维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它的改变势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组织的态度与行为,并最终影响组织的绩效.本文以零售企业员工为例,分析了心理契约对零售商业的作用及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并重点探讨了零售商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康小青 《会计之友》2007,(10Z):73-74
心理契约作为维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它的改变势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组织的态度与行为,并最终影响组织的绩效。本文以零售企业员工为例,分析了心理契约对零售商业的作用及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并重点探讨了零售商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的强有力决定因素,是雏持和谐雇佣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212名员工进行调查,重点研究组织心理契约的履行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组织心理契约的履行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因此,如果要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应该最大程度地履行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8.
1"心理契约"的概念 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首先提出并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概念.他认为,心理契约是"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在施恩看来,组织与个体员工之间的相互期望,远多于在经济与物质上的需求.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分析,这些期望可表现为"爱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这是无形的,表现为心理情感需求的期望,对组织及其成员而言才是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它们构成了人们心理契约与认同的基本内容.Argyris等人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说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是当代分析员工与组织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破裂感是员工感知组织未充分履行其心理契约中组织应负有的责任,会引发负面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文章从心理契约和心理契约破裂感的认知图式属性出发,结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析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群体心理契约破裂感知差异,并据此提出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建构员工忠诚管理的心理契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员工和企业间的雇佣关系一般通过书面合同来规定,但是合同的制定与理解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和知识结构之下的.在员工脑海中也存在一个心理合同,它由员工对管理者行为的一系列假设所构成.美国管理学家谢恩将心理契约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认为心理契约就是"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卢克丰富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将"对于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包含于其中.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除雇佣合同之外的一种重要关系。实践证明,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心理契约的忽视和破坏将直接导致员工的不满与流失。笔者在本文中不仅介绍了心理契约理论,还探讨了心理契约对民营企业员工管理带来的影响,引进心理契约的概念作为民营企业员工管理的新视野,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契约的含义及特点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研究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最早提出心理契约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吉里斯,他在1960年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首先将心理契约引入了管理领域。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十分明确地对心理契约作出界定,他认为:组织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加以载明,但组织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组织能清楚每位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员工也为组织的发展全力奉献,  相似文献   

13.
组织行为与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拟通过对近年来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探讨组织行为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关系,并提出心理契约管理的方法,希望对提高组织管理绩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向组织付出以及由此应从组织中得到回报的感知,它对员工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工会工作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心理契约,通过奠定心理契约的基础,动态更新心理契约,提供成长型心理契约的环境,保证心理契约的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企业与员工都满意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被西方组织行为学家借用而引入管理领域,用来描述企业与员工对相互责任与义务的共同感知。当今企业内外部环境日益突变,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心理契约作为联系企业和员工的心理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企业高管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最早是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后来把它界定为员工和企业双方对相互责任的信念,具体体现为双方对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心理契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它们在关注点、时间框架、稳定性、范围和明确程度上存在差异。交易型心理契约追求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管理干预,在低成本的运营中保持员工为企业做出贡献,是企业应对环境危机的必要选择。心理契约稳定,员工会在态度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组织强烈的忠诚感、认同感和全方位的投入,从而将对企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具有内在联系性,通过心理契约的管理促进组织公民行为是可能的,也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契约理论主要用于研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主要因素.文章在研究心理契约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基础上,从心理契约的构建、维持与调整三个阶段提出企业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组织行为与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拟通过对近年来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探讨组织行为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关系,并提出心理契约管理的方法,希望对提高组织管理绩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胡艳辉 《现代企业》2006,(12):28-29
在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知识和技术的“承载者”,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科技企业更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企业相比也有其独特性,构建心理契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末把心理契约视为雇主与雇员之间交换关系的隐形模式的倾向才发生变化,卢梭(Rousseau)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以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为背景,以许诺、信任和知觉为基础而形成的关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相互责任的信念。她认为组织本身不会有心理契约,只是为心理契约提供知觉背景。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