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程永宏 《经济研究》2005,40(3):57-68
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制为主的筹资模式。按照有关文献的解释 ,这是因为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压力 ,现收现付制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而基金积累制则不存在这一问题。本文构造了一个模型 ,详细分析了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 ,给出人口老龄化是否导致现收现付制发生支付危机的定量判别条件 ,并根据人口学相关理论和人口资料预测了 2 0 0 1— 2 0 6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从而检验了人口老龄化是否引发现收现付制的支付危机 ,同时给出了现收现付制度下养老金缴费率和人均养老金水平增长率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2.
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基金制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优于现收现付制,但这几乎都是基于人均资本视角的判断。本文在外生和内生生育率两种情形下,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分析基金制是否完全优于现收现付制。理论模型表明,在一定参数组合下,无论外生生育率还是内生生育率,都存在使现收现付制下社会福利高于基金制下社会福利的养老保险缴费率。模型的数值模拟显示,存在使现收现付制下社会福利更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且在外生生育率下(符合我国生育政策)现收现付制缴费率在12%左右社会福利最高,内生生育率下(符合发达国家生育政策)现收现付制缴费率在6%左右社会福利最高。前一数值与已有研究成果观点相近(我国社会统筹部分缴费率应下降到15%左右),后一数值与美国(62%)、日本(77%)等发达国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缴费率相近。稳健性检验显示,只要参数赋值在合理范围内,数值模拟主要结论不变。本文为降低现行我国社会统筹部分养老保险缴费率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通屏 《经济师》2000,(8):54-55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美国人口咨询局提供的数据表明 ,到 1999年年中 ,世界总人口为 5 982百万 ,其中 6 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 418.74百万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为7% ,说明全世界已进入老龄化。但不同类型的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有早有晚 ,1870年法国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瑞典是另一个在 19世纪经历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已达到严重阶段 ,6 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 14% ,而发展中国家仅有 5 % ,但到 2 0 2 0年 ,发展中国家也将达到 7% ,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的大规模增加 ,不仅带来了复杂多样的老龄问题 …  相似文献   

4.
梁丽  马祥 《技术经济》2003,22(2):7-9
一、建立农村老年保障机制的必要性1.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要求建立全新的老年保障机制。按照国际标准 ,60岁老年人口占到全社会人口的 10 %以上或 65岁以上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 7%以上 ,标志着这个社会进入了老龄化。中国的老龄化来势猛、速度快、规模大。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其他因素 ,我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仅用了 2 0年时间。目前 ,我国老年人口占全世界的 2 0 % ,占亚洲的 5 0 %。农村老龄化的速度又明显快于城镇 ,据资料显示 :2 0 0 0年我国农村 8.33亿人口中 ,65岁以上的占到了 17.39% ,而城镇老年人口仅占 13.1%。我国是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人口在60岁时的预期平均余命为16年.为了解决未来老龄化将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国将现收现付制和个人积累制相结合的混合制确定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本文在部分积累制的财务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提高退休年龄对缴费率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延长退休年龄能有效延迟高缴费率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一般是指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下待遇确定型计划对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承诺。巨额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如何多渠道筹措资金弥补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做实“个人帐户”是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可持续运行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联合国规定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从那一年起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老龄化会带来人口红利消失,国家兵源及劳动力缺失等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社会保障问题.而构建适合老龄化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曦 《大陆桥视野》2011,(14):8-8,10
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情况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做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按照这通行标准我国200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了11%。也就是说我国早已是一个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9.
按照联合国新标准,65岁老人占总人口7%,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4.9%上升到34.8%。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社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封进 《经济研究》2004,39(2):55-63
本文用一个福利经济学框架推导出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混合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最优混合比率 ,模型中考虑了收入分配的因素 ,模型对过往研究中已有的结论进行了扩展 ,显示当一国的工资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大于投资报酬率 ,或者 ,当收入差距较大时 ,采用现收现付制有益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改善。用这一框架分析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并结合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特点 ,得出的结论是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的体系可以作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选择。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现收现付制在中国持续运行的空间及其面临的挑战 ,指出这一制度的可持续运行最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的水平及增长  相似文献   

11.
实行部分积累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苏宁(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在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上,比较多的人主张实行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相结合的办法。主要理由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劳动人口与养老人口的赡养比例在不断下降,将来现收现付办法无法解决养老人口的...  相似文献   

12.
一、养老金隐性负债的成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的资金运筹模式。所谓现收现付制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支出开支,不留或留很少的储备基金。从资金角度看,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靠后代养老的保险模式,上一代人没有留下养老储备基金的积累,其养老金全部需要下一代人的缴费筹资,这种保险实际上是代际间的收入转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的老年人人数持续上升的一种趋势。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是老年型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就相继进入老龄化国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达1.32亿人,占总人口的10.45%;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0.8811亿人,占总人口的6.96%。也就是说,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而且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数的1,5,亚洲老年人口数的1/2,并且老年人数在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5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超过1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7.7%。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差异较大,理论界主要是按照养老保险制度筹集模式的不同,将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种模式:即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和部分基金制。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那么就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资料统计,2001年我国60岁以  相似文献   

16.
晏英 《经济视角》2004,(4):13-1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将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老龄人口在中国的发展大体分为3个阶段:1982—200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00—2025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2025—2050年是缓速发展但高度老龄化阶段。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其独有的特点: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庞大;人口老化速度快;我国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老龄人口结构精算估计及对养老模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影响人 口老龄化 ,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升高 ,并逐渐升高到科学界定的高度 ,这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人口老龄化是个大趋势 ,不可阻挡 ,充其量只能采取措施延缓它的进程。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 1 3 2亿人 ,占总人口的 10 % ,人口老龄化正对全社会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资源、劳动生产率、经济和市场结构、医疗体制、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等。中国从 1997年实行了“统帐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开始由现收现付制的养老模式向部分基金制转型 ,这种转型现在仍在进行中 ,而从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向另一种制度转轨的代价是高昂的。要进行改革就必须清楚我国的现状 ,老龄化发展趋势 ;目前养老金的支出规模及隐性债务的规模 ;原制度的覆盖范围 ;国家的经济实力 ;统筹水平及资金来源等等。其中老龄化发展趋势问题又是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进行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老龄化趋势的预测也是设计新制度时的重要参考 ,它决定了改革的幅度 ,同时也决定了养老金支出的规模 ,因此对人口老龄化的发...  相似文献   

18.
依据筹资机制的不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体可归为三大类:一是现收现付式;二是基金式;三是以上两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也称为混合式。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现收现付、公共管理、政府完全担保。经过二十几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原养老体系得以维系的制度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导致现收现付制难以维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成熟的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比较分析,为我国面临重重困境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寻求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爱枝 《经济师》2014,(2):85-86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政府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在对传统的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推进发展企业年金,不但显得迫切,而且十分必要。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就标志着该国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000年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3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5%以上;到2015年将达到2亿。全世界居于老龄化的国家目前已超过50个。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联合国提醒世界各国”铭记20世纪的老龄化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并把每年的十月一日定为“国际老年人节”。当我们跨进21世纪面对涉足不深急待探索,研究老年问题这个新课题的往往有超前意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